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产大型客机C919看中国制造2025
发布时间:2015-11-17     字号: [小] [中] [大]
    11月初,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在中国商飞公司新建成的总装制造中心浦东基地厂房内正式下线。总装下线的C919是我国第一架自主研制组装完成的大型客机,因此它在正式下线前就早已跃升为网络上的超级“红人”。点赞的、质疑的,从来没有停止过,一串串问题时不时从网上冒出来,其中有三个问题特别受人关注:大型客机是中国制造还是中国组装?老百姓何时坐上大型客机?坐国产大型客机安全吗?在这里,我们就第一个问题进行一些简单的讨论。
    C919大型客机自研制以来就一直宣称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制造”,但是网友质疑仍不断出现:发动机、航电核心处理系统、部分材料都得靠老外提供产品或技术,凭什么说是“中国制造”?
    这些质疑不无道理,但是判断一架飞机是本国制造还是组装,一般看三个标准:一,整机的产权归谁?二,研制整机的核心团队是谁?三,整机研制的关键环节掌握在谁的手里?
    中国商飞公司董事长金壮龙宣称,C919整机的产权属于中国商飞所有,研制的整个过程是以中国商飞公司的团队为核心的,飞机的设计、总装、试飞、销售等关键环节都掌握在中国商飞手里。中国商飞在选择用哪款发动机、哪个航电核心处理系统、哪些材料等方面具有决定权。“中国设计、系统集成、全球招标,逐步提升国产化”,中国商飞公司这一研制飞机的思路,清晰地表明了C919大型客机确确实实是“中国制造”而非“中国组装”。
    其实,在制造过程中,外国企业提供零部件或技术,这在全球航空制造业中是常见的事。像波音、空客这样的航空制造业巨头,在研制飞机时也在很多关键零部件上使用国外的产品,如在复合材料方面大量使用日本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中国商飞公司用“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制造C919大型客机,在坚持中国制造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聚全球之智”,提高了国产飞机的性能。
    中国大型企业应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中国制造2025,必须坚持自主发展,开放合作。在关系国计民生和产业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领域,着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完善产业链条, 形成自主发展能力。继续扩大开放,积极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加强产业全球布局和国际交流合作,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提升制造业开放发展水平。航空装备作为中国制造强国之路涉及的十大领域之一,加快各类型飞机研制,鼓励国际合作研制,推进产业化。突破发动机等核心技术的壁垒,开发先进机载设备及系统,形成自主完整的航空产业链,建立自主发展工业体系。
    当前经济,不论企业大小,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没有创新,仅靠低价和仿制,企业没有前途,产业不会发展。要整合先进科学技术资源,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帮助企业掌握行业主导产品的关键技术或核心技术,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通过创新驱动来增强其国际竞争实力。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63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