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19-06-05     字号: [小] [中] [大]

  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以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接口,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服务于国务院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深化大湾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瞄准国际先进标准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促进产业优势互补、紧密协作、联动发展,培育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

  促进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要是有以下三个路径提升方向,一是,增强湾区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即提质增效;二是,调整湾区制造业布局,以大局战略思维对湾区制造业分布按城市区域进行重新规划,各区域各司其职,发挥协同作用;三是,调整制造业内部结构,转化发展动能,将发展重心转向智能制造,一般制造业由生产加工环节转向研发、设计、品牌规划等环节。

  首先,按照大湾区的制造业特点,构建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该体系将通过质量要素、质量需求、外部竞争力、营商环境四大维度,构建下属若干个细分指标。通过该评价体系,将湾区制造业竞争力发展强度从整个湾区层面,细分到以城市为单位,评价该城市的制造业的竞争力水平,再进一步可以细化到具体城市具体企业的竞争力发展水平评价。这套体系将直接反映微观制造业企业的竞争力水平,通过获取这些微观制造业竞争力水平的数据按权重加总,我们可以按区域进行对比分析,相比于宏观统计数据,直接从企业维度获取的一手数据更能直接反映实际的制造业竞争力水平。同时,该套指标将从企业维度获取企业对当地营商环境的评价,更能客观地反映制造业企业对政府的扶持政策的实际获得感,将进一步为湾区战略的进一步规划提供来自企业的声音和数据。

  其次,优化制造业布局。目前《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珠海、佛山为龙头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以深圳、东莞为核心在珠江东岸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发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创新研发能力强、运营总部密集以及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地产业链齐全的优势,加强大湾区产业对接,提高协作发展水平。支持东莞等市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佛山深入开展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等。以上规划,对湾区内部的制造业布局按照城市为单位进行了分工设计,但是各个城市是否有效发挥了设计中的角色作用尚待证明。因此,本课题将按照“纲要”对每个城市所设定的发展角色,通过权重的分配,对每个城市给予不同的权重打分。例如,香港、澳门、广州和深圳则给予创新投入-产出指标更高权重分配,而给予佛山等城市技改投入、产业转型投入更高的权重分配,较为科学和客观地反映目前湾区制造业布局优化进程,对优化进程分阶段进行跟踪研究,确保各个城市在湾区大战略中均有效发挥了自身的区位优势。

  最后,加快制造业内部结构调整,实现制造业内部行业的转型升级。对湾区制造业智能机器人使用进行分析评价。评价体系源自国际机器人联盟(IFS)的制造业智能机器人调查。该体系一方面对湾区内部各行业的机器人使用密度、机器人产出效率等机器人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为智能高端制造行业提供不同于一般制造业的新式评价指标,促使一般制造业和智能高端制造行业均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综上所述,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按照年度进行跟踪调查或是形成单一的年度报告,形成来自微观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数据库,以及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进一步地,可与大湾区数据库建设接轨,为政策制定以及相关湾区课题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63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