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学习参考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学习参考》2006年第3期(总第45期)
时间:2006-05-11 17:17:26来源:点击:
  解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金振蓉
  3月20日发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经历了较长的酝酿过程。2003年,中国科协会同中组部、中宣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妇联成立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制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中国科协。同年10月,领导小组组长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主持召开第一次领导小组会议,标志着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正式启动。
  解释:何为科学素质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首次对此进行了明确界定:“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这种“四‘科’一能力”的概括,从我国国情和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阶段性出发,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让科技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坚定意志,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提高处理实际问题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的强烈愿望。
  目标:本世纪中叶整体水平接近世界发达国家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分别提出了长远、中期和近期目标。
  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需要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相适应,提出了到本世纪中叶使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水平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的长远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抓紧当前。因此,《纲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十一五”期间,明确提出了到2010年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措施,并对到2020年的阶段目标进行了展望。
  近期目标不仅提出到2010年的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公民科学素质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水平的总体目标,而且提出三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即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得到加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
  重点: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及领导干部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面向全民的社会系统工程。我国进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必须注意协调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水平整体偏低、城乡差距明显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资源投入有限的矛盾。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只能把对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最重要、影响最大、最具有基础性意义的内容和问题作为今后几年的工作重点,而不能面面俱到。因此,《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出,今后五年要把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以及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作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重点人群。
  经费:加大政府和社会投入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出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政府和社会投入,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一是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各级政府根据财力情况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逐步提高教育、科普经费的增长速度,并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中央财政根据财力状况,逐步加大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各级政府要从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二是落实各相关部门实施经费。各有关党政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根据承担的《纲要》实施任务,按照国家预算管理的规定和现行资金渠道,统筹考虑和落实所需经费。
  三是鼓励捐赠,广辟社会资金投入渠道。进一步完善捐赠公益性科普事业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和相关实施办法,广泛吸纳境内外机构、个人的资金支持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光明日报》2006年3月21日
  
  
  教育要发展 关键在人才
  ——在2005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受聘仪式暨长江学者成就奖
  颁奖典礼上的讲话
  周济
  (2006年3月29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05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受聘仪式暨长江学者成就奖颁奖典礼。今天,陈至立国务委员亲自出席受聘仪式和颁奖典礼,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高度重视和对高校高层次人才的亲切关怀。长江学者代表陈玡仰教授、李宁教授、饶子和教授,大学校长代表黄伯云院士作了发言,讲得都很好。在此,我谨代表教育部向新受聘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和长江学者成就奖获得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一直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有关部门、香港著名爱国实业家李嘉诚先生以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1998年,在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的亲自主持下,教育部与香港李嘉诚基金会共同实施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八年来,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在中央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高等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已经成为知名的人才计划品牌。先后已有88所高校聘任了727位长江学者,6位学者荣获长江学者成就奖,今天又有191位长江学者受聘上岗,来自内地、香港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研究机构的4位学者荣获长江学者成就奖。“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不仅使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而且激励他们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带动一批重点学科进入或保持世界先进水平。到2005年,共有24位长江学者当选为两院院士,有46位长江学者担任“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有87项由长江学者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三大科技奖励,一些长江学者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研究论文,在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解决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和重要理论创新方面取得了突破。
  一年前,也是在人民大会堂,陈至立国务委员出席了2004年度长江学者受聘仪式并作了重要讲话,她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加强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作了重要指示。一年来,教育部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决定和至立同志的讲话精神,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下面,我就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谈三点意见。
  一、自主创新,关键在人才
  2003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制定和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进行了全面部署。人才培养,基础在教育。高等学校必须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努力肩负起培养数以千万计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不久前,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杰出科学家和科学技术人才群体,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不仅对推进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将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高等教育是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高等学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高层次人才集聚的战略高地。高校教师队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是国家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决定着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水平和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而且也是国家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一支主力军,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问题、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一支生力军。据统计,“十五”期间高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比例分别占到全国的59%、65%和54%,一批高校教师作出了突出贡献。实践证明,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对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高校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更大贡献,关键在于建设好一支富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历史上最快最好的发展时期,实现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跨越,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985工程”和“211工程”的支持下,在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为核心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的带动下,各地和高等学校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优秀拔尖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数量偏少,世界一流人才缺乏,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亟待增强,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增强大局意识、机遇意识和危机意识,切实把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基础性工程,下更大气力抓紧抓好。
