近日,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发布2022 年“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名单,厦门大学“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闽山闽水物华新”福建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队(南片)入选2022 年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名单。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好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开创的宝贵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2022年7月,由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包括华侨大学、集美大学、闽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师生共同参与的“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闽山闽水物华新”福建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队(南片)赴泉州、厦门开展实践调研,围绕“看书本、寻足迹,悟思想、育新人”,师生们走近时代亲历者,走进历史往事中,深刻感悟伟大思想萌发孕育的发展过程,深刻感悟其超越时空的真理性和价值性。
以行促知上“出真招”。实践队通过专家导读、专题讲座、参观研学、访谈拍摄、心得交流等多种形式展开实践调研。本次实践行程丰富,实践队走进嘉庚故里厦门市集美学村,探寻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赞扬的“嘉庚精神”;参观晋江市龙湖镇“金马供水”工程,体会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为民务实之路;前往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访贫问苦的为民初心;前往晋江市委党校,聆听晋江市委党校社科研究室主任洪荣福主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晋江经验:由来内涵及时代价值》主题思政课。实践队员通过“听、闻、行”的实践形式,促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学习思想,领悟原理,增强本领。
学深吃透上“下功夫”。通过深化理论学习,实践队员基于实地调研,形成心得体会、学术论文、原创情景剧等实践成果。围绕“改革创新与写作开放”“文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等八个模块,撰写心得体会10篇和学术论文40篇,真正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实践队员罗仁杰面向全省高校师生讲授思政微课“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在线人数超过170万人次,在全省高校范围内掀起热议。实践队员基于实践经历,创作原创情景剧《到广阔的天地中去》,真实演绎上世纪80年代厦大学子在实践中“把手弄脏”,将马克思主义原著“厚的读薄,薄的读厚”的生动实践,诠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
奋发有为中“见实效”。社会实践活动累计被人民网、福建日报、东南网等多家权威媒体平台报道50余次,形成一地启动、跨校际联合、跨区域实践的生动局面。在“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闽山闽水物华新”全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汇报交流会中,实践队员陈天来、熊佳怡获“优秀实践成果特等奖”,另有4名同学获一等奖、8名同学二等奖、10名同学获三等奖。指导教师老师郭晓玲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本次实践活动的相关学术理论文章、活动综述得到《福建日报》等媒体刊载,并汇编形成暑期社会实践成果集、媒体聚焦、风采掠影等成果。
“挽住云河洗天青,闽山闽水物华新”。福建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17年半,亲自领导和推动了福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给我们留下了宝贵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在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福建足迹中,实践队师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观察人民生活,用内心感悟书记寄托,用笔墨书写论文,用行动淬炼青春。通过实践研学,师生们进一步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更加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接下来一段时期,学院将继续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运用好实践教学这种形式,引导学院师生从实践中学习和品位真理的甘甜,汲取奋进力量,推进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走深走实。
文:张文欣、刘雨婷、章温玲
责任编辑:郭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