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银行信贷中的所有制偏好问题
发布时间:2016-11-08     字号: [小] [中] [大]

    长久以来,在中国的信贷市场中,银行的所有制偏好是一个很多人关注的问题。公有产权银行在我国仍然占支配地位,尽管近年来银行体系的商业化改造有很大的进展,但由于存在所有制偏好,银行仍然更倾向于贷款给公有产权企业,而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想要获取公有产权银行的贷款仍然较难。

    银行更偏好于贷款给公有产权企业的原因可能有如下三点:

    第一,公有产权企业的履约成本更低。“政治关系”是一种重要的声誉机制,国有企业因为拥有更多正式的政治关系(Tsang ,1998), 在其陷入财务困境时更容易获得政府的救济(孙铮等,2005), 即政府的干预大大降低了公有企业债务契约的履约成本;当信贷资金的发放和偿还主要由政府拍板时, 银行也就没有必要提高他们的职业审慎和评估技术。

    第二,公有产权银行的信贷决策受到政府干预的影响。在公有产权的背景下, 银行的决策常常受到政府干预, 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主要是通过指导和干预国有企业实现的, 这样, 为了实现其政治和社会目标, 承担了过多的政策性负担的国有企业自然也得到了额外的政策扶持, 给予国有企业更便利、成本更低廉的资金就是其中之一。当银行为国家控制时, 具有政治关系的国有企业更普遍得到银行信贷资金(La Porta et al .,2002),国有企业存在普遍的预算软约束现象(林毅夫、李志, 2005)。由此, 我们可以预见,在信息成本的约束以及预算软约束影响下,银行对国有企业的贷款更加宽松, 而且越可能给予国有企业期限较长的贷款。

    第三,公有产权企业往往“资历”较老与银行相互熟悉,其信用评估所需成本较低。产品市场、要素市场等市场中国有企业拥有更多的“优待”,经营风险相对较低(Loury , 1998)。此外,国有企业一般拥有较长的经营历史, 并且与银行保持较长的交易关系, 使得对其资质进行评价所需花费的信息成本大大降低。

    银行所有制偏好已经是一个现实存在的现象,而在其中受到优待的公有产权企业却并未真正从中受益。受溺爱的孩子往往无法成才,长期受银行有待的国有企业亦是如此。受宽松的银行信贷环境的影响,国有企业往往会出现过度投资,人力资本错配和创新投入不足等现象,以上影响都降低了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不利于国有企业的长期发展。

    银行的所有制偏好不仅不利于公有产权企业的长期发展,更扭曲了整个信贷市场的资源配置。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具有更低的效率和效益, 而信贷资金过多地投放给国有企业意味着资金配置低效率(方国雄,2007)。要解决由银行信贷所有制偏好所带来的效率问题,需要进一步推动银行股份制改革,同时加速推出政府在信贷市场的干预。



参考文献

    1、方军雄. 所有制、制度环境与信贷资金配置[J]. 经济研究, 2007(12):82-92.

    2、孙铮, 刘凤委, 李增泉. 市场化程度、政府干预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经济研究, 2005(5):52-63.

    3、Porta R L, Lopez-De-Silanes F, Shleifer A. Government Ownership of Banks[J]. Journal of Finance, 2002, 57(1):265–301.

    4、Tsang E W K. Can guanxi be a source of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for doing business in China?[J].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1998, 12(2):64-73.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630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