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中国质量报】程虹:以人为本是《纲要》的核心
发布时间:2012-02-17     字号: [小] [中] [大]

      中国质量报报讯(记者  张华  通讯员 江华丽 )时隔16年,国务院再次颁发我国质量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在理论上有哪些突破和创新?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将起到什么作用?其核心是什么?带着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记者采访了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纲要》专家组成员程虹。
      “《纲要》通篇贯穿了科学发展观,闪耀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光芒,这也是《纲要》的核心所在。”2月12日,在武大质量院学术厅,捧着还散发着油墨芬芳的《纲要》,程虹满脸兴奋地对记者说。
      作为我国宏观质量管理理论研究的开创者,程虹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了《纲要》的起草,因此,对《纲要》的精髓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他说:“纵观14000余字的《纲要》,无论是指导思想、主体内容、发展目标,还是体制机制,都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贯穿始终,这既是质量发展理论的一次创新,更是一次历史性的跨越。”
      自《质量振兴纲要》1996年颁布以来,我国总体质量水平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质量发展的基础还很薄弱,质量水平的提高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和数量,忽视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生产经营者质量诚信缺失,肆意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破坏市场秩序和社会公正,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损害了国家的信誉和形象。尤其是新世纪的第二个10年,经济全球化加速,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坚实的质量基础,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有了更高的要求,建设质量强国,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
      在这一特定背景下,《纲要》首先在指导思想上把“以人为本”置于“24字工作方针”之首,作为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予以确立,提出“质量发展必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对此,程虹说:“质量,说到底是一个民生问题,服务于百姓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幸福感的增强。从《质量振兴纲要》到《质量发展纲要》的10多年间,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物质短缺到产品相对过剩,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中华民族基本走上伟大复兴之路,国家的发展战略需要调整,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转变,广大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的需求有了新的期待,这就是对质量的期待,对质量发展的期待。《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正是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期待,顺应了改革开放的大潮,正是抓住了质量之魂。”
      程虹认为,《纲要》通篇突出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这两大主体内容,并为此确定了阶段目标、构建了指标体系、出台了政策措施、明确了责任主体。“这一切无不集中体现和包含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程虹告诉记者,安全是质量的基础和底线,质量发展是建立在安全基础上的发展。质量发展不仅仅是产品质量的提高,还包括法治环境、质量文化、诚信体系等软实力的提升和进步。《纲要》在规划软、硬发展目标上,通过先进质量理论的运用,提出了不少创新论断和理念。如在工作方针上,把安全为先作为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强调科学处置质量安全事件,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在制定质量发展指标上,将顾客满意度作为硬指标予以量化;在发展目标上,提出质量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论断;在强化责任上,第一次明确企业质量主体责任,要求实施质量安全“一票否决”。“这些新的论断和理念,是从站在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高度提出的,因此,《纲要》将支撑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纲要》的亮点之一就是,提出通过建立、完善、创新质量工作、质量评价、质量准入退出、质量发展激励、品牌培育激励和质量安全多元救济6大机制来构建创新质量发展机制。在程虹看来,这6大机制组合构成了目前我国最科学的质量发展机制,它是以人为本核心思想在制度层面的反映。其创新和突破主要表现为紧抓了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这3个关键主体,建立了一套职责明晰的质量安全责任体系。他说:“质量从根本上说是一个经济现象。《纲要》突出企业的质量主体作用,把政府主体准确定位为质量监管,突出政府对质量公共性和安全性的监督和管理作用,提出要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自律作用,创新社会管理,这本身就是‘促进质量发展,也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这条工作方针的具体体现,说明我国政府对质量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同时,建立质量安全多元救济机制,也是《纲要》的一个创新举措。程虹说:“这个机制是从不同的侧面,即降低质量安全风险的角度,来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对以人为本核心思想的丰富和完善。”
      《纲要》已颁布,关键在落实。程虹反复强调:“只要坚持一手抓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市场主体作用;一手抓政府质量公共体系的投入和建设,建立国家质量公共服务体系,《纲要》描绘的蓝图就一定能实现。”

 

    专家简历:

      程虹,男,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并获评2009至2010年度全国质量工作先进个人标兵,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专家组成员。
      程虹教授参与创建了国家质检总局和武汉大学共建的、设在我国知名大学中的首个质量研究和教学的实体性机构——“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并出任该院的首任院长。他开创了我国“宏观质量管理”的学科领域,出版了在该领域的第一部学术专著《宏观质量管理》,建构了政府对质量进行宏观管理的理论体系,提出了质量安全的理论假设,设计了质量要素与经济发展的关联评价分析模型。
      程虹教授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我国质量安全评价与网络预警方法研究”项目的首席专家;承担的国家火炬计划、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质量安全预警网络信息平台”,创新性的提出了通过对互联网信息的监测,实现质量安全预警的科学方法,并开发了首个基于质量安全中文语义库的产业化网络应用平台。
      程虹教授担任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质量监管技术及安全风险信息系统支撑研究”项目组组长;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宏观质量统计与分析”项目技术组组长;“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于风险的特种设备事故预防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专家组成员;科技部、国家认监委“中国检测机构科学发展战略研究”项目负责人。
      程虹教授是广东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主讲专家;湖北省、浙江省、福建省、广西、内蒙、新疆等多个省、市、自治区“质量强(兴)省”政府领导专题学习主讲专家;所开办的“宏观质量管理高级研修班”,已成为培养国内高级宏观质量管理人才的知名品牌;创办了我国在硕士层面设立的质量工程方向研究生专业学位,并将招收我国首届宏观质量管理方向的博士研究生。
      程虹教授还兼任过青岛啤酒高级顾问、证券之星董事等企业高级职位,特别注重官产学研用的结合,其科研的主要特点,是将理论的原创性与实践的应用性有机结合:主持的教育部重大项目“我国企业信息竞争能力研究与评估”,开创性的建立了我国企业的“信息竞争能力模型”,成果在青岛啤酒、蒙牛集团等中国知名企业得到成功应用;主持的“区域信息化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的“名牌顾客满意度(CSI)测评”项目,所开发的“名牌关键影响变量因子和模型”,广泛的应用于我国知名企业的顾客满意度评价。


      原载2月17日《中国质量报》1版
      http://www.cqn.com.cn/news/zgzlb/diyi/532836.html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概仅范围内使用,并主明“来源:武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63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