  二、紧紧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未来15年,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为高等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最好的条件、最大的机遇、最强的动力。我们的优势是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我们的背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伟大的时代呼唤人才,伟大的时代造就人才。《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一支学风优良、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高校教师队伍,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紧紧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要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培养和造就高层次人才。发展孕育人才,人才支撑发展。要坚持人才队伍建设与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相结合,促使人才投身于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服务于人民,奉献于祖国,在事业的发展中锻炼成长。“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要引导人才经风雨,见世面,在大风大浪中锻炼,在艰苦奋斗的磨砺中成为栋梁之材。要进一步构建促进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大力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努力吸引和培养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学术大师和学科带头人,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重点支持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和学术群体,带动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要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大力吸引海外优秀留学人才回国工作或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要充分利用海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采取多种方式大规模培训中青年骨干教师,特别是要加大出国留学工作力度,选派更多的优秀研究生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到海外一流学科专业,师从一流导师学习深造,促进他们掌握国际学术前沿动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支持高校教师参加国际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和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竞争国际权威学术组织领导职务,担任国际重要学术期刊编委,加快提升高校优秀人才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高校创新平台和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努力形成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紧密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为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要推进制度创新,进一步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和高层次人才集聚的制度环境。要从改革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入手,打破原有学科组织结构和科研组织模式,建立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和汇聚的科研体制,形成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基层学术组织结构,促进创新团队建设。要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实行科研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建立与研究工作紧密挂钩的研究生资助制度,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要进一步加大高校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力度,大力推行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和公开招聘制度,深入推进教师聘任制改革,积极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强化海内外同行专家在学术评价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强化竞争激励机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以岗位绩效工资制为主的高校薪酬制度,加大对优秀拔尖人才的分配倾斜力度;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教师职业特点的现代大学人事制度,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制度环境。
  三要加强大学创新文化建设,努力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的文化氛围。创新体现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创新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是一种发展文化。高等学校是传播先进文化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要大力培育和弘扬创新精神,把提高科学素质、树立科学精神、培养科学道德作为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继承和发扬革故鼎新、敢为人先的精神,提倡理性怀疑和批判,努力营造追求真理、献身科学、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要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倡导潜心研究、严谨治学,坚决克服和摈弃学术浮躁。要积极探索完善学术自律与学术监督相结合、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开放、和谐的良好学术环境。
  三、切实推进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开创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新局面
  为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人才强国战略,教育部研究提出了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工作思路,通过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启动实施了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实施工作力度,大力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高等学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深刻认识“根本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的道理,真正做到尊重人才、关心人才、爱护人才,以超常规的热情、超常规的努力、超常规的举措,切实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要把人才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与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要与学校的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建设与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做到谋划发展时考虑人才保证,制定规划时考虑人才需求,研究政策时考虑人才导向,部署工作时考虑人才措施。要加大投入力度,统筹配置各类资源,进一步加大学校发展性投入中用于人才队伍建设的比例,在重大建设项目经费中划出一定份额用于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同时广开经费渠道,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工作投入机制。
  长江学者是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责任。刚才长江学者代表发出了“严谨治学立身、自主创新报国”的倡议,我们感受到长江学者们强烈的爱国热忱、赤诚的报国之志和高昂的创新激情,我很受感动,也非常赞成。希望大家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的要求,继续发扬心系祖国、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做自主创新的先锋、拼搏奉献的榜样、教书育人的楷模,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同志们,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加快建设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作者系教育部部长,《中国教育报》2006年4月13日第一版)
  
  
  创新型国家需要一流大学支撑
  潘云鹤
  如果说,大学为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那么,未来支撑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石之一则是世界一流大学。从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凡是拥有世界一流大学多的国家,其创新的能力就高、创新的速度就快、创新的可持续性就久。
  去年,我参加中国大学校长代表团到美国耶鲁大学访问,美方的一位教授请我们做了一个问卷,题目是:“你所在的大学到2010年时,能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代表团中30%的校长认为届时没问题,70%的校长觉得还需要更长的一段时间,我在70%之中,因为浙江大学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仅是单纯的教育问题,更是一个事关全局的战略课题。中国应该从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国力提高的角度,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中国的高水平大学的发展必定与区域和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也只有站到我国飞速前进的大船前沿,才能切实地驶向世界高等教育的前列。
  在美国访问,我深感美国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十分关注。美国同行们认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水平提高很快。我也认为,中国已经具备了产生世界一流大学的条件和实力。我们应该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特别是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以及“211工程”、“985工程”的实施,给我国高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目前,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办学条件和科研水平正迅速得到改观。以浙大为例,2004年浙大发表的SCI论文已经达到1900余篇,这一数量已经接近世界排名前100名大学的水平,而五年前浙大每年只有400多篇SCI论文。当然,世界一流大学并不仅仅拥有SCI论文,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大学冲击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态势和实力。中国的大学,越早并越多地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对中国尽早成为创新型国家越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说,进一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也是时代的召唤。
  以专业为本还是以人为本
  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培养杰出的领导创新的人才,浙大在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征途中也以造就领导创新的人才为己任。浙大要培养的人才有三类:党政领导干部、学科带头人和企业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他们肩负着领导创新、研究创新和实施创新的重任。他们是国家急需的人才。浙大已经确立了比较高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生要树立大志。
  中国的大学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转变观念。过去我们是以专业为本,培养的是专业人才,今后应该转向以人为本,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所以,我们要把通识教育和以人为本结合起来,一年级进行通识教育,二、三年级进行专业教育,四年级进行交叉复合。要鼓励学科交叉性人才,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不同的知识结构,因此学科交叉性类人才在创新方面具有优势。除了改造教学,还要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此要允许学生转专业,学生可自由选择课程和进度。要提倡学生在大海里游泳,而不是在水池里游泳。浙江大学已经在这个方向进行了许多探索,如我校于2000年成立的竺可桢学院,坚持从以专业为本转向以人为本,致力于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卓越人才”。我校进行的学分制和四学期制改革,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此外,我校还促进单一学科培养模式向交叉学科培养模式转变,形成了“Computer+X”等独特教育模式。
