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问题胶囊”事件中的政府答卷
发布时间:2012-05-21     字号: [小] [中] [大]

 

        最近用工业明胶制成的“问题胶囊”引起了轩然大波,同以往的所有质量安全事件一样,人们对于政府特别是出事地区的政府的行动翘首以盼。政府行动整个过程似乎没有太大悬念,抓人、查封、追责、整顿…随着一批涉事企业和个人被抓,“问题胶囊”也淡出了媒体的视野。然而,这件事情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考呢?作为一个研究者我非常关心政府对于这件事情的反思。
         在“问题胶囊”的出事地区浙江省新昌县人民政府的官方网站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这样的红头文件《中共新昌县委、新昌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空心胶囊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发文的时间是2012年4月27号,距离央视曝光的时间相差12天,其出台也算是比较迅速的了。我仔细地读了这份文件,看以后心情既有几分欣慰又有几分沉重。欣慰的是,在这份官方文件所提及的五个工作重点中有三处讲到重视质量,在经历阵痛以后终于已经认识到质量对于其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很多保障产品质量的具体措施,如对企业的检测设备进行补贴、提高准入门槛等等。而沉重的是,这份文件所提及的各种举措并没有把握提高产品质量的重点,并没有反思出现问题胶囊的真正原因,其方式与其目标几乎是背道而驰,长此以往恐怕“问题胶囊”还会再次出现。政府作出这样的答卷,是让人有些失望的。我们来详细地解读一下这份文件。
         该文件中把出现问题的原因归结于生产企业过多,导致过度的无序的竞争,因而把提高胶囊质量寄希望于减少企业数量,扩大单个企业的生产规模上来,提出“2012年底要把企业数量压缩三分之一以上,到2015年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0家其中超2亿元企业3家”。提出这样一个目标,我是难以理解,甚至是觉得有点可笑的。一个行业企业的数量与规模是根据固定成本、市场需求规模、专业化等行业特性,自发竞争形成的结果,为什么航空公司数量不会像连锁超市一样多?就是这个道理。试问政府以文件的形式来规定企业的数量和规模是依据在哪儿呢?空心胶囊产业中企业数量为什么会很多,是由其最低投资规模较低,生产工艺相对简单所决定的。新昌到底该有多少空心胶囊企业应由市场说了算,政府要做的是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不尊重市场经济规律,人为地规定厂商的数量和规模只能带来更多的低效率,也无助于根本解决质量安全问题。在企业兼并和重组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利益权衡与博弈,哪家留哪家并?不是根据市场的选择,而是往往是根据政府的意愿,必然产生巨额的交易成本,更为可怕的是,这样形成的行业格局必将提高垄断性,很难说是有利于行业发展的。
         那么政府到底应该怎么做?这又回到了我们老生常谈的问题。长期以来,政府做的事情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而在有些领域又没有相应的作为。就“问题胶囊”这个案例来说,新昌县早在2001年也出现过类似问题,政府同样地进行了一场整顿,一些正当经营的企业也受到冲击,结果大量企业关闭,而十一年以后的今天同样问题重新出现,影响更为恶劣。如果政府的这种干预是有效的,为什么还会重新出现一样的问题?我想政府如此作为,其产业发展难逃“不治则乱,一治则死”的循环。我认为政府过多干预经济并不是一件好事情。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政府只能在提供公共产品、解决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性等方面有所作为,那么在胶囊产业中什么是公共产品呢?我想质量信息是最重要的公共产品,关于胶囊成分的质量信息是大家都需要的,但是大家都不愿意为此承担成本,并且我们需要的是公正可信的质量信息。如果说该文件中有亮点的话,我想唯一的亮点就是“投资1000万元在今年10月底前完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但是对于公共服务的具体内容以及工作保障机制仍然没有进一步地交待,建立检测机构是很多地方都做过的事情,但是很多机构的威权性与独立性往往受到质疑,虽然耗费大量资源却形同虚设。因此政府的重点应该在怎样保证检测机构的权威性与独立性方面。新昌能否在这次风波中吸取教训,真正建立起由政府全额出资,并能够保障检测机构运行公正性与权威性呢?在这份文件中我们没有看到这样的信息。
         作为传统的“胶囊之乡”,出现问题胶囊以后政府交出这样的答卷是让我感到担忧的,更令人担忧的是,这在众多质量安全事件的政府响应模式中并不是特例而是具有一般性。政府习惯性地直接干预经济活动,希望能够通过整合产业来提高产品质量,让人感觉是在缘木求鱼。政府要做的事情其实很简单,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保障第三方检测的有效性与权威性,对违规厂商采取零容忍,坚守质量安全底线,打造质量最优的品牌,剩下的事情则交由市场去做。如果哪一天,人们对于新昌制造的胶囊产品的认同就像手机用户对于苹果手机一样欣赏和信赖的话,其“胶囊之乡”的称号与就真正名副其实了。几点鄙见供大家参考,当然,新昌的空心胶囊将会怎样发展,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63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