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招生网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管理后台 寒假宣讲 ENGLISH
旧首页


 1.数说学院

1)办学历史悠久,是我国能源动力类多个专业的创始地。

2)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以及各类人才65人。

3)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为国家首批博士点和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第四次学科评估A+学科,学科排名一直名列前茅。能动与动力工程专业、核科学与技术专业入选国家首批一流专业。

4)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核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

5)拥有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流体机械国家专业实验室等3个国家级科研基地。

6)拥有热流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先进核能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可再生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7个省部级科研基地。

7)拥有新能源与能源利用新技术国际合作基地、热流科学与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8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8)拥有国家级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核电厂与火电厂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3个国家级教学实践中心。 

2.学院历史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是西安交通大学创建最早、学科设置最齐全、师资力量最雄厚的学院之一,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锅炉专业、第一个汽轮机专业、第一个汽车制造专业、第一个制冷与低温专业、第一个压缩机专业等,创立了中国热能动力学科和内燃机学科等。是我国能源动力科学与技术领域最具影响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创新基地。

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其前身为交通大学创建于1921年的机械工程科动力组,1952年成立动力机械系,1956年随学校主体迁往西安,是当时交通大学整体西迁的系之一。1975年与工程物理系部分专业合并后,调整为动力机械一系和动力机械二系;1983年4月,分别更名为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和动力机械工程系。1994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院系调整,上述两系正式合并成立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04年原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主体并入,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成为集能源动力、能源环境、能源化工等领域人才培养和学科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学院。2012年,化工过程机械系与化学工程系独立成立新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3.学院学科点和专业设置

学院专业学科齐全,设有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环境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能源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环境工程3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拥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核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相应的博士后流动站以及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能源动力、资源与环境2个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点。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工程热物理、核能科学与工程等6个二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在多次国家评估中,始终名列前茅;其中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2个二级学科的评分均名列全国第一。 


4.学院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汇聚了一大批在国内外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核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等学科领域享有盛誉的教授、专家和学者。学院现共有教职工381人,其中教师256人、实验技术40人、专职科研43人。教师中教授113人、副教授122人、讲师19人、特聘研究员2人。40岁以下青年教师126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以及各类人才53人,为创建国际一流学科和一流学院、培养能源动力类一流学生荟集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队伍资源。

图1陶文铨院士当选“2019最美科技工作者”

图2何雅玲院士荣获全国首届杰出教学奖 

5.学院科研基地、平台

学院拥有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等3个国家级科研基地、热流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7个省部级科研基地以及热流科学与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8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其中1992年建成的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历次全国评估中均为本学科第一;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领域第一个连续三期滚动资助的创新群体、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家外专局和教育部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 


6.学院主要研究领域及取得成果、成绩

学院始终以国家重大需求及国际学科前沿为导向,在发挥传统学科优势的同时,不断开拓新的学科方向,在能源动力系统与过程节能减排、可再生与洁净能源转化与利用、大型动力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能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的基础理论等研究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承担了大量国家科技攻关、“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和国内外企业委托项目,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近五年以来,我院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0项,其中第一单位9项。2019年ESI高被引研究论文共111篇,SCI论文逐年递增,2019年达999项,获批专利377项,其中发明专利290项(国际发明5项)、实用新型82项。

图3 2017年学院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 



7.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和特色

学院面向国家能源安全领域人才培养的重大需求,依托学院及学科最优秀师资和一流平台,遵循“夯实基础、跨界融合、尊重个性、动态管理”的原则,依托科教协同重点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家国情怀,为我国能源科学与技术领域培养拥有宽厚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掌握能源产生和能源高效洁净安全转化利用、能源动力装备与系统、新能源及能源利用新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宽广的国际视野、在能源科学与技术行业起引领作用的创新型拔尖人才。

在近百年办学实践中,学院形成了“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秉承现代工程教育理念,采用宽口径分模块培养模式,坚持教学科研相长,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注重学生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与学科本硕博培养体系完整,师资力量雄厚,实践教学条件优越,拥有国家级教学实验中心、实践教育基地3个,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8个。所依托的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学科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第四次学科评估中荣获A+学科,是教育部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图4学院学子在“互联网+”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主赛道国家级金奖 



8.学院国际交流情况

学院国际交流广泛,积极推进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国际化进程,与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26所大学和机构开展了实质性合作,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创建了热流科学与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学院拥有“能源高效节约与可再生转化利用的热物理基础”和“新能源与非常规能源利用中的热流科学”等2个国家级创新引智基地(111基地)以及8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8年学院发起成立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能源子联盟。2019年主办各类国际学术会议8次,每年约60人次应邀在国际会议上做大会主旨报告或特邀报告。学院师生每年出国(境)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超过400人次,邀请国(境)外专家来校讲学100余人次。学院积极参与“新丝路大学联盟”活动,与韩国釜山大学、拉夫堡大学、伊利诺伊大学、LG电子、法国电力集团等签署合作协议,加强与俄罗斯莫斯科动力学院、鲍曼技术大学、圣彼得堡理工大学的合作。

图5学院发起成立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能源子联盟 


9.学院未来发展规划或前景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在学校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全面投入运行之际,学院将积极投身国家“双一流”计划建设,立足“三个面向”,紧紧抓住学校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和能源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建设的战略机遇,以创建国际一流学科和国际一流学院为发展目标,以“建设一流师资、培育一流人才、打造一流基地、产出一流成果”为己任,凝心聚气,解放思想,科学规划,严谨求实,开拓创新,奋勇拼搏,为在2021年能源动力学科创建100周年时,跻身国际一流学科和国际一流学院行列而努力奋斗。


10.学院本科生毕业去向

学院本科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为出国出境留学、国内升学深造、实际就业等,其中典型国内外升学深造的高校有宾夕法尼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圣母大学、东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等;典型就业企业有:东方电气集团、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建三局集团、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沪东重机有限公司等。

学院2020年本科毕业人数为437人,其中:出国出境31人,占比7.09%;国内升学291人,占比66.59%;实际就业115人,占比:26.32%。


11.学院著名院友

1)陶文铨,工程热物理专家、数值传热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2年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毕业;1966年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获西安交通大学首届教学终身成就奖。2019年被评为2019年“最美科技工作者”。

2)何雅玲,工程热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1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1988年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2002年获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3)郭烈锦,工程热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79年郭烈锦考入西安交通大学锅炉专业;1989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工程博士学位后在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多相流与传热研究室任教,历任助教、讲师、教授;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4)王仪田,1991年硕士毕业,2010年博士毕业。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教授级高工、陕西省“三秦学者”。主要从事轴流压缩机技术的研究。曾获得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首届“杰出工程师”、西安市“五一”劳动模范、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三五”人才,西安市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


5)曹祥坤,2009年考入钱学森实验班,2013年获得能源动力方向工学学士,现为美国康奈尔大学机械与航天工程系博士,入选2019年福布斯全美能源领域“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任美国纽约州科学院会员、美国物理学会会员、美国Sigma Xi科学荣誉学会会员、美国重力与空间研究学会会员及加拿大采矿、冶金与石油学会会员。


 

 

 

学院招生专业名称

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热流国际班)、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环境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

学院网址:/xjtu/mu_epe/

学院联系电话:029-82668721


 





 学校简介 | 机械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航天航空学院 | 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院 | 电气工程学院 
 电子与信息学部 | 人工智能学院 |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 物理学院 | 化学学院 
 医学部 | 管理学院 | 经济与金融学院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外国语学院 
 法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新闻与新媒体学院 
 钱学森学院 | 联合设计与创新学院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     技术支持与维护: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