  为了培养创新人才,研究型大学还应该提倡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与众不同在于它能通过教学与研究两个方面的交融培育学生。强大的科研对本科生培养会有巨大的贡献。研究型大学科研规模的增加,不仅不会削弱本科教育,相反还会增强本科教育。一个从书本到书本的教师,也许他很尽心尽职,但教给学生的,只能是别人的东西。这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如果教师没有第一手的、高水平的科研实践,他的教学内容就会大大落后于科技前沿。浙大有一大批既从事教学又善于科研的教授,他们位于学科前沿,驾驭知识的发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创造知识,十分难得!第二,没有科研实践的教师,很难传授学生科技创新的经验,这是课本中没有的东西。研究型大学的教学,更强调“言传身教”,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参与导师的科研。经历科研严谨的过程训练,能让学生直接体会什么是“求是”、“创新”,教会学生如何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何去学知识和提炼知识,也就是研究性、创新性和自主性学习,这是一种更加生动、也更有效率的学习。只有做到高效性学习、交叉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开放性学习,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是知识分割还是知识会聚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新知识、新学科、新技术不断涌现,我们发现科技创新总是与知识的会聚和知识的交流密切相联。一切产生新知识、新学科、新技术的创造性活动均伴随它们而发生。这是科技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孕育创新的极为重要的源泉。我国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道路,建成创新型国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从知识的会聚与交流中寻找突破。大学尤其是综合型研究型大学,正是各种知识会聚与交流的重要场所,而推动知识的会聚与交流,也是研究型大学优势与潜能所在。
  长期以来,大学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知识分割与封闭的障碍,它们既困住了大学创新的手脚,又堵塞了社会创新的途径。因此,我们需要进行改革,突破这些阻碍,推动知识的会聚与交流,激发创新的活力。近年来,浙大已经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一是以学科交叉促进不同专业的知识交流。学科的建设应该按照世界科技发展潮流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要以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为导向。我校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围绕纳米、生命、信息、认知等重点领域凝练学科方向,组建了一批交叉研究中心和“信息与控制”等13个高水平创新平台,并已经在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方面显现出优势和活力。在我校精心组织的西湖科技论坛上,来自不同学科的学者通过会聚交流,凝练出人机交互等交叉学科方向。我们不仅培养知识交叉的学生,而且建设专业交叉的师资队伍。我校已实施了青年教师交叉学习计划,建设博学型师资队伍,并用不同专业的导师构成导师组,从而更好地引领创新的研究和教学。
  二是以产学政结合,促进科技知识与产业知识的会聚与交流。近年来,浙大提出了“高水平、强辐射”的发展思路,实现了与各地企业和政府合作的“三步曲”,即从项目合作转向平台合作,最终实现全面战略合作。这次全国科技大会传达了一个新的重要精神,就是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浙大将充分利用已经建立的与地方合作的良好基础,并在产学研会聚的引导下改革学术组织结构,增强集群创新能力。我校与杭州、宁波等建立了全面科技合作关系,建设了一批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创新服务平台,并与浙江省各地重点产业领域的100多家龙头骨干企业建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和产品创新中心,有效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是以国际合作促进跨文化跨国界的知识会聚与交流。大学具有不追求利润与权力的本质,因此大学必然成为国际间知识会聚与交流的最佳平台和天然中心,可以充分发挥这方面的优势。浙大在国际合作方面近年来发展很快,试图通过更充分地利用全球知识创新资源,突破源头创新的重点领域,从而提升学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从竺可桢到路甬祥
  大凡世界一流大学都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它体现了其独特的内涵和气质。所有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有历史自豪感。率先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将是那些有着长期办学历史的具有丰富精神传统的大学。
  在浙江大学,最能展示浙大历史底蕴的便是浙大前校长竺可桢,他是中国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卓有成就的教育家。竺可桢执掌浙大十三年,他对现代大学教育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念和思想,这些办学思想至今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曾经从《竺可桢全集》中摘编了50条教育名言,包括论教育目的、论办大学、论大学精神、论人才培养等等,这些思想现在看来仍然闪耀着夺目的光彩,对我们深化对教育的理解有重要的价值。浙江大学的“求是”传统可溯源于其前身——创办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自求是书院创建以来,广大师生以振兴实学、求取真知、复兴民族为己任,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优良校风和办学传统。竺可桢主持浙大后,很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且深知培养和建设一所大学良好的校风学风的重要性,他十分赞赏浙大“求是”的传统精神。“求是”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西方近代科学的真谛,要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必须把握住这个共同点。所以在竺可桢校长的积极倡导下,浙江大学于1938年正式把“求是”确定为校训。求是学风遂得以进一步发扬光大并逐步升华为“求是精神”。后来,路甬祥校长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求是精神”的内涵,他特别强调了创新对于新时期大学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求是系治学之本,创新乃科学之源”,即“求是创新”。“求是创新”赋予了求是精神以更新的时代内涵和活力,现在看来和国家民族的发展方向非常吻合。
  浙江大学的办学目标是在2017年,也就是建校120周年前后,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这个目标的实现依靠两个因素:一个是环境,另一个是自身的努力。浙江大学的国际地位正在不断提高,这与中国的飞速发展和在国际上所处的重要地位是分不开的。浙大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与长三角地区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浙大的建设和发展会借鉴国外著名大学一些好的经验,但不会完全一样,浙大走的是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浙江大学将秉承传统,求是创新,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
  自主创新也要借梯爬高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寻求跨越式发展。与国际一流大学相比,我国的高水平大学在办学理念、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学科水平、办学条件等方面仍有相当大的差距,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甚至跻身世界一流行列,必须寻求超常规的发展和跨越。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改革的精神,认真研究国外若干一流大学后来居上、超常规发展的成功经验,并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切实的发展目标,发挥后发优势,寻找赶超之路。
  观察国外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流大学,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只有发挥特长,形成特色,才能造就学校独有的核心竞争力。浙江大学的特色之一是拥有较为齐全而强大的学科门类,有利于学校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也有利于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提出的带有综合性、复杂性、关键性的问题;二是地处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浙江地区,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广阔的天地。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和资源优势,明确未来发展的独特方向,是浙江大学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
  我们考虑,像浙江大学这样以学科齐全为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要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有下面几条思路:
  第一条,坚持卓越教育,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加快教育创新步伐,建立符合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型大学的教育教学体系,按照自主化、高效化、研究化和国际化的要求,在教学理念、招生培养、专业课程、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特别是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近年来,浙江大学调整了人才培养结构,使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达到1:1.39,大力倡导研究型教学,将创新实践活动贯穿教育教学过程,实施了大学生科研训练等计划,学生创新能力不断提高,2005年我校研究生参与研究共发表SCI论文1425篇、EI论文1054篇。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已经开始成为我校学术和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第二条,坚持高水平、强辐射,在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积极为国家与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仅要面向国际学术前沿,而且要面向国家和地方的现实需求。“高水平”就是要发挥学科综合交叉优势,着力增强学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强辐射”就是学校应主动融入国家与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国家和区域发展的动力源泉。近年来,浙江大学通过学科交叉的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汇聚校内外优势学术资源,创新能力大大提升。如2005年科研经费已超过11亿元;基础研究经费规模一直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同时,浙大根据长江三角洲和浙江省的实际,积极参与研究区域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经济建设的重大项目,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促进区域发展的现代化。
  第三条,坚持开放办学,在全面加强对外合作交流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综观全球,凡是世界著名的研究型大学,必然是世界性的科学研究交流合作中心之一。在自主创新水平还不高的我国,建立开放性的国际化科技合作平台,借梯爬高,利用国外创新资源,既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优势,更是加速提高我国源头创新水平的有效途径。
  第四条,坚持人才强校,在全面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的基础上,着力加强高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要着眼于世界一流水平,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全面优化队伍结构,重点培育和引进杰出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型师资队伍。科学技术的发展靠人才,高等教育的发展,最重要的也是靠师资和人才。近年来,浙江大学的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2005年已经达到51%,目前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6名,此外,还筹集各方面资金,在校内设立了“光彪特聘(讲座)教授”、“求是特聘教授”,吸引国际著名学者来校工作。当然,我们目前的人才队伍还远远没有满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需要。我们也希望国家能加大对引进高水平人才的投入,使我国高水平大学能够尽早地走向世界,带动全国大学总体教育水平的提高。
  (作者系浙江大学校长,《光明日报》2006年3月17日)
  
  
  和谐德育论
  詹万生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下简称“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的规律性联系中研究和谐德育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及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和谐德育的现实价值
  对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
