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是我不能割舍的惦念
——专访西电61级校友、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主席杨元惺
■记者 贾凯
“很荣幸在这金秋时节,重新走进焕发着勃勃生机的母校。”继2011年以影展献礼母校80华诞后,时隔6年,西电61级校友、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主席杨元惺携104幅作品再度返校举办主题摄影展。
这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长者,曾被媒体评为“中国摄影界最具影响力人物”。作为摄影大师,他以“世界从这里出发”这场视觉艺术盛宴,带大家领略了自己用镜头书写的人生、用脚步丈量的世界。作为老学长,他以一场“西电校友”专访,与大家分享了自己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母校情怀。
杨元惺校友接受学校宣传部专访
杨元惺正在接受采访
母校思:“我一直感激上了如此好一所学校”
“母校是我成长的摇篮,是我人生启航的地方,是我不能割舍的惦念。”1961年,19岁的杨元惺由北京师大附中毕业参军,保送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那年7月,在二六二医院(现火箭军总医院)完成体检后,对“西军电”和“雷达”尚知之甚少的杨元惺登上了前往西安的火车。“国防需要人才,想为国家效力,很豪迈地就来了。”
“我当时住在47号楼204房间,写的日志一直保留着。学校学风很好,同学们普遍刻苦努力,晚上还坚持自习。教室在主楼五楼,可以远眺南山,感觉非常豪迈。”时隔半个多世纪,杨元惺依然记忆尤深。“我之所以有今天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价值观,都得益于西电的培养教育。”
杨元惺与同班同学等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主雕塑前合影
“我们的老师很多是解放军老前辈,其中还有华东一级战斗英雄,他们讲述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战斗过程,让我们深有感触,真切感受到共和国江山来之不易。”杨元惺动情地回忆道:“我和指导员王立江特别有感情,他在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过孟良崮战役,人很淳朴、话不多,文革时候还特意叮嘱我不要去参加武斗。”
被问及印象最深刻的任课教师,杨元惺谈到了现年86岁的谢希仁教授。“谢老师讲课特别清楚,口才特别好,自学能力强,他的课堂笔记我一直珍藏着。因为年龄等原因,他未能当选院士,但我觉得他的学识水平有目共睹,高校《计算机网络》教材这么多年也一直使用他所编著的经典版本。”
在杨元惺看来,自己的体力和纪律性在西电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我们住宿条件较为艰苦,睡草垫子,没有枕头。经常会有紧急集合,要求我们动作一定要快。背着步枪、背包出去拉练60里地,是常有的事儿。每天早上班主任带队领跑5公里,专门跑到将军楼下喊口号,展示我们队列整齐。礼拜六我们也要参加劳动。”
“那时,为节约汽油,面粉需要我们到距学校16里地的面粉厂背回来。当时我体重才100斤,班主任说你个子小就别去了,我坚持要去。有两人抬一袋面粉的,我自己一个人扛一袋,一路小跑返回学校,两次拿了第一。”
“我有自己的想法,不能死读书。”除摄影兴趣外,杨元惺坚持充实课余生活。“逢周末我都要爬山,冬天也去游泳。参加校运动会,百米我可以跑12秒2。冬天我们搬着小马扎和同学们在操场上一起观看歌剧电影《红珊瑚》。”
摄影心:“摄影于我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今年7月28日,习总书记向‘八一勋章’获得者颁授勋章和证书,第一位是坐着轮椅的战斗英雄麦贤得,我曾在广州为他拍过照片,看到电视画面让我非常激动。”当采访话题转向摄影,时间跨度长达60余载的这段经历在杨元惺口中娓娓道来。
1956年,杨元惺用上父亲从国外带回的一台捷克120相机,从此与摄影结下不解之缘。“1961年到西电上学,我把相机也带来了,在北校区主楼前给同学们合了影。1962年,我们16名同学一起爬华山,我也负责给大家照相。”1969年,杨元惺转业到北京有机化工厂当工人和宣传干事。“在宣传科主要负责拍工人劳动,拍电工、车工、幼儿园,每期出墙报,工人们激动地端着饭碗去看。大家喜欢这些照片,我也很高兴。”
