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联:逢山开路的3C融合梦
发布时间:2014-12-31     字号: [小] [中] [大]

    今天是2014年的最后一天。
    这距离凯文•凯利在《失控》一书中预言“物联网”,已经过去了整整20年。对于不从事相关工作的人而言,可能会将预言的实现当作人类社会进步中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同时,也有很多人为这些预言实现背后的普及应用做出艰辛的努力。闪联正是其中一员。
    闪联全称闪联信息产业联盟,是致力于实现各种3C(computer, consumer electronics & communication devices)设备智能互联、资源共享和协同的质量技术机构。闪联的前身——联想研究院的关联应用实验室,可以说是物联网在中国的应用中较早的探索者。在2002年12月,在联想技术创新大会上,联想首次提出了“关联应用”的概念,并展示了实现家电、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之间进行关联,和实时信息流通的产品。联想本抱着凭借在“关联应用”这一前瞻性的领域的探索,实现从PC制造商向全面IT服务运营商的转变。
    在产品向市场的推广时发现,要实现不同设备间畅通无阻的关联,仅凭联想一家的力量,是难以“一统天下”的。消费者不可能为了实现自己手机、电脑、家电等3C产品的互联,将所有产品更新为联想的产品。而不同厂商间实现互联互通的内嵌协议栈不同,导致即使购买了部分可关联的产品,彼此间也难以兼容。而要实现彼此间的兼容,最需要的就是互联互通的标准。
    虽然实现3C融合的理念设想很好,也有实现这一理念的技术,但还缺少行业公认的应用推广平台。被此深深困扰的联想总裁杨元庆,在人民大会堂与TCL、康佳、海信、创维、长虹等行业大佬们共同参加的一次会议上交流了此事。这几家行业巨头企业代表当时达成一致,要一起来推动3C融合在中国的应用。并于2003年,就成立了由联想、TCL、康佳、海信、创维、长虹、长城、中和威等八家企业所组成的闪联产业联盟(当时成立的是制定推广3C融合标准的标准化工作小组,其法人实体是于2005年正式成立)。
    实际上,成立这样的组织并不意味着中国市场上的计算机、电子消费品和通讯设备就此实现了互联互通。尤其是在国内类似的一些联盟,往往容易形成发起的龙头企业一家或几家独大的情况,导致联盟往往制定一两项标准后,就不了了之。虽然闪联的相关技术、人员很多都直接来自联想的关联实验室,但是如果按照一家独大的做法,无法说服行业内其他企业加入联盟,乃至生产嵌入闪联标准的产品。与之相反,国外联盟普遍采用的较为松散的组织结构,自各企业技术专家仅在商议标准制修订时才聚集在一起,然而这种在联盟层面能实现公平公开透明的模式往往又难以在中国推行。鉴于此,闪联选择了一种介于这两种模式之间的模式。一方面,闪联的核心成员具有在联盟内平等的议事、投票权,避免联盟决定仅为某个或某几个企业利益服务。另一方面, 保持联盟的非盈利性质,拥有独立于任何企业之外的运行机构和全职人员。正是这样的定位,闪联吸引了226家会员,其中中国会员企业覆盖了国内电视机市场84.3%、白色家电市场50%、计算机市场43%和手机市场46%的份额,总体产值规模超过1.5万亿元。此外,闪联还有37家的国外会员企业,包括三星、松下、LG、飞利浦、意法半导体等知名企业。
    正因为组织本身的公正公开透明的特点,闪联所制定和应用推广的闪联标准同样也有兼容性强的特点。实际上,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欧洲、美国、日本先后提出了近10个3C融合标准,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Intel、索尼公司建立的“数字生活网络联盟”(DLNA)的标准。这些联盟企业所占有的国际市场份额庞大,因此在国际3C融合领域有非常有分量的话语权。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要形成3C融合的国际标准,闪联远不如这些国际联盟有优势。但由于闪联所提案的标准,比这些国际联盟所提案的标准更具有兼容性,如闪联设备同样能与DLNA设备有效沟通。因此2010年2月,闪联提案的IGRS 1.0系列标准由ISO中央秘书处正式发布,成为全球3C融合领域的第一个国际标准。2012年3月,IGRS 1.0全部7项标准成为中国3C融合领域首个完整ISO国际标准体系。2013年10月,IGRS 2.0系列标准通过ISO NWIP投票正式立项。2014年9月,闪联《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第7部分 远程访问 系统架构》通过ISO/IEC JTC1的成员国投票,由ISO/IEC正式发布。
    对于推动中国3C融合的步伐,闪联以及这一行业的企业还有很多事要做。但总结这十几年闪联逢山开路的过程,可以发现很多可复制的经验:市场本身就有发现新趋势的功能,正如闪联的发起者联想敏锐地发现3C融合这一领域一样。但单个市场主体是不能实现对这一新兴领域的秩序供给的,需要的是如闪联这样的定位组织,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协调不同企业,创造多方共赢的市场经济秩序。闪联正是在投石问路中,摸索形成现在的发展模式,也正是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一步步向中国3C融合普遍应用的梦想靠近。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63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