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区域公用品牌高峰论坛在我院举行。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调研员余祥华、随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易晓亮参加论坛并讲话,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程虹教授现场发布《2022-2023年度“随州香菇”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报告》,十堰、鹤峰、随州等地产业发展相关单位负责人和企业负责人现场分享各地区区域公用品牌打造经验。我院副院长王建主持论坛。
易晓亮介绍,随州是现代香菇产业起源地。早在1978年,华中农业大学杨新美教授在随县三里岗镇试种椴木香菇获得成功,开启了我国“菌丝”种植香菇新时代。目前随州香菇产业从业人员超过30 万人,年种植香菇规模超过3亿袋,全产业链产值超过300亿元。随州坚持走香菇制品精深加工路线,2022年随州香菇及其制品出口额达到10.1亿美元,连续20年位居湖北首位。
在2022-2023年度“随州香菇”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发布环节,程虹教授指出,随州市是我国年种植量3亿袋规模以上的四大香菇主要产区之一,随州香菇标准化生产基地数量和干鲜香菇出口高居全国首位,拥有底蕴雄厚的第一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的第二产业和发展势头领先的第三产业,并宣布“2022-2023年度“随州香菇”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为110.85亿元。
本次品牌价值发布是依据我院成熟的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价模型,对2022-2023年度“随州香菇”从产品品质价值、创新价值、市场价值、产业价值、民生价值、生态价值和治理机制等七个维度进行指标评估的结果。“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随州香菇”之所以成为全国食用菌产业的价值第一,是因为“随州香菇”区域公用品牌用规模化出口的“交易”支撑了品牌价值,采用“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高效发展模式,优质菇率长期高居全国同行业榜首,并且拥有极具创新性的深度加工的产品优势,同时采用循环利用的生态种植模式,加上政府以公共财政为核心的品牌治理创新。”程虹教授说。
就“随州香菇”未来的优化建议,程虹教授提出五大建议,分别是创新更高价值的产品系统能力、优化更高附加值的香菇种植结构、加快建设全国性交易中心、尽快推动香菇主题的农旅文场景打造、形成以大企业为带动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市场主体生态群等。
据悉,从去年11月开始,程虹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对“随州香菇”2022-2023年度的发展进行实地调研,对随州市主管香菇产业发展的政府部门、市食用菌协会、产业链各龙头企业等共17个市直部门和产业组织展开座谈及现场调研访谈,共收集了40余份、累计超过20万字的数据和分析资料,为该年度的品牌价值评价和品牌发展研究积累了翔实的第一手信息。
随后,十堰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曹峻就“武当山茶”区域公用品牌的经验与做法;鹤峰县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敏就“鹤峰葛仙米”区域公用品牌的经验与做法;品源(随州)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涛就“菇的辣克”产品打造的方法与成效进行了主题分享;最后,武汉餐饮协会会长刘国梁做了“餐饮终端对原产地和区域公用品牌原材料的需求”的主题演讲。
近年来,我院从真实社会现象出发,关注到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发展,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是区域公用品牌的打造。围绕这一研究,我院承接了以湖北省为主的全国各地的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课题研究和项目,立足当地资源优势,促进农民增收、市场主体做优、政府做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