  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与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紧密联系、相互对应的。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体和主导,只有工作在各个社会岗位上的公民具备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信友爱、自主创新、保护环境的思想道德品质,才能建设具有与之对应特征的和谐社会。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市场经济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激发了人们主体意识的生成,同时诱发个人主义倾向;增强了效益观念和求实精神,同时诱发了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思想。某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某些商业活动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屡禁不止,甚至某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黑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这一切都给社会的和谐发展造成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建构和谐德育,以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为起点,推及全体公民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能够加固依法治国的内在基础,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这就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对推进素质教育的价值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建构和谐德育,就是以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通过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有序的教学过程以及优化教育教学环境等措施,使学校教育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其各要素之间协同作用,产生教育合力,从而促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全面而和谐地发展。近年来,由于我国正处在受教育人口的高峰期,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与日俱增,而我们的优质教育资源则相对不足,同时由于片面的人才观和劳动人事制度的不完善,我国学校教育出现了诸多不和谐因素,如“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能力、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等等。为了有效调节教育中的不和谐因素,除了在政策和制度上进行改革之外,还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把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和谐德育的主要功能是促进人的身体与心灵、智力与德性、知识与能力、理性与审美的和谐发展。其价值在于发挥德育的灵魂统帅作用,促进学生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审美艺术、劳动技能等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
  对发展学校德育的价值
  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校德育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例如:独生子女现象、单亲家庭现象、追星族现象、痴迷网吧现象、拇指文化现象、口袋书现象等等。面对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彼此衔接,以及学校与家庭、社会的相互配合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和谐问题。无论从大、中、小、幼德育的纵向衔接来看,还是从学校、家庭、社会的互相配合来看,一般表现为少沟通、难互动、不和谐。这种情况是制约德育工作整体效果的关键。要解决德育工作这一关键问题,就必须整体构建和谐德育体系。要遵循青少年儿童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按照系统科学的整体性、层次性、有序性、动态性、开放性原理,进行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推进大、中、小、幼德育的纵向衔接;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横向贯通,互相配合,相互补充,形成合力。从而促进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和谐德育的基本内涵
  所谓和谐德育,指的是德育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构成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和谐德育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它的内涵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民主融合的师生观:教师、学生“双主体”和谐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有效进行教育活动、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条件,而且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良好、健康的人际环境中耳濡目染,逐渐养成的。德育过程主要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元互动过程,其互动的效果决定了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水平,而师生互动的效果则是由师生关系和谐程度决定的。在德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如果能够平等相处,诚恳相待,学生人格就会得到尊重,个性潜能就能得以展示;教师的高尚道德情操、优良个性品质就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学生。
  整体优化的大德育观:学校、家庭、社会“三教”和谐
  学校德育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校园环境之间始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主体、内容、方式、方法上各有优势,只有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力量和谐一致的时候,学生的品德发展才是健康的积极的。所谓整体化的大德育观,指的是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教育力量各自的优势,使之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形成合力,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目标一致,德育理念趋同,德育过程同步,德育方法互补,德育资源共享。从而产生多渠道、多方位的和谐德育效应,使学生成为学校的好学生、家庭的好孩子、社会的好公民。
  和谐有序的德育过程观:知情意行“四环节”和谐
  和谐有序的德育过程是对受教育者传授道德知识、陶冶道德情感、培养道德意志,引导道德行为的过程。简言之,就是“知情意行”的过程。“知”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发展的基础,“情”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它又是“知、意、行”的内在动力,“意”对“知、情、行”具有促进作用,“行”以道德认知为指导,受道德情感与意志的支配,同时它又对道德认知、情感与意志起到检验作用。学校德育工作要取得实效,取决于四个环节的和谐统一的程度。和谐德育将“知、情、意、行”和谐地整合在一起,以传授道德知识作基础,涵养道德情感为关键,培养道德意志作保证,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归结,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德育实效。
  整体构建的德育体系观:横向系统“六要素”与纵向系统“六学段”和谐
  现代系统科学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所谓“整体构建德育体系观”,就是把学校德育工作的各个要素视为一个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整体。这个整体主要由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要素”构成的横向系统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职)、高职、大学“六学段”构成的纵向系统构成。就学校德育体系的横向系统而言,德育目标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价值导向系统,是其它要素发挥作用的出发点和归宿;德育内容是德育工作的媒介系统,它是其他德育要素发挥作用的凭借与依托;德育途径与方法是德育工作的时空领域与实施系统,决定了德育工作的效率与合力;德育管理与评价则是德育工作的机制保障系统。“六要素”只有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才会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中获得最佳德育效果。横向“六要素”和谐,其工作形态是全员德育、全面德育,是教育的合力;纵向“六学段”和谐,其工作形态是有机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是体现德育过程完整性和连续性的全程德育。总之,探索并构建和谐德育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现代德育科学理论和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推进教育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者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伦理学会德育研究会理事长,《光明日报》2006年3月22日)
  
  
  差异与和谐
  易小明
  和谐以差异的存在为前提,没有差异也就无所谓和谐。社会和谐是指社会系统各不同要素之间的和平友好相处。但是,由于并非所有的差异都会自然地构成和谐,因而,要把握和谐社会的本质,就必须研究各种差异的特质及其内在联系。
  首先,要把握积极差异和消极差异的特质及其内在联系。差异可分为有利于社会及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积极差异和不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消极差异。例如,按劳分配所形成的差异就是一种积极差异,它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又如,等级制度造成的差异是一种消极差异,它把人的发展空间限定在等级之中,阻碍人们能力的发挥。积极差异可以带来和谐,消极差异则往往是冲突的隐患。古代农民起义提出的“均贫富”、“等贵贱”的口号,正是对封建社会贫富不公、等级森严消极差异的强烈反抗。对积极差异的积极性也要辩证看待,积极差异的发展也应有适当的限度,即它对于形成和谐社会的差异张力,应当保持在一定“度”的范围之内,超过了一定的“度”,它就可能发生质变,积极差异就可能转化为消极差异,从而导致社会不和谐。
  其次,把握客观差异与主观差异的特质及其内在联系。构建差异基础上的和谐社会,既要研究把握差异发展的客观程度,又要考虑到人们对现实差异的主观感受力和心理承受力。从客观方面来讲,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阶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主观方面来讲,我们变革社会时又要考虑到人们对各种差异不同的心理感受倾向。一般而言,对于公正的手段产生差异,人们的心理承受力较大,对于非公正手段带来的差异,心理承受力较小,对于经济收入差异的心理承受力较大,对于政治待遇差异的心理承受力较小,对于发展性物品分配差异的心理承受力较大,对于生存性物品分配差异的心理承受力较小。同时,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不同民族、国家、地域的人,不同的现实个体,他们对各种不同差异的敏感程度、对同一差异的心理承受力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人们有关客观差异的主观感知力、心理承受力的把握,要持一种历史的、辩证的态度。
  第三,把握横向差异与纵向差异的特质及其内在联系。我们在分析社会差异时,既要看到横向比较所生成的差异,又要看到纵向比较所生成的差异,既要看到贫与富的现实差异,又要看到社会的不断进步,看到走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只见现实差异、横向比较差异,不见历史差异、纵向比较差异,或只见历史差异、纵向比较差异,不见现实差异、横向比较差异,都是片面的。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在纵向差异中、在发展过程中改善横向差异的不合理存在状态。现实社会中许多不合理的差异是导致社会不和谐的根本因素,是改革的对象。其实,社会和谐只能是发展中的相对稳定、协调,这不仅因为运动发展着的社会只能在动态中达到平衡,而且因为纵向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发展利益也有利于消解横向比较差异所形成的心理压力。我们现在出现的一些地区贫富差异扩大,但仍能保持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纵向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而相对淡化了贫富差异的横向对比强度。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贫富差异的分化是合理的。
  (《光明日报》2006年4月18日)
  
  
  全球化时代人文素质来自哪里(节选)
  乐黛云
  人文素质不同于一般所说的人的基本素质。人的基本素质如聪慧与鲁钝、敏捷与迟慢等,有的出于先天原因,有的出于家庭和社会影响,这种不同素质自然存在。人文素质与此不同,它专指古今中外人类文明所创造的一切美好事物对人的熏陶和感染,你接受它们、欣赏它们,将它们引入你的生活,融进你的言谈举止,成为你之所以是你的一部分,造就你的风格和气质。正如孟子所说:“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衎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如果你的内心是丰富而美好的,这丰富和美好就会“形于色”,使你自然显出你所特有的纯粹和光彩。具体说来,人文素质是后天的,包括人对生活的看法,人内心的道德修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行为准则,即为人处世之道。它表现于人们的言谈举止,于不知不觉之间流露于你的眼神、表情和姿态,甚至从背后看去也能充分显现。
  一些年轻人往往说,“我就是我”,“我只愿意做我自己”,但却很少问,这个“我”,这个“自己”从哪里来,是“原始即有”的吗?
