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9日《第一财经日报》“虹观质量”专栏刊发程虹教授文章《使用国际标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劳动力短缺且成本不断上涨、资源环境约束增加、经济增长传统动力减弱,这些是我国经济当前发展面临的现状。无论是单个企业,还是整个宏观经济,都亟须找到一个能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来实现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而这个新动力,就是中国经济新指标——全要素生产率。
什么是全要素生产率?它是在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额外的生产效率。讲得更通俗一点就是,企业在保持资本、劳动力都不变的情况下,通过重视技术、管理、人力资本或质量,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增10%的产出,而这10%,就是全要素生产率。
对于如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目前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其实,从宏观层面来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就是要提高资源配置水平,比如,将劳动力从全要素生产率较低的农业部门,转移到全要素生产率较高的非农部门。现今大多数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初期就是以这种方式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我国过去30多年的发展路径也同样如此。但如今这种方式随着我国原有丰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减少,其所能带来的边际效率正逐步递减。
既然宏观层面的方法已经不再适用,很多人就将目光投向了微观层面去寻求解决办法。
微观层面,说直白一点,就是企业层面。在这个层面,我们可以尝试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加大研发投入、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或者改善管理、提高整体效率,抑或是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等。我们说,技术、管理、人力资本等这些无形要素,其作用如果发挥得当,都可以成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好方法。但问题是,每个企业到底应该选择哪种最合适、最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要素,并充分发挥这些要素的作用来提质增效呢?而政府又依据哪种标准,制定什么样的政策来助推企业发展?这是我们必须解答的关键问题。
基于这一问题,我和我的团队成员通过“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数据的研究分析,得出了一个基本结论,并形成了一篇题为《使用国际标准能够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吗》的论文。
通过对CEES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使用国际标准对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着显著的正向因果效应。在拥有类似的资本、劳动力投入情形下,那些使用国际标准的企业,比未使用国际标准的企业,其全要素生产率高出13.7%至22.4%。
很多人将使用国际标准简单等同于企业向标准化组织购买一项或多项标准文本,抑或是通过支付一定费用来获得标准认证,这种理解是片面而且非常有害的。我们说,使用国际标准,绝不是简单地等同于“拿来主义”,而是要求企业通过改进生产技术、加强内部管理等方式,来达到和满足该项国际标准,甚至在引进执行国际标准的同时,改善了企业引进人才的偏好和政策。
比如,使用国际标准的企业,更愿意雇用英语能力更高,或是在外资企业且使用国际标准经验的人才。如此一来,企业通过使用国际标准,获得了技术、管理,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本方面的要素结构优化,并进而在此基础上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无论是使用标准还是标准认证,都是一种面向企业的服务。要让这种生产服务业得到蓬勃发展,作为政府而言,我们就应该鼓励行业竞争,即鼓励标准服务的市场化;建立通过使用国际标准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政策体系,鼓励企业在生产中使用国际标准,并对重点行业使用国际标准并获得认证的企业予以奖励;培育发展我国的标准化服务机构,提供面向企业的标准公共服务,比如设立面向企业的国际标准查询、翻译和咨询服务平台等;推动我国与主要贸易国进行标准互认,减少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的标准壁垒;要鼓励企业将那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尽快转换为国际标准。
实际上,我国前几年已经开始了政府所属认证机构的市场化改革,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接下来我们还应该继续深化这类机构的市场化转型,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准认证组织,推动我国标准化服务的出口,增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
(作者系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
编辑:黄宾
原文地址:http://www.yicai.com/news/5242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