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标兵”廖桂生:雷达成志,仁德成师

——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2017学年度“师德标兵”廖桂生教授

■学生记者 章涛 郑佳敏 金艳芝

采访的时间定于2017年10月9日下午四点半,初见廖桂生是在他的办公室门外,朴素的着装,温和的笑容,让人倍感亲切。从一场会议中刚刚抽身,他没做丝毫休息便邀请记者走进他的办公室。只见办公室简单敞亮,桌上还放着未看完的资料。采访还未正式开始,廖桂生又再次被邀请回到会议,结束后才匆忙返回。忙碌俨然已是廖桂生的常态。

不忘初心,亲身力行师者之责

身兼电子工程学院院长之职的廖桂生,忙碌虽已成习惯,却并未影响到他上课的那份坚持与热心。

“每堂课都座无虚席,并且需要提前两个小时去占座”,这样的课堂很难不让我们想去一睹这位老师的课上风采。

在PPT教学已成为上课日常的潮流下,廖桂生一直坚持全程用粉笔板书,每一个重要的公式和方程都亲自推一遍,这种方式也深受学生喜爱。电子与通信工程研二的学生李浩冬说:“老师上课的这种风格非常适合我,他介绍完一个定理公式,就随手开始证明,洋洋洒洒地写半黑板,公式推导的过程加深了我对课程的理解。

单纯的板书难免会有些枯燥乏味,但廖桂生的课堂却不如此。“阵列信号处理论”、“矩阵论”这种深奥而显得乏味的学科到了他的讲堂上,就变得生动又有趣。在课堂上,廖桂生很重视课堂互动,每一次都要认真地串联相关的知识点,并且会经常将他所做的项目中提炼一些东西在课堂上体现,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上廖老师的课,我们记下的都是他从业几十年的经验和感悟。”谈及对廖桂生所授课程的“听后感”,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博士生张晓文用“受益无穷”来形容。

廖桂生直言:“上课是我的兴趣也是我的责任,能让学生喜欢我的课是我极大的成就。”

没有课本,全程板书,还要有所创新,这都离不开前期下的功夫。“一次和廖老师一起出差,由于回来后第二天就有课,廖老师把课件随身携带,回来的路上顾不得休息,一直在备课。”在廖桂生的学生兼同事徐青心中,廖桂生一直是他尊敬的师长。

“廖老师的负责与认真我们都记在心里”,说到这里,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的研二学生李浩东满是感动,“一次《矩阵论》课上,廖老师急匆匆地走进教室,身上还背了一个非常重的双肩包,天气并不热但他身上的白衬衫都湿透了。后来我才知道当天廖老师为了不耽误大家的课程,从北京出差回来后就立马打车回学校,奔跑到教室上课。”

33年如一日,同样的讲台,同样的黑板,同是他最在乎的学生,改变的只是廖桂生在课堂上渗透的不断更新的科学最前沿知识和不断创新的诠释方式。

春风化雨,用心栽培国之栋梁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把课上好是“师德”必不可缺的,而对学生的培育与关怀也是廖桂生高尚师德的体现。

让学生成才是廖桂生最大的的心愿。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将人才培养贯穿于课程教学和研究生指导的全过程,要求学生不管是在校学习生活还是将来步入社会工作,都必须诚实守信、不畏困难、勤奋刻苦、脚踏实地。并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引导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和志向,要心系国家、服务社会。

在能发光、该发光的地方发光,在能生长、该生长的地方生长,这就是最质朴的爱国主义。廖桂生经常向学生们宣扬爱国主义教育:“要让学生知道自己要为国家贡献力量,要把自己的兴趣和国家需求结合起来,这是责任心和使命感的体现。我经常跟他们说,当你的兴趣和国家发展联系在一起,你所做的和国家发展需求是相同的,你就可以得到国家的支持,你做的事情也会成为国家发展大潮中的一朵浪花,这就是个人价值的体现。”

将自己的研究致力于国家的建设,并悉心为国家输送人才是廖桂生不变的信条。正是这个坚定不移的信条,见证了一个个奔向国家急需人才岗位的“得意门生”。他培养的博士生杜文韬,通过在校参与课题,将合成孔径雷达的理论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系统学习并掌握了相关技术的概念和方法,毕业后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任职,学以致用,工作不到三年时间就成为了SAR-GMTI技术方面的带头人。