  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分为“原欲、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原始即有”往往属于“原欲”,正是孟子说的那个“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中的那个非“几希”。是自己想像出来的吗?这想像也只能来自周围环境和别人的榜样!其实,我们从小到大都在不断接受人文素质的培养,在我们逐渐学会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听和读培养了我们认识世界的能力,使我们从一个自然人成长为一个文化人;说和写培养我们表达自己的能力,从一个个体的人成长为一个社会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会留下自己的烙印,而文学无疑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使人变得更好”。
  文学涉及人类的感情和心灵,较少功利打算,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中的共同话题总是十分丰富的,诸如关于“青春”、“自由”、“希望”、“记忆”以及“死亡意识”、“生态环境”、“人类末日”、“乌托邦像象”、“遁世思想”等等。不同文化体系的人们都会根据他们不同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对这些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这些回答回响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的声音,又同时受到当代人和当代语境的取舍与诠释。任何伟大的艺术作品总是体现着人类经验的某些共同方面,而使读者产生共鸣,同时又是作者本人的个人经验、个人想像与个人言说。伟大作品被创造出来,不管作者是否愿意,总是从自身文化出发,带有不可避免的自身文化的色彩;在被解读时,读者一方面带有自身的文化先见,一方面又因人们对共同经验的感知和理解而突破了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产生了新的阐释。全球化时代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应该是在这样的古今中外的坐标上来进行。具有这样的人文素质的新人不仅会大大扩展自己的兴趣和知识,多方面地培养自己的情操,而且也会对完全不同的异质文化采取一种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十分有利于化解可能的文化冲突。
  (作者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青年报》2006年4月17日)

上一条:《学习参考》2006年第4期(总第46期)
下一条:《学习参考》2006年第2期(总第44期)

《学习参考》2006年第3期(总第45期)
发布时间:2006-05-11 17:17:26来源:点击:我要评论:
  解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金振蓉
  3月20日发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经历了较长的酝酿过程。2003年,中国科协会同中组部、中宣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妇联成立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制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中国科协。同年10月,领导小组组长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主持召开第一次领导小组会议,标志着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正式启动。
  解释:何为科学素质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首次对此进行了明确界定:“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这种“四‘科’一能力”的概括,从我国国情和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阶段性出发,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让科技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坚定意志,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提高处理实际问题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的强烈愿望。
  目标:本世纪中叶整体水平接近世界发达国家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分别提出了长远、中期和近期目标。
  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需要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相适应,提出了到本世纪中叶使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水平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的长远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抓紧当前。因此,《纲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十一五”期间,明确提出了到2010年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措施,并对到2020年的阶段目标进行了展望。
  近期目标不仅提出到2010年的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公民科学素质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水平的总体目标,而且提出三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即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得到加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
  重点: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及领导干部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面向全民的社会系统工程。我国进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必须注意协调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水平整体偏低、城乡差距明显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资源投入有限的矛盾。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只能把对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最重要、影响最大、最具有基础性意义的内容和问题作为今后几年的工作重点,而不能面面俱到。因此,《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出,今后五年要把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以及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作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重点人群。
  经费:加大政府和社会投入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出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政府和社会投入,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一是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各级政府根据财力情况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逐步提高教育、科普经费的增长速度,并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中央财政根据财力状况,逐步加大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各级政府要从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二是落实各相关部门实施经费。各有关党政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根据承担的《纲要》实施任务,按照国家预算管理的规定和现行资金渠道,统筹考虑和落实所需经费。
  三是鼓励捐赠,广辟社会资金投入渠道。进一步完善捐赠公益性科普事业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和相关实施办法,广泛吸纳境内外机构、个人的资金支持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光明日报》2006年3月21日
  
  
  教育要发展 关键在人才
  ——在2005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受聘仪式暨长江学者成就奖
  颁奖典礼上的讲话
  周济
  (2006年3月29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05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受聘仪式暨长江学者成就奖颁奖典礼。今天,陈至立国务委员亲自出席受聘仪式和颁奖典礼,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高度重视和对高校高层次人才的亲切关怀。长江学者代表陈玡仰教授、李宁教授、饶子和教授,大学校长代表黄伯云院士作了发言,讲得都很好。在此,我谨代表教育部向新受聘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和长江学者成就奖获得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一直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有关部门、香港著名爱国实业家李嘉诚先生以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1998年,在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的亲自主持下,教育部与香港李嘉诚基金会共同实施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八年来,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在中央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高等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已经成为知名的人才计划品牌。先后已有88所高校聘任了727位长江学者,6位学者荣获长江学者成就奖,今天又有191位长江学者受聘上岗,来自内地、香港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研究机构的4位学者荣获长江学者成就奖。“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不仅使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而且激励他们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带动一批重点学科进入或保持世界先进水平。到2005年,共有24位长江学者当选为两院院士,有46位长江学者担任“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有87项由长江学者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三大科技奖励,一些长江学者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研究论文,在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解决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和重要理论创新方面取得了突破。
  一年前,也是在人民大会堂,陈至立国务委员出席了2004年度长江学者受聘仪式并作了重要讲话,她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加强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作了重要指示。一年来,教育部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决定和至立同志的讲话精神,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下面,我就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谈三点意见。
  一、自主创新,关键在人才
  2003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制定和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进行了全面部署。人才培养,基础在教育。高等学校必须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努力肩负起培养数以千万计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不久前,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杰出科学家和科学技术人才群体,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不仅对推进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将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高等教育是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高等学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高层次人才集聚的战略高地。高校教师队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是国家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决定着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水平和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而且也是国家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一支主力军,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问题、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一支生力军。据统计,“十五”期间高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比例分别占到全国的59%、65%和54%,一批高校教师作出了突出贡献。实践证明,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对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高校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更大贡献,关键在于建设好一支富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历史上最快最好的发展时期,实现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跨越,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985工程”和“211工程”的支持下,在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为核心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的带动下,各地和高等学校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优秀拔尖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数量偏少,世界一流人才缺乏,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亟待增强,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增强大局意识、机遇意识和危机意识,切实把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基础性工程,下更大气力抓紧抓好。
