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西电记忆人物访谈百名将星西电学人校史春秋校史研究影音档案留影存照史料捐赠我要留言
流金岁月  
第五部分 中央军委工程学校时期
2015-05-07 17:47  

回顾中央军委工程学校的建立

 

□康立泽

 

  【作者简介】康立泽,1921年12月生,四川省金川县人。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三十军,同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长征时任战士、班长,以后历任参谋、股长、处政委。1949年9月调任中央军委工程学校政治部副主任,兼任干部管理处处长。1952年以后曾任第一军医大学政委、第七军医大学政委、53研究院政委兼军事医学科学院副政委、第四军医大学政委、总后勤部副政委、乌鲁木齐军区副政委等职务。曾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中央军委工程学校(也称中央军委机要通信干部学校)是在人民解放战争继续胜利进行的形势下,遵照军委1949年3月30日通令和聂荣臻副总参谋长的指示,以华北军区电讯工程专科学校为基础,加上从军委技术部(三部)、通信部、机要局及东北军区二局、华北军区二局、华东军区二局、中南军区二局选调的大批优秀干部和应聘来的专家教授组建起来的。

建立中央军委工程学校的目的和任务我们都非常明确。李涛校长兼政委不止一次地讲,建校是为了研究总结通信技术机要工作经验,加速干部培养,充实和健全统帅部的机构,以适应解放全中国的需要。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帝国主义对我们的封锁和威胁以及苏联十月革命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的历史教训,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要建设一支强大的国防军,以保卫人民革命的胜利果实和祖国的领土、主权完整。

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非常关心和重视军委工程学校的建设,亲自选任校长,指示学校工作。第四野战军入关后,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周恩来同志在北平找第四野战军副参谋长曹祥仁同志谈话,向他传达了中央军委创办军委工程学校的意图并指派他来筹建和主办。四野南下时,曹祥仁同志即留下来筹组学校,经过半年多的时间来选调干部,确定校址。1949年10月中央军委正式公布了军委工程学校的一室、四处、六个大队及干部队、政训队、研究班和22个中队的组织机构。任命曹祥仁同志为校长兼政委。当时我任学校政治处副主任。

学校选定察哈尔省省会张家口市原国民党军队的兵营为校址,经过紧张筹备,维修营房、购买营具、建立机构、调配干部、聘请老师、筹划教材和教具、选调和招收学生等等,大体就绪后,于1949年11月27日举行了全校师生员工近4000余人参加的开学典礼。典礼很隆重,毛主席、朱总司令、聂代总长等中央军委领导同志给学校题了词。当宣读题词时全场欢腾,掌声不绝,激动人心。这是中央军委领导同志对学校教职员工和学员极大的鼓舞和殷切的希望,是办好学校的指南。中央军委作战部长李涛、通信部长王诤,中央马列学院副教育长杨献珍、哲学教授艾思奇、经济学教授王学文等特意从北京赶来参加开学典礼,察哈尔省党政领导张苏省长、省军区王平司令员、孙敬文市长等也参加了开学典礼。曹祥仁校长作了开学动员报告,李涛部长代表中央军委讲了话,张苏省长代表省委、省政府在大会上讲了话。会后组织全校师生员工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纷纷表示决心,订个人学习计划和小组公约,一定要遵照中央军委领导同志的指示和校长的讲话,努力学习,改造思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决不辜负军委首长和人民的期望。

1950年2月曹祥仁同志调任我国驻保加利亚大使,3月中旬,军委作战部李涛部长的秘书给我打电话说:“李部长有事要同你谈,请即来中南海部长办公室。”随即我从张家口乘火车到北京,李部长把毛主席用铅笔写的指示交给我看,指示上写着:“曹祥仁同志调任外交大使职务后,军委机要通信干部学校的工作由李涛同志兼任。毛泽东三月×日。”看后李部长对我说:“你拿主席的指示到总干部部和总政治部去给部长和主任看看,履行个手续。”随后总干部部即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总司令朱德署名任命李涛为军委工程学校校长,总政治部以主任罗荣桓、副主任傅钟、肖华的署名任命李涛为军委工程学校政治委员。

不久校部进行调整,下面设立有相当独立性的一、二、三部。我是校政治部副主任代行主任职责,主管全校政治思想工作兼干部管理处的工作。6个大队的建制保留,下属的22个中队改为教学班,分属三个部。学校由军委直接领导,一、二、三部的业务分别由军委通信部、技术部、机要局领导。为了加强党的领导,学校建立了党团组织,建立了临时校党委,基层分别建立了党委、总支和支部。

坚强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军委工校保持和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奠定了可靠的基础,为学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卓有成效的入伍教育、适时的革命人生观和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教育、有针对性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及时的形势和政策教育、庄严的授旗典礼和入伍宣誓教育、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娱体育活动等等,在军委工程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的历史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52年初,李涛校长经过较长时间的考虑,认为解放全中国的任务尚未完成,台、澎、金、马诸岛有待解放,抗美援朝战争还在继续进行。现在学校的容量已达到饱和,仍不能满足需求,合办的学校不利于发展,又值全军整编调整院校,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精减重叠机构,有利于各部专业的发展。他向中央军委建议将一、二、三部分成三个学校分属军委通信部、技术部、机要局。1952年5月学校接到中央军委命令,将军委工程学校一部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二部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外语学院,三部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机要干部学校迁至长春。

军委工程学校从组建到撤销虽然只有短暂的3年,但是,团结争取了数千名爱国青年知识分子参加了人民解放军,培养了数千名技术人才充实了统帅部各机关,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并为举办正规的军事工程技术院校积累了经验,工作成绩是很大的

 

 下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关闭窗口
当前位置: 首页>>永不消逝的电波>>校史春秋>>流金岁月>>正文
版权所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档案馆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