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3月,中国军队在山西抗战失利,日本进逼风陵渡,西安西郊机场三次遭受日机轰炸,刚开学4个月的西安临时大学教学秩序遭受严重干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令西安临大南迁汉中。西安临大成立“准备迁移事务委员会”(下设布置、运输、膳食委员会)进行筹划,全校六大学院师生编为一个大队,由徐诵明担任大队长,军事教官任队附,设参谋团指导。大队下设三个中队(每队400-500余人),中队下设4-5个区队,区队下设若干分队(其中教职员和眷属、高中队各编为独立区队,加入第一中队)。各中队还附设运输、设营、纠察、交通、医务、察卫组,医务组由医学院临床教授担任组长,高年资学生担任组员,以负责迁徙中的疾病诊治(如第二中队医务组由眼科副教授刘新民任组长,组员有陈向志、刘锡衡、李光新、郭仓)。公物运输除图书仪器等雇用汽车或胶皮轮大车押运外,各队米粮炊具伙夫均雇用汽车运送,以先期到达前站予以准备。
3月16日晚,全院师生搭乘已于本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的西宝线火车前往宝鸡,17日凌晨到达宝鸡。第一中队于17日当晚进驻大湾铺,第二中队进驻隘门镇,第三中队暂驻宝鸡。3月19日第一中队开始翻越秦岭,其他中队依次跟进。经过东河桥、黄牛铺、草凉驿、凤县、双石铺、南星、庙台子、留坝,第一中队于3月27日抵达褒城,3月31日,主要教职员抵达汉中。4月3日,教育部令西安临大改为西北联大。4月4日,第二中队抵达褒城。
图为西安临大师生在翻越秦岭途中
据文书组组长佟学海回忆:“由宝鸡至汉中须越秦岭、凤岭、酒奠梁、柴关岭,过秦岭时适值雨后尚未放晴,道路泥泞,行步艰难,同行者觅取捷径,努力攀登,乃翻过一岭又逢一岭,层层重叠,无不叹秦岭之伟大。沿路翠峰斜坡冻雪,白石横枕急流,所有景致依山路盘旋而随时变换。云雾低迷,人如行于雾上;雾逐人移,前后行人稍远即时即隐,旅行人至此攀登虽劳然兴趣盎然。酒奠梁及柴关岭较秦岭为低,而道路之难行过之”。
由于公路尽显盘旋,中有小路捷径,大队长和中队长为维持秩序让大家不要走小路,但同学们纷纷走捷径以省体力。因捷径便利,大队长参谋团均绕小路,成为路上趣事。
“徒步行军,在学生均年青力壮毫无问题,惟教职员中颇有疲乏、狼狈情形,可资为笑料者不少,但亦均兴致勃勃精神上异常振奋。柴关岭下看留候庙,中有紫柏峰,所谓授书楼在焉。登楼远望,四面山水风景尽在目中,旧有小西湖之称,经过者多流连不忍去。此为徒步行十余日所过风景最美之地”。
“各队行至褒城得见有名之鸡头关,高峰耸立,巨石嶙峋,远望之如鸡冠。山上有石门,内有石门铭,下有魏王所书“衮雪”巨石横枕中流。此地河水宽阔,土地空旷,经山谷行十余日,骤然抵此豁然开朗之处,心胸为之一快”。
西北联大师生本次自宝鸡徒步翻越秦岭到汉中,行程255公里,历时12天,可视为中国高教史上最豪壮迁徙之一。
参考文献:姚远主编《西北联大史料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