  二、紧紧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未来15年,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为高等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最好的条件、最大的机遇、最强的动力。我们的优势是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我们的背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伟大的时代呼唤人才,伟大的时代造就人才。《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一支学风优良、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高校教师队伍,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紧紧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要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培养和造就高层次人才。发展孕育人才,人才支撑发展。要坚持人才队伍建设与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相结合,促使人才投身于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服务于人民,奉献于祖国,在事业的发展中锻炼成长。“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要引导人才经风雨,见世面,在大风大浪中锻炼,在艰苦奋斗的磨砺中成为栋梁之材。要进一步构建促进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大力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努力吸引和培养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学术大师和学科带头人,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重点支持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和学术群体,带动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要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大力吸引海外优秀留学人才回国工作或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要充分利用海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采取多种方式大规模培训中青年骨干教师,特别是要加大出国留学工作力度,选派更多的优秀研究生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到海外一流学科专业,师从一流导师学习深造,促进他们掌握国际学术前沿动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支持高校教师参加国际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和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竞争国际权威学术组织领导职务,担任国际重要学术期刊编委,加快提升高校优秀人才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高校创新平台和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努力形成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紧密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为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要推进制度创新,进一步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和高层次人才集聚的制度环境。要从改革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入手,打破原有学科组织结构和科研组织模式,建立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和汇聚的科研体制,形成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基层学术组织结构,促进创新团队建设。要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实行科研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建立与研究工作紧密挂钩的研究生资助制度,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要进一步加大高校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力度,大力推行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和公开招聘制度,深入推进教师聘任制改革,积极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强化海内外同行专家在学术评价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强化竞争激励机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以岗位绩效工资制为主的高校薪酬制度,加大对优秀拔尖人才的分配倾斜力度;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教师职业特点的现代大学人事制度,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制度环境。
  三要加强大学创新文化建设,努力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的文化氛围。创新体现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创新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是一种发展文化。高等学校是传播先进文化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要大力培育和弘扬创新精神,把提高科学素质、树立科学精神、培养科学道德作为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继承和发扬革故鼎新、敢为人先的精神,提倡理性怀疑和批判,努力营造追求真理、献身科学、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要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倡导潜心研究、严谨治学,坚决克服和摈弃学术浮躁。要积极探索完善学术自律与学术监督相结合、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开放、和谐的良好学术环境。
  三、切实推进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开创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新局面
  为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人才强国战略,教育部研究提出了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工作思路,通过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启动实施了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实施工作力度,大力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高等学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深刻认识“根本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的道理,真正做到尊重人才、关心人才、爱护人才,以超常规的热情、超常规的努力、超常规的举措,切实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要把人才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与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要与学校的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建设与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做到谋划发展时考虑人才保证,制定规划时考虑人才需求,研究政策时考虑人才导向,部署工作时考虑人才措施。要加大投入力度,统筹配置各类资源,进一步加大学校发展性投入中用于人才队伍建设的比例,在重大建设项目经费中划出一定份额用于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同时广开经费渠道,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工作投入机制。
  长江学者是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责任。刚才长江学者代表发出了“严谨治学立身、自主创新报国”的倡议,我们感受到长江学者们强烈的爱国热忱、赤诚的报国之志和高昂的创新激情,我很受感动,也非常赞成。希望大家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的要求,继续发扬心系祖国、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做自主创新的先锋、拼搏奉献的榜样、教书育人的楷模,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同志们,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加快建设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作者系教育部部长,《中国教育报》2006年4月13日第一版)
  
  
  创新型国家需要一流大学支撑
  潘云鹤
  如果说,大学为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那么,未来支撑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石之一则是世界一流大学。从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凡是拥有世界一流大学多的国家,其创新的能力就高、创新的速度就快、创新的可持续性就久。
  去年,我参加中国大学校长代表团到美国耶鲁大学访问,美方的一位教授请我们做了一个问卷,题目是:“你所在的大学到2010年时,能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代表团中30%的校长认为届时没问题,70%的校长觉得还需要更长的一段时间,我在70%之中,因为浙江大学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仅是单纯的教育问题,更是一个事关全局的战略课题。中国应该从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国力提高的角度,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中国的高水平大学的发展必定与区域和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也只有站到我国飞速前进的大船前沿,才能切实地驶向世界高等教育的前列。
  在美国访问,我深感美国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十分关注。美国同行们认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水平提高很快。我也认为,中国已经具备了产生世界一流大学的条件和实力。我们应该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特别是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以及“211工程”、“985工程”的实施,给我国高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目前,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办学条件和科研水平正迅速得到改观。以浙大为例,2004年浙大发表的SCI论文已经达到1900余篇,这一数量已经接近世界排名前100名大学的水平,而五年前浙大每年只有400多篇SCI论文。当然,世界一流大学并不仅仅拥有SCI论文,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大学冲击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态势和实力。中国的大学,越早并越多地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对中国尽早成为创新型国家越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说,进一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也是时代的召唤。
  以专业为本还是以人为本
  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培养杰出的领导创新的人才,浙大在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征途中也以造就领导创新的人才为己任。浙大要培养的人才有三类:党政领导干部、学科带头人和企业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他们肩负着领导创新、研究创新和实施创新的重任。他们是国家急需的人才。浙大已经确立了比较高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生要树立大志。
  中国的大学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转变观念。过去我们是以专业为本,培养的是专业人才,今后应该转向以人为本,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所以,我们要把通识教育和以人为本结合起来,一年级进行通识教育,二、三年级进行专业教育,四年级进行交叉复合。要鼓励学科交叉性人才,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不同的知识结构,因此学科交叉性类人才在创新方面具有优势。除了改造教学,还要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此要允许学生转专业,学生可自由选择课程和进度。要提倡学生在大海里游泳,而不是在水池里游泳。浙江大学已经在这个方向进行了许多探索,如我校于2000年成立的竺可桢学院,坚持从以专业为本转向以人为本,致力于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卓越人才”。我校进行的学分制和四学期制改革,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此外,我校还促进单一学科培养模式向交叉学科培养模式转变,形成了“Computer+X”等独特教育模式。
