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学院概况

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厦门大学物理学科始建于1923年,在中国物理学发展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物理学家萨本栋先生担任厦门大学校长并兼任数理学系主任,为物理学科以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20世纪50年代,厦门大学物理学系的半导体学科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曾作为五校联盟之一参与国家最早的半导体学科建设。近年来,在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重点建设支持下,学院已经逐步形成了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半导体物理、软物质物理、光学和多信使天体物理等重点学科方向。学科整体实力稳步提升,ESI学科排名稳定在全球前1%以内。培养了谢希德院士、曾融生院士、许居衍院士、上官世盘少将、洪晓瑜台长、洪明辉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家栋梁和专家学者。

学院现设有物理学系和天文学系,并拥有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教育部微纳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柔性物质研究及应用创新引智基地、福建省半导体光电材料及其高效转换器件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半导体材料及其应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低维凝聚态物理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天体物理与天文仪器高校重点实验室等研究机构。

学院基于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面向工程技术应用,发挥理工结合优势,形成了本、硕、博一体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学院已获批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光伏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光电信息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材料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储能技术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天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清洁能源技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并拥有凝聚态物理国家重点学科、物理学国家特色专业、物理学福建省重点学科、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等。物理学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强基计划,萨本栋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2.0基地,天文学入选福建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厦门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全院在校学生规模已超过1100人,其中本科生603人、硕士生359人、博士生167人。

学院通过平台和团队建设,科研竞争力不断提高。近五年来(2018年至2022年),新增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级各类纵向课题207项,签订了校企合作课题73项,争取外部科研经费到账总额约2.14亿元。以我院为第一署名单位或通讯单位发表的学术研究论文被JCR一区以上刊物收录近232篇,其中TOP期刊16篇,含Nature及其子刊7篇,PRL8篇。共获得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37项。

长期以来,学院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形成了学科梯队合理、学科分布较为全面的师资队伍,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拥有雄厚的教学与研究实力。学院现有在职专任教师105人,其中教授49人,副教授47人;工程技术人员43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3人,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共12人。现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其他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项目入选者3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其他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 11人、青年“ 973”项目首席科 学家1人、特聘教授14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人。

真诚欢迎海内外专业人士加盟!

热忱欢迎莘莘学子报考我院!

(以上数据截至202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