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8日
12月15日,50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西交利物浦大学校外导师们走进校园,来赴一场与学生们的盛大聚会。
这些校外导师们大部分都是来自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国企、政府及社会各界的精英人士,通过与西浦大三学生和硕士生互选的形式,为同学们搭建一座沟通社会和校园的桥梁。
校外导师们围绕“职业意识提升、人生规划辅导、职业课程开放、创新创业辅导、人生经验分享、实战案例分享、实习实践机会、工作就业机会” 这八大任务为学生们提供全面的辅导和支持。
(图片说明:西浦副校长钞秋玲教授向嘉宾介绍大学未来十年规划并启动启航仪式)
据西浦就业发展中心李敏老师介绍,今年在校外导师群体中由家长和雇主转化来的导师数量增长显著。“家长作为校外导师,进一步加强了家校合作;校外导师与重点雇主两者间的角色转化也表明西浦的育人理念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和重视。”
(图片说明:西浦学生管理中心副主任谢启健博士寄望通过校外导师项目帮助学生成就自我、赢在西浦。)
同学,你有一位博学的人生好友等待签收。你,找到他了吗?
“人生的精彩包括幸运和坎坷,缺一不可,所以作为导师,不要试图让他只走康庄大道。”
刘越生,校外导师同时也是学生家长,就职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公司。今年,在孩子收到的新生大礼包里有一封给家长的“校外导师”邀请函。他说自己“好为人师”,于是就报了名。学校的审核通过了,他反倒开始反思自己够不够格。
“虽然我们在自己的领域都是所谓的‘成功人士’,但于教育却不敢妄称人师,需要好好读读教育心理学。”
他人在福建,但几次不辞辛苦从外地赶来学校参加面向通过初审的校外导师举办的工作坊,一丝不苟地完成 “岗前培训”。
他说:“人生的精彩包括幸运和坎坷,缺一不可,所有作为导师,不要试图让他只走康庄大道,不要老拿自己所谓人生经验絮絮叨叨。我想,我们更应成为孩子的倾听者、陪伴者、同行者,引导他们更勇敢、更自信、更快乐地度过困惑和孤独。”
“在具体的场景中看人往往只看到一个面,不能因为一个侧面就对一个人下定论。”
苟志民,校外导师、学生家长,就职于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他是管理咨询业内的资深人士,他说当初有机会入行即是受益于一位人生难得一遇的社会导师。这个经历直接促使他加入西浦的类似项目, “作为一种回馈的方式吧”。
刚刚和学生们聊完,他们和他分享现实中棘手的苦恼,其中一个就是同一个学习小组里就是有人不履行责任、不完成分配的任务。
“他们都很上进,为了得到好成绩,只好自己做了。”苟志民觉得孩子们都很可爱,但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的认知水平还停留在结果这个层次,而非团队、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虽然彼此的目标不一致,但做法、行为、习惯呢?也许就有能和自己互补或者对团队有价值的地方。”
“在具体场景中看人往往只看到一个面,不能因为一个侧面就对一个人下定论。”他启发学生们尝试学会从建设性的角度看待一个人。
“这些具备全球视野的年轻人被寄望向世界发出挑战。”
陈希文,校外导师、学生家长,就职于博思堂地产综合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她是苏州人,朋友中不乏浦爸浦妈,对西浦不能算陌生。
她笑着说,其实她先于女儿就拿到了西浦的“录取通知书”——受聘成为校外导师。通过参与工作坊、与学生交流,她对西浦的人才培养定位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选择西浦就是选择了她的教育理念,孩子们在这里逐渐成长为具有自主性、独立思想和拥有自身价值的优秀个体。”
她说:“这些以国际化为起点的年轻人被寄望站在全球的舞台,向世界发出挑战。”
“来自行业引领者的校外导师能帮助学生把握未来行业的走向。”
何华训,校外导师、雇主,就职于甲骨文(中国)软件系统有限公司。他眼中的西浦学生形象:具备国际视野、志向高远、目标明确、自觉性高。
在他看来,西浦业已形成的良性发展循环得益于“利物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家长+校外导师”的组合,“大学为学生提供了国际化的平台,家长为孩子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而来自微软、甲骨文、华为等这些行业引领者的校外导师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行业的前沿资讯和最新趋势,把握未来走向。”
“我们希望带给学生‘专业+人生’的经验分享”
程昱,校外导师、雇主,就职于德勤中国,担任人力资源经理。她并非仅代表个人身份参与校外导师这个项目,实际上该项目是德勤与西浦校企合作的一个切入点。
程昱介绍自己的东家是一家善于前瞻商业与社会趋势并且持续创新的企业,他们欣喜地发现德勤与西浦在理念上常常‘不谋而合’,“比如我们在和科大讯飞合作,过一阵发现西浦也在与他们合作。”
作为雇主,她观察西浦毕业生的共性包括出色的英语能力、视野开阔、积极主动、敢于表达、乐于分享、落落大方。
在双方合作的校外导师项目中,德勤为入选的学生提供有计划性的培养方案,并在稀缺的实习生和内部转正机会中给予他们一定优先权。
(记者:寇博 姜若彤 摄影:张兵兵)
2018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