  为了培养创新人才,研究型大学还应该提倡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与众不同在于它能通过教学与研究两个方面的交融培育学生。强大的科研对本科生培养会有巨大的贡献。研究型大学科研规模的增加,不仅不会削弱本科教育,相反还会增强本科教育。一个从书本到书本的教师,也许他很尽心尽职,但教给学生的,只能是别人的东西。这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如果教师没有第一手的、高水平的科研实践,他的教学内容就会大大落后于科技前沿。浙大有一大批既从事教学又善于科研的教授,他们位于学科前沿,驾驭知识的发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创造知识,十分难得!第二,没有科研实践的教师,很难传授学生科技创新的经验,这是课本中没有的东西。研究型大学的教学,更强调“言传身教”,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参与导师的科研。经历科研严谨的过程训练,能让学生直接体会什么是“求是”、“创新”,教会学生如何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何去学知识和提炼知识,也就是研究性、创新性和自主性学习,这是一种更加生动、也更有效率的学习。只有做到高效性学习、交叉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开放性学习,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是知识分割还是知识会聚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新知识、新学科、新技术不断涌现,我们发现科技创新总是与知识的会聚和知识的交流密切相联。一切产生新知识、新学科、新技术的创造性活动均伴随它们而发生。这是科技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孕育创新的极为重要的源泉。我国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道路,建成创新型国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从知识的会聚与交流中寻找突破。大学尤其是综合型研究型大学,正是各种知识会聚与交流的重要场所,而推动知识的会聚与交流,也是研究型大学优势与潜能所在。
  长期以来,大学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知识分割与封闭的障碍,它们既困住了大学创新的手脚,又堵塞了社会创新的途径。因此,我们需要进行改革,突破这些阻碍,推动知识的会聚与交流,激发创新的活力。近年来,浙大已经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一是以学科交叉促进不同专业的知识交流。学科的建设应该按照世界科技发展潮流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要以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为导向。我校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围绕纳米、生命、信息、认知等重点领域凝练学科方向,组建了一批交叉研究中心和“信息与控制”等13个高水平创新平台,并已经在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方面显现出优势和活力。在我校精心组织的西湖科技论坛上,来自不同学科的学者通过会聚交流,凝练出人机交互等交叉学科方向。我们不仅培养知识交叉的学生,而且建设专业交叉的师资队伍。我校已实施了青年教师交叉学习计划,建设博学型师资队伍,并用不同专业的导师构成导师组,从而更好地引领创新的研究和教学。
  二是以产学政结合,促进科技知识与产业知识的会聚与交流。近年来,浙大提出了“高水平、强辐射”的发展思路,实现了与各地企业和政府合作的“三步曲”,即从项目合作转向平台合作,最终实现全面战略合作。这次全国科技大会传达了一个新的重要精神,就是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浙大将充分利用已经建立的与地方合作的良好基础,并在产学研会聚的引导下改革学术组织结构,增强集群创新能力。我校与杭州、宁波等建立了全面科技合作关系,建设了一批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创新服务平台,并与浙江省各地重点产业领域的100多家龙头骨干企业建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和产品创新中心,有效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是以国际合作促进跨文化跨国界的知识会聚与交流。大学具有不追求利润与权力的本质,因此大学必然成为国际间知识会聚与交流的最佳平台和天然中心,可以充分发挥这方面的优势。浙大在国际合作方面近年来发展很快,试图通过更充分地利用全球知识创新资源,突破源头创新的重点领域,从而提升学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从竺可桢到路甬祥
  大凡世界一流大学都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它体现了其独特的内涵和气质。所有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有历史自豪感。率先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将是那些有着长期办学历史的具有丰富精神传统的大学。
  在浙江大学,最能展示浙大历史底蕴的便是浙大前校长竺可桢,他是中国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卓有成就的教育家。竺可桢执掌浙大十三年,他对现代大学教育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念和思想,这些办学思想至今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曾经从《竺可桢全集》中摘编了50条教育名言,包括论教育目的、论办大学、论大学精神、论人才培养等等,这些思想现在看来仍然闪耀着夺目的光彩,对我们深化对教育的理解有重要的价值。浙江大学的“求是”传统可溯源于其前身——创办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自求是书院创建以来,广大师生以振兴实学、求取真知、复兴民族为己任,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优良校风和办学传统。竺可桢主持浙大后,很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且深知培养和建设一所大学良好的校风学风的重要性,他十分赞赏浙大“求是”的传统精神。“求是”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西方近代科学的真谛,要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必须把握住这个共同点。所以在竺可桢校长的积极倡导下,浙江大学于1938年正式把“求是”确定为校训。求是学风遂得以进一步发扬光大并逐步升华为“求是精神”。后来,路甬祥校长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求是精神”的内涵,他特别强调了创新对于新时期大学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求是系治学之本,创新乃科学之源”,即“求是创新”。“求是创新”赋予了求是精神以更新的时代内涵和活力,现在看来和国家民族的发展方向非常吻合。
  浙江大学的办学目标是在2017年,也就是建校120周年前后,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这个目标的实现依靠两个因素:一个是环境,另一个是自身的努力。浙江大学的国际地位正在不断提高,这与中国的飞速发展和在国际上所处的重要地位是分不开的。浙大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与长三角地区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浙大的建设和发展会借鉴国外著名大学一些好的经验,但不会完全一样,浙大走的是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浙江大学将秉承传统,求是创新,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
  自主创新也要借梯爬高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寻求跨越式发展。与国际一流大学相比,我国的高水平大学在办学理念、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学科水平、办学条件等方面仍有相当大的差距,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甚至跻身世界一流行列,必须寻求超常规的发展和跨越。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改革的精神,认真研究国外若干一流大学后来居上、超常规发展的成功经验,并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切实的发展目标,发挥后发优势,寻找赶超之路。
  观察国外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流大学,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只有发挥特长,形成特色,才能造就学校独有的核心竞争力。浙江大学的特色之一是拥有较为齐全而强大的学科门类,有利于学校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也有利于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提出的带有综合性、复杂性、关键性的问题;二是地处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浙江地区,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广阔的天地。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和资源优势,明确未来发展的独特方向,是浙江大学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
  我们考虑,像浙江大学这样以学科齐全为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要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有下面几条思路:
  第一条,坚持卓越教育,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加快教育创新步伐,建立符合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型大学的教育教学体系,按照自主化、高效化、研究化和国际化的要求,在教学理念、招生培养、专业课程、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特别是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近年来,浙江大学调整了人才培养结构,使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达到1:1.39,大力倡导研究型教学,将创新实践活动贯穿教育教学过程,实施了大学生科研训练等计划,学生创新能力不断提高,2005年我校研究生参与研究共发表SCI论文1425篇、EI论文1054篇。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已经开始成为我校学术和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第二条,坚持高水平、强辐射,在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积极为国家与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仅要面向国际学术前沿,而且要面向国家和地方的现实需求。“高水平”就是要发挥学科综合交叉优势,着力增强学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强辐射”就是学校应主动融入国家与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国家和区域发展的动力源泉。近年来,浙江大学通过学科交叉的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汇聚校内外优势学术资源,创新能力大大提升。如2005年科研经费已超过11亿元;基础研究经费规模一直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同时,浙大根据长江三角洲和浙江省的实际,积极参与研究区域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经济建设的重大项目,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促进区域发展的现代化。
  第三条,坚持开放办学,在全面加强对外合作交流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综观全球,凡是世界著名的研究型大学,必然是世界性的科学研究交流合作中心之一。在自主创新水平还不高的我国,建立开放性的国际化科技合作平台,借梯爬高,利用国外创新资源,既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优势,更是加速提高我国源头创新水平的有效途径。
  第四条,坚持人才强校,在全面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的基础上,着力加强高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要着眼于世界一流水平,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全面优化队伍结构,重点培育和引进杰出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型师资队伍。科学技术的发展靠人才,高等教育的发展,最重要的也是靠师资和人才。近年来,浙江大学的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2005年已经达到51%,目前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6名,此外,还筹集各方面资金,在校内设立了“光彪特聘(讲座)教授”、“求是特聘教授”,吸引国际著名学者来校工作。当然,我们目前的人才队伍还远远没有满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需要。我们也希望国家能加大对引进高水平人才的投入,使我国高水平大学能够尽早地走向世界,带动全国大学总体教育水平的提高。
  (作者系浙江大学校长,《光明日报》2006年3月17日)
  
  
  和谐德育论
  詹万生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下简称“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的规律性联系中研究和谐德育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及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和谐德育的现实价值
  对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
