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量文献已经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人格特质进行了研究,但经济学家最近开始研究人格特质在经济学中的作用。在人格特征对经济行为的实证研究方面,教育、工作表现、健康、生活满意度、金融投资、消费等多个角度都有涉及。人格特质将影响人的储蓄行为,拥有乐观积极人格特质的个体和家庭更有可能进行储蓄(Lusardi, 1998; Guariglia, 2001)。负债程度同样和人格特质相关,一般而言,风险偏好者会倾向于更高的负债,拥有乐观积极人格特质的人更有可能承担未知的负债。(Brown 等,2005,2008,2013)。人格特质还将影响家庭股票投资行为,它和家庭财务状况有明显的相关性(Brown和Taylor,2014; Li和Zhang, 2015; Conlin,2015)。
现有的研究主要分为三类:(1)人格特质、创新行为和知识管理。Lee 和 Lin(1998)发现拥有积极人格特质(例如外倾性和宜人性)的人将更愿意分享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因此能促进个人以及组织的创新行为。此外,开放性使他们更易于掌握外界知识并形成他们独特的知识,对组织创新行为同样有正向的影响。Sung 和 Choi(2009) 指出,外向性和开放性对企业经营绩效有重要的影响,因为这更有助于他们吸收和转化知识并提升其创新能力。Kaohsiung(2011)在台湾生物技术公司发放了550份问卷(回收率95.27%)。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表明通过知识管理的中介作用,人格特质对企业的创新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具体而言,尽责性、开放性、外向性和情绪稳定性将对企业的创新行为有积极的影响。但是,如果排除了知识管理的中介作用,影响不再显著。(2)人格特质、创新行为和学习动机。Major等(2006)运用在线调查对金融服务公司的183名员工进行了调查。他的结构方程模型表明,主动性、开放性、外倾性和尽责性对学习动机有正向影响。而学习动机对企业的发展行为同样具有正向影响。(3)企业家或者工程师的人格特质对创新的影响。Gelade (2002)研究表明普遍性创新和企业家的某些人格特质(外倾性和开放性)存在正向相关,但和另外的人格特质(尽责性和神经质)却存在负相关。Zhao和 Seibert (2006)的研究分析了企业家和管理者人人格特质上的区别,结果表明企业家在尽责性和开放性的得分更高,而在神经质和一致性的得分更低。在宜人性上,二者得分没有明显的差异。Marcati(2008)的研究表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他们的人格特质密切相关。不论是普遍性创新还是具体创新,拥有不同性格特质的企业家表现出了不同的创新倾向。Williamson 等 (2013)将工程师视为更具有创新性的人,他们研究了4876名工程师和75892名非工程师的人格特质。结果发现工程师拥有更高的坚韧性和内在动机。
大五人格分类法是目前普遍被接受和应用的人格分类法。Costa McCrae 1992 在文献中对大五人格的五个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他提出,大五人格是适用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但是其对于异质性的分类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与改进的空间。有学者认为在大五人格基础上应增加更多因素以来更好的解释现实中各类经济行为与表现,有的学者认为大五人格与经济行为的关联欠缺针对性,一些具体的职位分类与大五人格的结合对经济行为的解释效果会更为准确和可靠(Barrick Mount,1991)。Caliendo et al2014利用德国社经调查数据,考察了大五人格与其他更具体的人格特质异质性,考察其对于个人创业的影响。
从人格特制的内涵看,它会通过个体的选择偏好来影响劳动者在工作中的表现。Heckman(2011)指出,人格特质是影响个体决策的重要因素,会通过偏好会影响个体经济行为的选择。个体在经济学行为决策中,会受到人格特征、认知能力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人格特质会通过约束、偏好、和预期的影响从而影响个体的经济行为与表现(Almlund et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