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思政
党建思政

位置: 首页 > 党建思政 > 理论学习 > 正文

学习党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讲话的体会发言稿

发布时间:2017-01-17

学习党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讲话的体会发言稿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理论物理天体物理支部 闽江特聘教授 王俊峰

党章是党的总章程。学习党章关键在于更好的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用党章武装头脑,用党章规范行为,用党章指导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我学习到党章在我们党历史上的几次修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建党学说、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党的建设的先进经验、新的形势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是党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精神的新展现。

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的讲话,我们在座的老师、同志和我一样是知识分子,是“脑力劳动者”,听众非常符合,有的甚至是三位一体,所以我想都会有切身感受,前面几位老师都讲得非常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整篇讲话可以说是字字珠玑,闪光点很多,提振士气,令人发奋! 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讲话,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政府治国安邦的又一伟大谋略和智慧体现,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积极性和创造力,激发广大知识分子创新活力,逐步把我国由人口大国变化人才强国,加速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挑其中感触最深的两点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体会,不成熟的地方请多多指正。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依靠知识、劳动、广大青年。广大知识分子、广大劳动群众、广大青年要紧跟时代、肩负使命、锐意进取,把自身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为共同理想团结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十分伟大而又十分艰巨的事业,需要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把一切力量都凝聚起来,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

这次讲话进一步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知识分子的尊重、对人才的重视。我想起最近新闻联播的报道,学习贯彻《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座谈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作出最新的重要指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激励广大人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聪明才智。”身为一名来自于高校的科研人员,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话语,是对科研工作者多么铿锵有力的支持!我所从事的天文学科属于基础科学,是人类好奇心驱动的自然科学,听起来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但在发达国家仍颇受重视。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我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实现中国梦需要基础科学是非常重视的。我回忆起2012年第28届国际天文学大会(北京),习近平总书记那时以国家副主席的身份致开幕辞,现在我又把讲话找到重新学习,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基础科学和人才的一贯重视。他指出,“天文学是人类认识宇宙的科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发展和高新技术发展、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最重要、最活跃的前沿学科之一,对其他门类的自然科学和技术进步有着巨大推动作用。天文观测的每一次重大发现,都不断深化着人类对宇宙奥秘的认识;天文科学的每一项重大成就,都极大丰富了人类知识宝库;天文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实现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对基础科学乃至人类文明进步带来现实的和长远的深刻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提到“当老师,就要心无旁骛,甘守三尺讲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做研究,就要甘于寂寞,或是皓首穷经,或是扎根实验室,“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真是说到心坎里了!我们喜欢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教书、做学问,但真正能做到心无旁骛确实很难。习近平总书记希望青年要“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的表述非常具有正能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青年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的表述非常精彩和符合实际,为广大青年的人生奋斗之路指明了方向。联系到自身,我们在现在有丰富资源的情况下,仍然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一“传家宝”,把科研经费用在为科学进步、为人民谋福利最切实的地方。要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在科学上不搞忽悠、不搞噱头,不是简单地去“山寨”,而是更多的进行原创性的创新。以学院的、身边的劳动模范为榜样,爱岗敬业、勤奋工作,锐意进取、勇于创造。

二:知识分子工作是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信任知识分子,加快形成有利于知识分子干事创业的体制机制,放手让广大知识分子把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习近平强调“要减少对知识分子创造性劳动的干扰,让他们把更多精力集中于本职工作”。对于知识分子的观点,尤其是特别强调的“包容”、“宽容”,以及对知识分子建言坚持“三不”(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在并不久远的新中国历史上,曾有过“知识分子”地位很低的阶段。近三十余年来,伴随着整个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进程,知识分子的地位和形象有了积极的改观。

在中国,知识分子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们代表着社会的良知、承载着社会的希冀、享受着社会的尊敬。 中国的文人之所以每每被推置到时代的浪尖、历史的潮头,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知识和智慧的载体与象征,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的风骨,最主要的体现在三个方面:对家国的热爱、对名利的淡泊、对权势的蔑视。对知识分子特别强调的包容、宽容值得肯定,而这种正常化对待知识分子的视角,更值得注意。强调对来自知识分子的意见和批评,只要出发点是好的,就要热忱欢迎,对的就要积极采纳;即使一些意见和批评有偏差,甚至不正确,也要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宽容。以圣人标准来苛求知识分子显然是不现实的,享誉国际的美国女作家苏珊·桑塔格在1997年接受法国某杂志的一项名为《知识分子及其角色》的国际调查时,“如果期望大多数知识分子都以反抗非正义的行为、保护受害者、挑战占统治地位的权威的信仰为己任的话,未免太乐观了。大部分知识分子就像多数其他从事教育职业的人一样因循守旧……赋予知识分子麻烦制造者、良知的代言人这样美名的人一直是少数。有些知识分子旗帜鲜明,为了自己的信仰将生死置之度外,而更多的知识分子在公开言论中昧着良心欺骗别人,或者对所谈论的东西一无所知却厚颜无耻地说得头头是道……”她说,“一个人之所以是知识分子,是因为他在言论中表现出了正直和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天下为公、担当道义,是广大知识分子应有的情怀。广大知识分子要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始终胸怀大局、心有大我;坚守正道、追求真理,立足我国国情,放眼观察世界,不妄自菲薄,不人云亦云;实事求是、客观公允,重实情、看本质、建真言,多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献计出力。对照这样的表述究竟会让当下的中国知识分子感到宽慰还是感到羞愧呢?为了出名,不惜放弃学术操守,剽窃、造假的大有人在。我们作为党员身份的知识分子更是要以身作则,从严要求自己,坚守学术、道德红线。

谢谢大家的聆听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