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
为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从“两个结合”的高度纵深宣介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必然、优势功效,2024年6月6日,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分党校开展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专题党课,由学院院长刘伟教授主讲。学院70余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本次党课学习。本次专题党课由院团委书记李勤主持。
理解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风雨兼程七十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为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民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在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性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后,刘伟教授提出要从以下三个维度把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从历史维度把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清末以来,中国开始“走向共和”,其中一个核心议题就是“开国会”。从清末到民国,中国经历了相关的多种探索和曲折。1954年9月,千余名人大代表肩负亿万华夏儿女的热切盼望,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奠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事业发展历程来看,人民代表大会可追溯到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从江西瑞金,到延安参议会,到政治协商会议再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和政治民主,包括推动男女权利平等、团结各民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等方方面面。
(二)从理论维度把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涉及到政体理论、人民主权理论、代表理论、“议行合一”理论、共和主义理论等。全国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来自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各阶层,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每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依法履职、齐聚一堂,共商国家发展大计、共议民生热点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当面倾听意见建议,让人民的所思所盼融入国家发展顶层设计。
(三)从实践维度把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人都生活在人大制度中”,需要从政治与治理意义上进行考量。从制定宪法和修改宪法时的全民大讨论,到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人们纷纷建言献策;从各种形式的基层群众自治,到普通百姓对人大立法、监督等方面工作的深度参与;从人大工作本身的完善和发展,到人大参与国家治理和地方治理……正是基于党的强有力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能不断发展完善,始终充满生机活力。这同时也诠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让人民始终在场”的深远意义。
在进行完以上三个方面的阐述后,刘伟教授结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结构、功能和运行特征,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为大家作了进一步讲解。同学们积极思考人大制度体系本身如何完善、人大与“一府一委两院”的关系是什么、人大制度与西方代议制有什么不同等问题,更加明确了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光辉历程、实践经验和优势功效,讲好中国人大故事、中国民主故事、中国法治故事,让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