学生的事就是廖桂生的事,无论是平常的学习,还是日常的生活,廖桂生在培育学生的同时,还担着一位“慈父”的义务。

只要研究生进入了课题组,廖桂生就一直关心着他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情况。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的博士生霍立寰道出心中的感恩:“在研一下学期我在考虑是否要读博时,自己感到迷茫无助,也有一丝胆怯,是廖老师关切的话语为我拨开了前进的迷雾。我清楚的记得,那天是15年的中秋节,他给我发消息说‘相信你有能力把博士读好’,这条短信坚定了我读博士的决心,让我能够在科研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即使任务繁重,廖老师也会把学生的事情放在第一位,这是一位教师最崇高的‘德’。”1602110187班的兰岚说道。

在学生和同事的眼中,廖桂生一直是谦逊的典范,很多学生在步入社会工作之后,仍会不定期地回来找他谈心,那是像朋友一样攀谈。

心系后生,代代传承师者风范

将自己的师德传播出去,这就是“标兵”。

“老同志带新教师,这是历史的传承。”廖桂生在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之外,一直关注着对青年教师的培育。

为了更好的培育青年教师,作为学院带头人,廖桂生经常组织开展培训,请老教授、国家教学名师给年轻教师示范怎么讲好一门课。对青年教师也提出种种要求:新老师上课之前必须试讲,讲好之后才能上课;定期会对新老师进行考核,并且成立相应的课题小组,让老师们之间相互讨论怎么把课上好……而这些要求仅仅是基本的。

就整个师资队伍而言,廖桂生认为青年教师还要积极承担国家项目、做出成绩,与此同时也要站稳讲台、上好课。“把学生培养、上课、搞科研三者融合在一起,这样的话可以使学生获得进步,青年教师也能成长。”他希望青年教师可以坚持不懈,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做出自己的东西,与学生一起成长。同时,他也深知青年教师的不易。

“青年教师压力确实很大,上有老下有小,而且自己要发展,不仅要上课,还要研究课题。有时候一想到别人都是教授、副教授,而自己还是个讲师,课题也做不出来,就容易浮躁。我建议青年教师要相信自己,持之以恒一定会度过难关”。

对青年教师,廖桂生关怀备至,为其传学术之道,解授业之惑,引人生之路,堪称师者之师。

敢冲能冲,带头挑战国际前沿

2016年国际军事领域有一条爆炸性新闻:中国研制的世界首个反隐身米波雷达,让美国最先进的隐形战机无处遁形。而这个米波雷达,其信号处理机使用的关键技术,就是西电的雷达研究团队提出的。廖桂生时任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

时刻关注国家需求,立足国际前沿。廖桂生始终将自身发展与国家需求绑在一起。读博期间,他师从保铮教授,从那时起就参加了我国“八五”期间军事电子重点预研项目“机载预警雷达信号处理”攻关研究,也是从那时起,他一个礼拜工作70小时以上,每天早上4个小时,下午4个小时,晚上是3-4个小时,这样的习惯他一直保持到四十岁多岁。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廖桂生始终围绕国家对雷达装备的重大需求,潜心研究,深入探讨,攻克了一个个难题,完成了一个个国家重点项目。

廖桂生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过国防973项课题、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防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含4项面上、2项重点、1项杰青、1项创新群体)、背景预研等20余项国家级重要科研任务。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1998年获陕西省青年科技奖,先后发表SCI/EI检索的刊物论文200余篇……

廖桂生在科研上的成就离不开他一贯严谨的态度与辛勤的付出。170201班的李海川说:“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廖老师对待学术十分严谨。比如我们在写毕业设计论文的英文摘要时,经常用‘paper’代指自己的论文,老师对我们指出,此处应当用‘thesis’,毕设论文没有达到‘paper’的层次;另外,对于每份图表,老师都要求‘表头’‘横坐标’‘纵坐标’齐全,表明其意义。”

面对教师、科研人员、院长的多重身份,廖桂生用“兴趣”“德行”“责任”这简单的三个词来诠释这些身份之间的平衡与转换。

做科研始于兴趣,当老师坚守德行,管行政忠于责任。不管对于什么样的工作,廖桂生都竭力做到最好,或许,多重身份带给他的更多的责任与义务,成为了一种鞭策他不断向前向上的动力。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廖桂生用行动践行着师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他以生命书写着崇高;科学严谨,与国同行,他用贡献彰显着拳拳爱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