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海尔学校共建“西浦班”,融合式创新人才培养探索新起航!

2024年06月18日

2024年6月17日,西交利物浦大学(简称“西浦”)与青岛市海尔学校共建“西浦班”的签约仪式在海尔学校举办。“西浦班”是西交利物浦大学凭借其优质的教育资源与理念一致的高中共同创立的探索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模式的试验田,是“基于教育规律与本质,解决教育痛点,探索教育创新与变革,培养未来人才”的实验基地,希望突破当前教育内卷现象,深入贯彻和落实新课标要求。

本次“西浦班”的签约,标志着西交利物浦大学在基于教育规律和本质探索教育创新与变革的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培养兼具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素养体系的创新型人才开辟了新路径。

西交利物浦大学首席教育官、未来教育学院执行院长张晓军深受海尔集团及海尔学校“人的价值最大化”理念的启发,他表示,“教育的使命是引导学生发现并实现自己的独特价值。西浦班的目的不是为了选拔拔尖的学生,而是在剧烈变化的时代探索真正支持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实验。”
“教育改革有两条路径,分别是‘因为相信,所以看到’和‘因为看见,所以相信’。”张晓军院长满怀信心地表示,“西交利物浦大学和海尔学校将携手同行,共同开启一场面向未来的教育探索之旅,创造中国基础教育的新奇迹。”
海尔学校孙先亮校长介绍了海尔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初衷,对西交利物浦大学给予西浦班的支持表达了衷心的感谢。他谈道:“西浦班的创立,是海尔学校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在这个数字化和信息化高速迭代、充满挑战和不确定的时代,海尔学校将携手西交利物浦大学,共同探索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模式,支持学生的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塑造。”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对海尔学校学生关于“天赋与能力”的提问回应道,天赋的发挥依赖于个体的努力,而教育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挖掘兴趣、释放能力与天赋。“学校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寻找个人幸福的地方。”席酉民校长谈道,“针对当前‘重知识轻成长,重技能轻心理’的教育现状,西交利物浦大学与海尔学校合作,希望从理论和实践上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支持,探索贯通融合式的高中教育模式,帮助学生们明确人生兴趣和规划,树立梦想,进而满怀信心、积极阳光地为之努力奋斗。”青岛市教育局副局长项骏,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海尔集团副总裁展波,西浦首席教育官、未来教育学院执行院长张晓军,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智造生态学院代理院长朱雨逸,西浦领导与教育前沿院儿童发展与基础教育中心代理主任叶海玲、讲师吴颢,海尔学校校长孙先亮,海尔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海尔学校党支部书记刘勇等人以及海尔学校部分家长代表、教职工代表和学生代表出席了“西浦班”的签约仪式。

探索融合式创新人才培养

海尔学校“西浦班”结合了西交利物浦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研究导向型、融合式的前沿育人理念和海尔学校科技、艺术、商管的优势资源,致力于培养兼具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素养体系的创新综合型国际化人才,使其具备参与国内高考和国际高校竞争的能力,进而更好地胜任日益全球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未来世界。

在坚守育人理念与培养目标的前提下,西浦班的课程将包括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西浦班特色课程和英语素养课程三大模块,打造以高质量的普通高中课程为基础,以项目式学习为核心,以大学与高中的贯通课程为特色的课程体系。

依托西交利物浦大学和海尔学校的资源优势,“西浦班”将开设科技类和商业类方面的学习项目,加强学生们的科技素养和商业管理思维。此外,西浦班将增设英语演讲和戏剧等特色项目,并在假期举办研学项目,邀请学生们亲身感受西浦国际化的校园文化和双语课程的魅力。

为了保障“西浦班”贯通人才培养的效果与质量,“西浦班”的全部任课教师在满足海尔学校教学要求的基础上,还将接受西交利物浦大学的系列培训,包括国际教师胜任力、项目式学习、跨学科融合式教学等。同时,西浦班还将引入西浦的优秀教师和海尔集团的优秀管理者作为校外导师,并邀请西浦优秀学子通过志愿者的方式成为学生们的学长/学姐,为西浦班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和实践支持。

(记者:王珍)

2024年0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