  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与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紧密联系、相互对应的。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体和主导,只有工作在各个社会岗位上的公民具备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信友爱、自主创新、保护环境的思想道德品质,才能建设具有与之对应特征的和谐社会。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市场经济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激发了人们主体意识的生成,同时诱发个人主义倾向;增强了效益观念和求实精神,同时诱发了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思想。某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某些商业活动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屡禁不止,甚至某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黑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这一切都给社会的和谐发展造成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建构和谐德育,以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为起点,推及全体公民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能够加固依法治国的内在基础,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这就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对推进素质教育的价值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建构和谐德育,就是以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通过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有序的教学过程以及优化教育教学环境等措施,使学校教育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其各要素之间协同作用,产生教育合力,从而促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全面而和谐地发展。近年来,由于我国正处在受教育人口的高峰期,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与日俱增,而我们的优质教育资源则相对不足,同时由于片面的人才观和劳动人事制度的不完善,我国学校教育出现了诸多不和谐因素,如“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能力、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等等。为了有效调节教育中的不和谐因素,除了在政策和制度上进行改革之外,还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把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和谐德育的主要功能是促进人的身体与心灵、智力与德性、知识与能力、理性与审美的和谐发展。其价值在于发挥德育的灵魂统帅作用,促进学生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审美艺术、劳动技能等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
  对发展学校德育的价值
  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校德育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例如:独生子女现象、单亲家庭现象、追星族现象、痴迷网吧现象、拇指文化现象、口袋书现象等等。面对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彼此衔接,以及学校与家庭、社会的相互配合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和谐问题。无论从大、中、小、幼德育的纵向衔接来看,还是从学校、家庭、社会的互相配合来看,一般表现为少沟通、难互动、不和谐。这种情况是制约德育工作整体效果的关键。要解决德育工作这一关键问题,就必须整体构建和谐德育体系。要遵循青少年儿童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按照系统科学的整体性、层次性、有序性、动态性、开放性原理,进行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推进大、中、小、幼德育的纵向衔接;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横向贯通,互相配合,相互补充,形成合力。从而促进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和谐德育的基本内涵
  所谓和谐德育,指的是德育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构成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和谐德育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它的内涵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民主融合的师生观:教师、学生“双主体”和谐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有效进行教育活动、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条件,而且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良好、健康的人际环境中耳濡目染,逐渐养成的。德育过程主要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元互动过程,其互动的效果决定了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水平,而师生互动的效果则是由师生关系和谐程度决定的。在德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如果能够平等相处,诚恳相待,学生人格就会得到尊重,个性潜能就能得以展示;教师的高尚道德情操、优良个性品质就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学生。
  整体优化的大德育观:学校、家庭、社会“三教”和谐
  学校德育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校园环境之间始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主体、内容、方式、方法上各有优势,只有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力量和谐一致的时候,学生的品德发展才是健康的积极的。所谓整体化的大德育观,指的是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教育力量各自的优势,使之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形成合力,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目标一致,德育理念趋同,德育过程同步,德育方法互补,德育资源共享。从而产生多渠道、多方位的和谐德育效应,使学生成为学校的好学生、家庭的好孩子、社会的好公民。
  和谐有序的德育过程观:知情意行“四环节”和谐
  和谐有序的德育过程是对受教育者传授道德知识、陶冶道德情感、培养道德意志,引导道德行为的过程。简言之,就是“知情意行”的过程。“知”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发展的基础,“情”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它又是“知、意、行”的内在动力,“意”对“知、情、行”具有促进作用,“行”以道德认知为指导,受道德情感与意志的支配,同时它又对道德认知、情感与意志起到检验作用。学校德育工作要取得实效,取决于四个环节的和谐统一的程度。和谐德育将“知、情、意、行”和谐地整合在一起,以传授道德知识作基础,涵养道德情感为关键,培养道德意志作保证,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归结,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德育实效。
  整体构建的德育体系观:横向系统“六要素”与纵向系统“六学段”和谐
  现代系统科学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所谓“整体构建德育体系观”,就是把学校德育工作的各个要素视为一个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整体。这个整体主要由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要素”构成的横向系统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职)、高职、大学“六学段”构成的纵向系统构成。就学校德育体系的横向系统而言,德育目标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价值导向系统,是其它要素发挥作用的出发点和归宿;德育内容是德育工作的媒介系统,它是其他德育要素发挥作用的凭借与依托;德育途径与方法是德育工作的时空领域与实施系统,决定了德育工作的效率与合力;德育管理与评价则是德育工作的机制保障系统。“六要素”只有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才会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中获得最佳德育效果。横向“六要素”和谐,其工作形态是全员德育、全面德育,是教育的合力;纵向“六学段”和谐,其工作形态是有机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是体现德育过程完整性和连续性的全程德育。总之,探索并构建和谐德育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现代德育科学理论和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推进教育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者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伦理学会德育研究会理事长,《光明日报》2006年3月22日)
  
  
  差异与和谐
  易小明
  和谐以差异的存在为前提,没有差异也就无所谓和谐。社会和谐是指社会系统各不同要素之间的和平友好相处。但是,由于并非所有的差异都会自然地构成和谐,因而,要把握和谐社会的本质,就必须研究各种差异的特质及其内在联系。
  首先,要把握积极差异和消极差异的特质及其内在联系。差异可分为有利于社会及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积极差异和不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消极差异。例如,按劳分配所形成的差异就是一种积极差异,它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又如,等级制度造成的差异是一种消极差异,它把人的发展空间限定在等级之中,阻碍人们能力的发挥。积极差异可以带来和谐,消极差异则往往是冲突的隐患。古代农民起义提出的“均贫富”、“等贵贱”的口号,正是对封建社会贫富不公、等级森严消极差异的强烈反抗。对积极差异的积极性也要辩证看待,积极差异的发展也应有适当的限度,即它对于形成和谐社会的差异张力,应当保持在一定“度”的范围之内,超过了一定的“度”,它就可能发生质变,积极差异就可能转化为消极差异,从而导致社会不和谐。
  其次,把握客观差异与主观差异的特质及其内在联系。构建差异基础上的和谐社会,既要研究把握差异发展的客观程度,又要考虑到人们对现实差异的主观感受力和心理承受力。从客观方面来讲,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阶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主观方面来讲,我们变革社会时又要考虑到人们对各种差异不同的心理感受倾向。一般而言,对于公正的手段产生差异,人们的心理承受力较大,对于非公正手段带来的差异,心理承受力较小,对于经济收入差异的心理承受力较大,对于政治待遇差异的心理承受力较小,对于发展性物品分配差异的心理承受力较大,对于生存性物品分配差异的心理承受力较小。同时,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不同民族、国家、地域的人,不同的现实个体,他们对各种不同差异的敏感程度、对同一差异的心理承受力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人们有关客观差异的主观感知力、心理承受力的把握,要持一种历史的、辩证的态度。
  第三,把握横向差异与纵向差异的特质及其内在联系。我们在分析社会差异时,既要看到横向比较所生成的差异,又要看到纵向比较所生成的差异,既要看到贫与富的现实差异,又要看到社会的不断进步,看到走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只见现实差异、横向比较差异,不见历史差异、纵向比较差异,或只见历史差异、纵向比较差异,不见现实差异、横向比较差异,都是片面的。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在纵向差异中、在发展过程中改善横向差异的不合理存在状态。现实社会中许多不合理的差异是导致社会不和谐的根本因素,是改革的对象。其实,社会和谐只能是发展中的相对稳定、协调,这不仅因为运动发展着的社会只能在动态中达到平衡,而且因为纵向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发展利益也有利于消解横向比较差异所形成的心理压力。我们现在出现的一些地区贫富差异扩大,但仍能保持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纵向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而相对淡化了贫富差异的横向对比强度。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贫富差异的分化是合理的。
  (《光明日报》2006年4月18日)
  
  
  全球化时代人文素质来自哪里(节选)
  乐黛云
  人文素质不同于一般所说的人的基本素质。人的基本素质如聪慧与鲁钝、敏捷与迟慢等,有的出于先天原因,有的出于家庭和社会影响,这种不同素质自然存在。人文素质与此不同,它专指古今中外人类文明所创造的一切美好事物对人的熏陶和感染,你接受它们、欣赏它们,将它们引入你的生活,融进你的言谈举止,成为你之所以是你的一部分,造就你的风格和气质。正如孟子所说:“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衎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如果你的内心是丰富而美好的,这丰富和美好就会“形于色”,使你自然显出你所特有的纯粹和光彩。具体说来,人文素质是后天的,包括人对生活的看法,人内心的道德修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行为准则,即为人处世之道。它表现于人们的言谈举止,于不知不觉之间流露于你的眼神、表情和姿态,甚至从背后看去也能充分显现。
  一些年轻人往往说,“我就是我”,“我只愿意做我自己”,但却很少问,这个“我”,这个“自己”从哪里来,是“原始即有”的吗?
  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分为“原欲、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原始即有”往往属于“原欲”,正是孟子说的那个“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中的那个非“几希”。是自己想像出来的吗?这想像也只能来自周围环境和别人的榜样!其实,我们从小到大都在不断接受人文素质的培养,在我们逐渐学会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听和读培养了我们认识世界的能力,使我们从一个自然人成长为一个文化人;说和写培养我们表达自己的能力,从一个个体的人成长为一个社会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会留下自己的烙印,而文学无疑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使人变得更好”。
  文学涉及人类的感情和心灵,较少功利打算,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中的共同话题总是十分丰富的,诸如关于“青春”、“自由”、“希望”、“记忆”以及“死亡意识”、“生态环境”、“人类末日”、“乌托邦像象”、“遁世思想”等等。不同文化体系的人们都会根据他们不同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对这些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这些回答回响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的声音,又同时受到当代人和当代语境的取舍与诠释。任何伟大的艺术作品总是体现着人类经验的某些共同方面,而使读者产生共鸣,同时又是作者本人的个人经验、个人想像与个人言说。伟大作品被创造出来,不管作者是否愿意,总是从自身文化出发,带有不可避免的自身文化的色彩;在被解读时,读者一方面带有自身的文化先见,一方面又因人们对共同经验的感知和理解而突破了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产生了新的阐释。全球化时代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应该是在这样的古今中外的坐标上来进行。具有这样的人文素质的新人不仅会大大扩展自己的兴趣和知识,多方面地培养自己的情操,而且也会对完全不同的异质文化采取一种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十分有利于化解可能的文化冲突。
  (作者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青年报》2006年4月17日)
责任编辑:
本月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