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西而安 枝叶擎天
秦岭巍巍,渭水悠悠。秋日,坐落于千年古都西安、有着近120年光荣历史的西安交通大学校园内,大树参天,丹桂飘香,一派生机盎然。
伫立在百年老交大创始人——盛宣怀先生的塑像前,抚今追昔,不禁让人感慨世事的宏阔与沧桑巨变。
“宇土茫茫,山高水长,为世界之光!”这是西安交大校歌中的歌词,这也正是她百余年来的信仰所系,魂魄所在。
励精图治 自强不息
在甲午战争弥漫的硝烟和耻辱中,盛宣怀主张“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并于1895年、1896年相继创办了北洋大学堂和南洋公学。
北洋、南洋两校的联袂出现,大长中国人的志气。
“从历史上看,办实业教育、办工科,南洋公学并不是最早的,但一旦办起来就一发不可收,办出了当时中国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即使在世界上,其某些方面也毫不逊色。”西安交通大学副秘书长、校史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贾箭鸣说,从清末到民国,在中国社会风云激荡剧烈变迁的背景下,南洋公学(1921年改称交通大学)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实现了学校教育的三次重要跨越,率先建成我国最优秀的工业大学。
一是通过唐文治、叶公绰、淩鸿勋等的持续努力,实现学校人才培养转型,建成当时国内最具影响的工科大学,享有“东方MIT”的美誉。
1907年,唐文治辞去朝廷要职执掌南洋公学。他采取“拿来主义”的学习态度,1910年通过驻美使馆征集当时全美98所大学章程,要求各专科课程设置以美国同类高校为蓝本,教科书直接购自哈佛、麻省、宾夕法尼亚大学等校。20世纪30年代,交大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深造的钱学森一去就发现,交大的课程安排与该校如出一辙,连实验课的内容也一样。
唐文治执校期间,该校业已建成一所东南仅有的工业大学。时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1917年莅校考察后评价说:“办理之妥善,成绩之优美,为举国学校所仰慕。”
二是通过蔡元培、孙科、黎照寰等的孜孜求索,形成学校理工管并重的发展格局,缔造了交通大学的“黄金时代”。
蔡元培于1928年2月以民国政府大学院院长的身份接掌交通大学。他果断带来新的变革,力推理工管并重,并筹划成立各相关学院。
经过清末以后30年的不懈努力,学校步入了历史进程中的“黄金时代”,全中国第一流的师资和学子云集于此,包括钱学森、张光斗、杨嘉墀、汪道涵、王安、吴文俊、徐光宪等在内,交大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有很多出自这一时期。
三是通过吴保丰等在抗战条件下的艰苦工作,开拓新兴学科专业,攀登“海陆空兼长”的历史高峰。
抗战时期的交通大学重庆本部艰难到极点,但在吴保丰校长、李熙谋教务长的主持下,同样成就了一段辉煌的历史。学校一方面大力引进回国青年学者,把世界上最新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又大力完善学科专业。据记载,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工科学生总计不过2万余人,而交通大学就占了2000多人,其规模之大、实力之强、声誉之隆、人才之盛,一时无出其右。
慷慨壮歌 向西而安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也迎来了交通大学的新生。
1955年三四月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朱德、陈云、邓小平、陈毅、彭真等签阅了由周恩来总理领导的国务院拟定的一个重要的文件,郑重决定将交通大学由上海迁至西安。
一石激起千层浪。
从中国最发达的大都市迁到黄土漫天的大西北,它所面临的并不仅仅是环境挑战和条件困难,最主要的还在于能不能把学校事业发展得更好,更加出色地完成国家赋予的使命。
许多老交大人陷入了沉思。然而,交大西迁是国家整体战略布局的一部分,是既立足于当前又立足于长远建设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决定就是命令。1956年七八月间,交通大学教职员工和家属近6000人,义无反顾地登上了从上海徐汇镇开出的交大支援大西北的首趟专列,赶赴西安。当时乘车的师生都持有一张粉色乘车证,正面印有火车图案及“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字样。
在迁校过程中,学校领导干部、学术骨干、党团员积极带头:17位党委委员中有16人迁到西安;特别是一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他们有的虽然年事已高,却毅然放弃了上海优越的生活条件,携老带幼地来到了西安。
一级教授陈大燮,是我国著名的热工专家。在上海时,毛主席曾接见过他两次。迁校时,他毅然决然卖掉了在上海的房产,和夫人一起来到了西安。
钟兆琳教授是“中国电机之父”。1932年,他自行设计制造电动机,成为民族工业发展的先驱。他培养的许多学生中,有江泽民、钱学森、王安、丁舜年、张钟俊等著名的政治家、学者、教授和实业家。
钟兆琳非常赞成交大西迁。1956年搬迁时,周恩来总理曾提出,钟先生年龄较大,身体不好,夫人又卧病在床,可以留在上海,不去西安新校。可钟兆琳却说:“上海经过许多年发展,西安无法和上海相比;正因这样,我们更要到西安办校扎根,献身于共和国的西部。”他是第一批到达西安的交大人。
周惠久院士是我国金属材料强度学科的奠基人和学术带头人。他主持的课题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金属材料及强度研究”重大成果在1965年被誉为全国高校“五朵金花”之一。他毫不犹豫地率领全家迁到了西安,并培养出成百上千有成就的材料强度科学技术人才。
在交大西迁过程中,像这样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正是大批交大学者教授的无私付出、奉献和牺牲,不但为落后的西部地区带来了先进的办学理念,也带来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和科技之光。
