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日报】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人
发布时间:2018-01-20     字号: [小] [中] [大]

    2018年1月17日,《第一财经日报》“虹观质量”专栏发表了我院程虹教授的专家视点《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人》。现将全文内容转载如下:


    2018年可谓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元年。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因而,高质量发展如何开好局,不仅对2018年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我国经济真正转向新的发展阶段具有奠基意义。

    当然,转向高质量发展,需要形成创新的发展动能、优化经济结构、企业的转型升级、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推进政府职能的改革等。然而,这些工作内容的实施,更加需要人的推动,只有具备高质量发展能力的人,才能推动高质量的发展。

    实际上,我国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方式,使得无论是企业家群体,还是政府官员群体,以及包括高专业技术人员在内的劳动力群体,他们都更加熟悉高速度的技能,而对如何推进高质量发展,还缺乏相应的能力储备。

    因而,2018年最为关键的,就是要让以上三类与高质量发展相关的人群,开始学习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知识,并真正掌握相应的能力,这样才能使高质量发展开好局。

    那么,他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提升各自的高质量发展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对企业家人群而言,最核心的高质量发展能力,就是掌握用创新推进企业发展的方法。也就是说,企业家要真正地转变发展方式,以独创性的产品和服务创造需求,实现企业基于自身核心能力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企业要学会管理创新型的人力资源,真正将人力资本当作企业发展最大的红利;为高技能人才提供具有激励的制度环境,大规模投资员工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将企业投入的重点转向技术创新领域,建立专业的研发部门,提高研发投入的强度,形成知识产权的价值最大化。

    对于企业家而言,要真正掌握以上能力,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方法,依靠智慧和数据分析来进行决策。可以说,我国经济能否真正转向高质量发展,最大的约束条件就是企业家精神的转型升级。只有牢牢把握企业家这一关键群体,才能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

    对政府官员人群而言,最核心的高质量发展能力,就是掌握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方法。

    高质量发展与高速度发展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前者更需要让市场来配置资源,通过全要素生产率,而不是大规模投资来驱动发展。因而,通过改革来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成为了政府官员最主要的任务。具体来说,就是要改变发展理念,加快形成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而不是一味地靠投资拉动;要将经济发展的着力点转向人力资本投入,大规模地增加教育、健康和文化的财政支出比例,用软投入的增加推动新动能的形成。

    因此,政府官员的高质量发展能力,就是要转变政府职能,真正地尊重市场和敬畏市场,要着力于体制机制的设计与实施;要让制度来激活市场主体的活力,让制度来约束市场的风险,加快形成市场的激励约束机制;特别要加大要素市场改革的力度,以更好的市场竞争政策和环境来引导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益和效率。当然,要实现以上任务,还需要加快政府官员晋升和政绩评价标准的改革,真正地让高质量发展的指标成为官员行为的指南。

    对劳动力人群而言,最核心的高质量发展能力,就是掌握不断提高技能的创造性学习方法。我国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要从依赖劳动力红利的发展模式,转向依赖人力资本质量的发展模式。而要实现这一转变,关键在于劳动者学习能力的塑造。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是要实现创新驱动,而创新完全依赖于人的创造力,这一创造力主要取决于人的学习能力。

    实际上,劳动力学习能力的重要来源就是“干中学”,也就是通过团队的合作与知识交流来推动技能的提升,特别是掌握更多的隐性知识。随着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普及应用,尤其是“机器换人”速度的加快,劳动力人群应进一步加大对新技能学习的投资,而专业技术人员作为高技能劳动力,也同样需要通过终身学习来实现技能的创新提高。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2018年作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元年,最关键的就是要打好推动高质量的基础。这一基础实际上就是,人的高质量发展能力的学习和形成。我们相信,有了这一最重要的人力资本的形成,就一定可以推动我国经济加快转向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宏观质量管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原文链接:http://www.yicai.com/news/5392581.html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概仅范围内使用,并主明“来源:武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63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