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12日
“陈星蓉!我好像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了!”
“真的假的!”
一个从上海打来的电话打破了HS233这个自习室往日的平静。
“其实一共接到两个上海来的电话,5月31号,第一个电话打来说我的片子作为46个作品之一入选了,但还要从这个46个短片中再选20部作为入围短片。”
“6月7号我接到第二个电话告诉我片子入围了,这七天里我几乎就没有睡好觉。”杨昊芫激动地说。
杨昊芫,西交利物浦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媒体与传播学硕士,今年六月,他的短片《爸爸出差了》获得上海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提名。
失去与成长
“这部片子里有一些很真挚的情感。”这是电影节评委丁晟导演对这部短片的评价。
“在父亲去世前,我突然发现我好像没有留下太多关于他的影像,可能以后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不知道要凭何怀念父亲,就在他最后的时间里用手机去记录了一些片段。”昊芫说。
关于父亲在短片中的呈现,昊芫有过反复的修改:“还是不希望把父亲最后状态不太好的样子展现给大家,所以从第一版的几乎都是我父亲的镜头删改到最后一版上交时,他的镜头只剩下十几秒,更侧重于我和我家人在爸爸走后的生活呈现。”
这部四分钟的duan视频纪录片,集中于“不在”的状态,以最简单直白的手机拍摄形式记录下了父亲离开后家里的生活变化。
这不是在“描写失去”,更多的是在描写“被留下来的人”,是经历了失去的人在平淡生活中的成长与改变。
本片采用昊芫本人的独白,用穿插的叙事结构,混合简短的动画,从开头的开门见山到结尾的首尾呼应,短短4分钟的片子每一秒都没有浪费。而爷爷的那句追问:”爸爸去哪了?”也成为了本片的主题。
《爸爸出差了》海报
陈源源,昊芫在媒体与传播学专业的同学,也是短片初剪完后的第一位观众:“看完心情也久久沉浸在片子里,有悲伤的情绪,但绵延更多的是对自己和家人相处方式的思考。”
“这正是我想通过这个短片表达和传递的,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一种心情。”昊芫说。
当然,这部片子还很不完美,可以做到更好。但是,为什么要更好呢?这部片子的主题就是缺憾。
人生,不就是难以捉摸
“离开职场重回校园,他是个勇敢又不愿屈服的人,希望我到30岁也有他这样的热血。”这是同学陈源源对昊芫的评价。
本科毕业后,昊芫进过苏州电视台做电视剧宣传,做过《拜托啦学妹》的策划,又跳槽去了开心麻花做艺人宣传:“我想再试试能不能做更多有创造力的工作,想要做到更好。”
尽管拿到了卡迪夫,诺丁汉,以及格拉斯哥等大学发来的offer,昊芫还是在一众学校里选择了西浦。“当时我身边一位非常优秀的朋友进了西浦工作,这让我觉得西浦是一个广纳人才的地方,我也想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进了西浦之后,昊芫受邀作为嘉宾参加了“真人图书馆”活动,向同学分享自己曾经的工作经历:“西浦会给学生提供类似这样有趣的活动和平台,让学生站在台上发光发热,给学生机会。”
“我觉得这是很难得的体验,站在台上以后,你就会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做到更好。”
重回校园的昊芫非常珍惜和享受当下的学生身份,“即使每天堵车一个小时也要开到学校来的动力就是自己又可以回到学校回到课堂,西浦给了我一个非常放松的环境,也是这样的环境才让我可以毫无负担地做好这部片子。”
HS233就是昊芫和同学们的“根据地“,这间安静的自习室不仅见证了他和同学们的友谊,也见证了《爸爸出差了》的剪辑投稿与提名。
还有半学期,昊芫就将毕业,年初父亲的离世,也一度让他开始怀疑努力生活的意义:“就好像人永远都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好多时候都不敢想太远。”
“邝老师在那个时期给予了我不少鼓励和支持,特别是在学习上的帮助。”因为本科之后离开校园太久加之父亲的离开,昊芫的学业落下一大截,系里的邝献文博士,从理论辅导到论文写作都给予了他全方位的支持:“从这个时候开始,我觉得要一步一步走好当下。”
是枝裕和先生曾在《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中提到:我重新认识到,伴随服丧的并非只有悲伤和痛苦,人还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成长。这个成长或许是面临生活一次次在自己面前崩塌后,无奈被迫的成长,但是人生总是有点来不及,生命轮回无常,与其抱憾怨恨,不如揣着怀念和希望有意义的生。
“至少在活着的生命里,每一分每一秒都朝着自己的理想迈进,这可能就是我们要努力的意义。”昊芫说。
(记者:姜影 编辑:寇博)
2021年0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