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校友风采

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人物故事 > 正文

师者|吴伯僖:栉风沐雨钻研半导 呕心沥血开拓辉煌

发布时间:2021-06-16

吴伯僖教授,194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理系并留校任教,是国内半导体行业、发光物理的奠基人,2018年获得“南强杰出贡献奖”。95岁高龄的他经历了内迁长汀的艰辛岁月,见证了南强春天的开放创新,并与这所百年学府一起跨入新的世纪征程。

(前排右二为吴伯僖教授)

1943年,吴伯僖教授毕业于培元高中,学校发函保送他到厦门大学。彼时的厦门大学已在萨本栋校长的带领下内迁长汀多年。行路之难,不只“蜀道”。为了防止日本人的坦克沿公路行进,国民党将公路全部炸毁,所有的人只能沿着山路和小路走“之”字形羊肠小道。吴教授从家中用5天时间步行到福建闽中永安,然后搭乘载运煤车抵达长汀。历经波折的求学之路已悄然为吴教授在厦大的学习生活涂上了一抹坚韧的底色。

战时长汀条件艰苦,校舍粗陋、设施缺乏、环境恶劣,物质条件也很匮乏,但这更加激发了师生坚持教学、艰苦求学的欲望。狭小局促的图书馆承载着厦大学子最纯粹的读书追求,为了能接受更多的知识。当时的图书馆书籍十分匮乏,连《大学普通物理》《理论力学》《电磁学》等这样的基础书籍也只能是先到先得。吴教授每天早早等在简陋的图书馆门口,只为能顺利地进入图书馆拿到自己想要的书籍。图书馆夜间光线不足,仅靠几盏煤油气灯为学子们提供光亮,但所有同学并未因环境的艰苦而停滞不前,反而是把排队读书作为一种乐趣。“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些艰苦的经历都成为了吴教授筚路蓝缕在长汀求学时最难忘的回忆,“自强精神”像一颗种子在吴教授的心里生根发芽,并代代坚守传承下去。

为了让厦门大学免受战事波及,教育部命令厦门大学的理科和工科搬迁龙岩市,而吴伯僖教授也随之前往龙岩市白土镇。此时任职助教的他收入很低,但他依然全心全意投身到教学科研之中。在龙岩半年后,吴教授得到王亚南校长的批准,到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进修。在这次进修中,他了解到国际上新发现的硫化锌材料做成的电致发光现象,极大调动了他对半导体研究的兴趣,并从此踏上了漫漫半导体研究之路。吴教授一边借助中科院优良的图书材料,不断汲取半导体研究的相关知识,一边为应用物理研究所建立了初步发光实验室,为厦门大学发展半导体事业做准备。

回到厦门大学,吴伯僖教授的半导体研究课题得到学校的支持,在南安楼五楼的一个角落里建立了实验室。虽然学校大力支持,但当时条件有限,所能做到的也仅仅是为洁净室多装一层门窗及油漆墙壁,远远无法达到无尘室的标准。即使这样,吴教授和另一位化学系的老师还是坚守在这个简陋的实验室里,一起研究硫化锌加微量稀有金属——当时产生电致发光现象的新材料。

这期间所经历的挫折和失败可想而知,但“苦心人,天不负”,他们终于在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个透明导电玻璃后,观察到了硫化锌电致发光现象——在国内,厦门大学第一个成功观察到这个现象。由于厦门大学在光电方面的突出研究,使厦门大学称为全国五校(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东北人大)联合半导体专业教学科研成员之一,吴教授也亲自前往北京大学,参与五校联合人才的培养,为我国培养第一批半导体事业的人才做出了杰出贡献。

(左一为吴伯僖教授)

科学研究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推动力,只有做好科学事业,才能促进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吴伯僖教授始终将科学作为自己终身的事业,在科学殿堂中默默耕耘、积极探索,用全身心的热忱投入其中,不断地更新自己,关注学科前沿,在半导体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就。他曾说,物理学习需要极大雄心。对于物理中蕴含的宝贝,我们要善于挖掘;对于科研之路,我们要勇于创新;但在此之外,坚持最为可贵,我们要不断突破科学的极限,突破自己的极限。厦门大学的“科学精神”历久弥新,启迪激励了一代代厦大人勇攀科学高峰,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吴伯僖教授在学术道路上披荆斩棘,始终用自身行动诠释着厦大校训。他是科研先驱,为莘莘学子展现了科学家的求知精神、探索精神、巨匠精神;他是敬爱师长,为祖国建设培养了许多栋梁之才,为厦大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的一生值得我们学习与传承,感恩与铭记。

【人物名片】

吴伯僖(1926- ),194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理系。我国著名的半导体发光物理学家、教育家。长期从事半导体、发光物理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他始终坚持“提出新概念有时比实践更重要”的理念,潜心科研,硕果累累,在我国首先进行半导体发光学研究,首先制出导电玻璃,首先利用神经网络研究密码通讯及传真纠错,首先观察到电致发光现象并在厦门大学建立中国第一个电致发光实验室。他春晖遍四方,丹桂满园香,参加创办五校联合半导体专业工作,为我国培养第一批从事半导体事业人才做出贡献。作为厦大长汀时期的学子,他一生都以萨本栋校长为楷模,爱国爱校、尊师爱生是他一生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