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及地方政府想方设法为企业创造了各种形式的高额补贴,那么企业又是怎样回应的呢?当然不能清高到不闻不问,事实上,企业想尽一切办法来获取政府各种形式的补贴,哪怕不是那么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有时也会没有关系创造关系的去申请。多数时候,企业会主动创造与发放补贴的相关政府部门的联系,既可以通过正式的、官方渠道来建立,比如说利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身份,或是通过担任各个层级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所建立起来的政治关系,也可以通过非正式的渠道来建立,比如说寻租。应当说,即使对于正式渠道而言,寻租也是一个决定能否获得补贴的不可或缺的过程。
近些年来,随着政府补贴的规模逐年快速上升,申请补贴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存在众多规模、大小不一,专业化分工合作的补贴申请中介机构。一旦某个企业提出申请某项补贴的需求,这些公司能够快速的为企业完成相应的申请表格、可行性报告,其他需要的一切辅助支撑性材料,以及关键的寻租环节。甚至直到最终已经获得了那项补贴,这个企业自身也说不清楚符合了哪些具体的申报条件,而这些专业机构也并不明白企业的核心优势、值得被补贴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对于这双方而言,只是获得了一笔可观的政府转移支付,以及按比例的分成而已,没有人会关心这笔钱是否产生了政府曾经预期的经济或社会效益。
更为恶劣的是,还有不少行业的企业编造虚假的信息来获取政府的巨额补贴。比如说在2013年被查处的家电行业“骗补”案,在5044个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等节能环保类审计项目中,2011年到2012年期间共有348个项目单位挤占挪用、虚报冒领资金16.17亿元,其中不乏多家这个行业市场占有率排名前10的知名企业,违规获得的补贴多在千万元以上。还有2016年曝光的汽车行业盛行的骗取新能源补贴的现象,5家知名汽车企业通过编造虚假材料采购、车辆生产销售等原始凭证和记录,上传虚假合格证,违规办理机动车行驶证的方式,虚构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业务,虚假申报销售新能源汽车的数量,平均骗取的补贴都达到了上亿元。虽然政府通过查处给予了这些企业一定的处罚,但这一处罚与企业通过补贴所获得的经济利益相比,就显得无足轻重了,并不能有效的阻止企业在未来又产生骗补的念头。有一点可以非常明确的是,政府在设定补贴目标与补贴项目的同时,就扭曲了企业对成本收益权衡的预期,而在后期补贴行为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又进一步的扭曲了企业的资源配置行为。这样的方式并不能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创新与发展,反而会导致企业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非生产性的活动中,最终阻碍绩效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