1976年,在周恩来总理逝世及随后的“四五运动”悼念总理等重大活动中,杨元惺拍摄了大量珍贵历史镜头。“我并没有把摄影当作职业,属于不自觉走上了摄影道路,‘神差鬼使’被推上了历史舞台。相比其他摄影朋友,我的历史意识和创作自觉性还是有所不足,很多机会没有重视,现在倒有些后悔,珍贵资料没能留存。”1978年,杨元惺调入中国科协工作,有机会为钱学森、周培源、钱三强、汪徳昭、马大䣭等老科学家拍照。“当时杂志社专门向我约稿,会给一定稿费,拿到照片的周老说‘谢谢你,小杨’,我心想,我还拿了稿费贴补家用,也应该谢谢您。”
“摄影于我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像空气、水一样不可或缺。”1996年开始,杨元惺有针对性地游历、拍摄中国和世界各地的人文地理景观。“我已经走了7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个地方都走得比较深入,比如美国我一共去了47个州,一个地方去10次的都有。走的多了,见的多了,到一个地方想拍张好照片不容易。”
杨元惺摄影作品
“我现在把摄影当作一种享受,创作是快乐的,我的宗旨是生命不息,拍摄不止。”2010年6月至今,杨元惺担任着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主席。“我不是功成名就就撒手不干了,还是要不停探索,比如虽然自己去过南极北极,但还没拍过极光,这是我的下个方向。”
“术业有专攻,同样适用于摄影领域。”2010年11月,杨元惺在“影像亚洲·齐鲁国际摄影双年展”荣获终生贡献奖、PPA国际摄影特别荣誉奖。“获奖并不代表我的照片有多好。比如拍红土地、胡杨林、元阳梯田等,我们拍不过日夜守在那里的本地人,但相较而言,他们存在视野不够宽广的局限,我们走的地方比他们多,作品比他们多,设备也可能占一定优势。”
杨元惺深情谈道:“现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有紧迫感,趁有生之年,去一些没去过的地方。还是我的那个想法,高山在我脚下,大海在我胸中,豪迈地向前进,我们永远不停出发,我们永远在路上,用自己的作品构筑起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校友情:“学校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全世界都会公认”
“如今漫步新校区,一片新气象,好似‘换了人间’!”时隔六年再度返回母校,当谈到西电数十年间悄然发生的变化时,杨元惺感慨万分:“时代在发展进步,学校的发展也永无止境,从校园绿化、同学们精神面貌、体育馆和图书馆建设等方方面面,无论软件还是硬件,都发生了飞跃,我觉得,我们学校离出‘大人才’的日子不远了!”
杨元惺参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物馆
“一所学校出的拔尖创新人才多了,自然会得到社会公认,自然就是一流大学。”杨元惺回忆起曾经钱学森和自己关于人才培养的对话:“钱老曾对我讲过好几次,他一贯提倡学校要着重出创新人才,争取培养出民国大师级人才。”
“母校历经86年风云流变,经受长征精神的洗礼、延安精神的滋养,近一甲子扎根祖国西部大地,铸就了永恒的西电精神和特有的文化自信。一代一代西电人为党为国为人民不懈奋斗,为而不争,积淀形成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杨元惺谈道:“当下,学校的关键着力点应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加强素质教育,适当精简课程,要能够让学生自由地发挥、发展特长。”
“西电承办的第三届‘互联网 ’大赛,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大有裨益。”杨元惺提出了自己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观点:“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显得至关重要。学校教师有机会走出国门、增进交流、开阔视野,自然也能影响到学生们。”
“健全的体魄、健康的情感,缺一不可。”杨元惺表示:“学校应下功夫搞好社团活动,组织好文艺和体育活动,让校园中多出健康快乐的人才。”
“年轻人在科学研究的同时离不开艺术的熏陶,科学和艺术要结合起来。”作为老学长,杨元惺向师弟师妹们分享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在倡导精神文明建设的当下,年轻人更应该热爱生活,做一个有艺术气息、有文化品味、科学家坚韧品质碰撞艺术家情怀的人。希望大家砥砺奋进,共创西电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