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深化可以扩大中小企业融资途径,提高资本在各个部门之间分配的效率,使得中小企业更好地采取新技术,有助于建立新场地、研发新产品和提供新的服务,并促进创新和技术转移(阿贾·乔普拉等,2015)。也就是说,上述融资约束效应不但能够通过降低融资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性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还能够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增强,进而提升技术水平。
内生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现有文献表明,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够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Romer(1990)、Grossman和Helpman(1991)等以研发为基础的内生增长模型,通过将技术进步内生化,强调技术进步是经济长期增长的渊源,并为此引进了单独的研发部门,生产技术知识来促进技术进步。涂正革、肖耿 (2005)发现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原因在于前沿技术进步。吴延兵(2006)基于中国制造业数据研究了R&D投入对生产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研发对生产率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周亚虹(2012)基于Cobb-Douglas生产函数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企业通过产品和技术革新等创新活动,提高了产出水平。李晓钟等(2014)研究发现,资本、技术的引进是促进电子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因素。
卡萝塔•佩蕾丝在《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一书中对技术创新和金融资本的基本范式做出了描述,她认为新技术早期的爆炸性增长会引起经济的强烈震荡,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资本家迅速投资于新技术领域,从而产生金融资本和技术创新的高度耦合,推动技术创新的繁荣和金融资产的几何级数增长(Carlota Perez,2007)。所以,科技与金融融合在本质上可以看作是一种技术—经济范式,技术革命是新经济模式的引擎,金融是新经济模式的燃料,二者合起来就是新经济模式的动力所在(房汉廷,2010)。金融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也是孕育创新的血脉,金融政策的完善、项目的实施以及平台的搭建能够激活企业的科技创新要素,促进创新要素集聚,优化要素配置,最大程度的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优势。在科技与金融融合试点城市建设中,政府通过建立和完善科技保险保费补助机制,对企业自主创新的首台(套)产品的推广应用进行扶持,同时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和创业投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创新力度。另外,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的建立能够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加快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加快技术进步步伐,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在技术进步效应的驱动下,科技与金融融合城市建设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全要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