1959年7月,迁至西安的交通大学主体部分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定名为上海交通大学。
“从迁校到分设两地到两地独立建校,不仅体现了交大人‘工业救国’的使命担当,也彰显了交大师生爱国爱校、顾全大局,明大理、识大体,一心为国,不计得失的家国情怀。”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动情地说。
“交通大学的西迁,是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是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和战略布局调整的成功范例。正是交大的西迁,改变了整个中国西部没有一所规模宏大的多科性工业大学的面貌。而在几十年的不懈奋斗中,扎根西部的交大人,铸造出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书写了交大办学历史上光辉灿烂的篇章,也为交大今后的发展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张迈曾说。
老树新枝 弦歌不辍
“交大西迁,扎根黄土仍然枝繁叶茂,我便是这棵西迁大树上的一片叶。”在西安交大陶文铨院士心中,“西迁精神”是永不磨灭的精神丰碑,也是交大发展和西部建设不竭的精神动力。这位交大西迁后培养出来的第二届毕业生,不久前刚刚获评“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陶文铨所在的热工教研室正是交大西迁的一个缩影。西迁时,热工教研室8位教授中有5位来到西安,将交通大学的优良教风,深深地扎根在西北黄土地上。
坐落在校园梧桐东道上的西迁历史纪念馆,每天都会迎来不少参观的人。对每名交大新生来说,西迁历史是入学必修课。用“西迁精神”熏陶和引导学生,激发他们树立起将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的信念,成为西安交大独有的优良传统和校园文化。
“虽然跨越沧桑巨变的三个世纪,经历近120年的发展,但今天的西安交大依然不忘初心,将培养造就第一流人才始终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和目标。”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王小力表示,西安交大一直秉承“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育人传统,优秀人才不断涌现,仅西迁后当选两院院士的校友就达24人,特别是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一直颇具特色,如坚持创办30年的少年班,以及2007年起陆续创办的钱学森实验班、医学实验班、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班等,都广受好评。
而在“西迁精神”的熏陶和感召下,交大学子一直把服务西部、建设西部作为一种荣耀。据统计,自1959年正式定名西安交通大学以来,该校已累计为国家培养大学生23.6万余名,其中在西部工作的就有近10万人。
伴随着改革开放,西安交大的发展实现了大跨越。她不但是首批进入我国“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高校,而且也是西部地区唯一的C9大学联盟成员和以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的学校。
2006年至今,西安交大以第一完成单位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14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600余项,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00余项。有两组数据值得一提:一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34项,居全国高校前5位;一是最近一次工程与材料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西安交大在全国11个优秀中独占三席。
一大批重大科技进展在西安交大涌现。俞茂宏教授突破了百年来被认为是不可能的统一强度理论难题,由他提出的双剪统一强度理论,成为第一个被写入基础力学教科书的中国人的理论。彭宗仁教授团队研发的系列特高压套管,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能源安全领域的多项国内空白和一项国际空白。
机遇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今年5月,西安交大在古丝绸之路的起始点上,向全世界的大学发出倡议,成立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以开放包容的姿态,首倡“丝绸之路学术带”,共同推动全方位合作。目前已有全球27个国家的近130所大学加盟。8月,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也风生水起,交大人要在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建一个西部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实现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高新企业孵化和规模产业核心技术的源头供给,奋力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个以探索21世纪中国一流大学新模式的创新港湾,正在由蓝图变为生动的现实。
附原文链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5-09/24/nw.D110000gmrb_20150924_1-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