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食堂灶台是用砖砌成的,墙也是砖墙,洋灰地面,屋顶几根大梁交叉固定。一个四四方方的小窗口,窗外挂着一块小黑板,书写着今日供应的寥寥几种主食”。回忆起当年场景,后勤保障部副部长、饮食服务中心主任吴兴兵颇有几分感慨。
吴兴兵1988年毕业后分配来学校,此后一直在后勤部门工作。服务后勤三十载,作为改革开放及后勤几次重大变革的亲历者,他给我们分享了西安交大后勤部门这几十年的风雨征程。
1986年,后勤成立总务处与伙食管理处两个平行处室,拉开了西安交通大学后勤改革的序幕。86年改革是交大后勤自我完善式的自主改革,完成了行政体制到承包制的转变,实行服务总额经费包干,有效调动了员工积极性。之后在单项承包责任制基础上撤销总务处和伙食管理处成立总务办,初步确立了“小机关、多实体、大服务”的管理体制。2000年三校合并,原有后勤机制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发展需求,学校组建后勤管理处,同时成立西安交通大学后勤产业有限公司并以此为母体建立后勤产业集团,后勤管理处与后勤产业集团为甲乙方关系,建立了三位一体的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系。2004年学校将校内服务的饮食、水电暖、绿化卫生、学生公寓等实体组成后勤服务中心,实行全成本核算并以合同方式承担学校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形成了“一体两环”的后勤架构。2007年为适应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学校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组建校园事务与物业服务处,并以现有的校内后勤服务中心为基础组建具有独立建制的“交大校园物业服务中心”,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2015年底,随着学校深化改革的持续推进,为增强后勤服务师生教学科研的能力,以“体制顺畅、机制灵活、反应迅速、保障有力、服务优良、监督有效”为服务理念,学校进行部门整合成立了后勤保障部,构建出适应一流大学发展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后勤改革路上的五次实践,吴兴兵从体验者、参与者到设计者,他亲眼见证了每一次改革都与当时社会、学校发展相适应的成效。历次后勤改革中,“三服务两育人”、以师生为主体、以服务为生命线的初衷从未改变。在一代代后勤人的艰苦奋斗下,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师生的日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窥一斑可知全豹:
曾经的洋灰地面、砖头墙被水磨石地面和全瓷砖的墙面取代,不锈钢案板替代了木案板,各种现代化设施替代了铁锅煤火;
曾经黑咕隆咚的小窗口被开放式的自选平台取代,又逐步转变为明厨亮灶作业,小黑板上寥寥可数的几样菜品早已尘封在记忆,取而代之的是琳琅满目贯通南北中外的各式美食;
90年代中期太阳卡的出现标志着信息化的开端,终结了菜票的历史。后期校园一卡通的全面覆盖,实现了用餐、借阅图书、门禁等智能一体化,今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师生可以线上点餐;
曾经食堂员工工作僵化滞后波澜不兴,如今统一的着装下是团结一心做好服务的决心,良好的精神风貌践行着服务育人的号召……
坚志勇为谓之刚。交大后勤不忘初心,薪火相传,吴兴兵一再强调,为适应师生日益增长的对幸福生活的需求,适应学校“双一流”建设需求,后勤保障部注重供给侧改革,在创新港实行服务全外包模式,以学校发展和师生需求为导向,致力于提供更专业化、个性化、品牌化的服务。
白云苍狗,时不我待。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学校建设刻不容缓,新时代新担当新使命,在学校创建“双一流”、开拓创新港的关键时期,后勤保障部全体职工同心并力,克尽厥职,做好坚实的服务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