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给研究生准备《质量管理体制比较》课程中,绕不过去的两个国家就是德国与日本,也就是“日本制造”与“德国制造”。可以说,“日本制造”曾经造就了日本一个辉煌的时代,但是,随着日本一些巨头企业的“质量门”事件的爆发,不得不让人设问“日本制造怎么了?” 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的许多著名企业相继发生质量丑闻、召回事件、严重亏损甚至破产倒闭:自2009年至2010年,丰田因质量问题从全球市场召回有缺陷的车辆达1100万辆;几乎同一时期,铃木召回43.2万辆,日产召回7.6万辆,马自达召回51.4万辆;最具创新精神的索尼自2008至2014年的7年间出现了6年的亏损;曾经生产了日本第一架飞机、第一台黑白电视机、第一台彩色电视机的百年创新企业夏普,2014年度亏损额达到人民币115亿元;而2017年又接连发生了高田公司安全气囊“不安全”、神户制钢所技术数据造假等事件,引发关注。这些暴露的问题仅仅只是日本质量管理问题的“冰山一角”,它预示着日本制造更深层次的问题。
导致“日本制造”出现塌陷可能有如下原因:
第一,消费者偏好与要求发生了变化。随着95后粉墨登场,市场的主要购买力结构已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网购一族”的新型消费者,出现了追求廉价、便捷、时尚的体验式消费、率性消费的趋势,他们更愿意购买质优价廉的“无品牌商品”。例如,95后对服装的追求变为了200—300元买一件衣服穿两、三个月,而不会花费上千元买一件要穿两、三年的衣服。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传统的名牌服饰在市场上持续走低,但是一些快时尚品牌屡屡创造销售高峰,例如优衣库,HM,ZARA,GAP等快时尚品牌都是如此。知识与信息的全球传播,使中国这样的追赶型的国家迅速提高了自己的生产能力和营销技巧,它在提供“过得去的质量”(workable quality)同时,却能以低廉的价格大批量地提供适用的产品,并利用互联网迅速占领市场的空白。这就使得汽车、电脑、手机、电视机等传统意义上归为耐用品、奢侈品的商品日益“大众化”,而这无疑抵消了日本一向擅长的精工细作模式。而日本汽车的品牌,本身在市场上定位就是中低市场,相比德国汽车的宝马、奔驰与奥迪始终是高端路线更容易受到冲击。像中国的汽车,可以在相同的价格下提供更多的配置,随着汽车价格相对一个家庭而言越来越成为必需品,而非奢侈品,也必然带动消费者消费选择的偏移。日本一些巨头企业在国际的激烈竞争,并没有及时适应消费者这一偏好的改变,而导致屡屡以牺牲质量来维持。
第二是日本工匠精神的沉沦。长期的经济停滞和残酷的社会竞争,导致了日本中产阶级的分裂:中上层中产者向富人阶层转移,中下层中产者向穷人阶层转移,出现了所谓的贫富对立、严重分化的“M型社会”和“低欲望社会”,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日本的少子化和老龄化。再加上整个90年代, 日本经济进入“停滞的10年” 迫使日本企业为节省成本对企业结构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日本的许多大企业出现了大裁员的浪潮。如2002年, 日立推出提前退休计划, 从2 万员工中裁掉了1 万员工;索尼从员工总数中砍掉了13%的员工, 辞退总数达到1 万名。这些大裁员的措施迫使大批经验丰富的员工黯然退出了工作现场;代替他们的是大量的合同工和临时工。这种企业结构的巨变极大地侵蚀了日本企业引以为傲的质量文化。同样为了节省成本, 由供应商参与的质量改进小组被解散。索尼的供应商“不再愿意为了索尼而牺牲一切”。而丰田供应商的减少, 极大地增加了“一个供应商的错误, 招致更多汽车召回”的全球灾难。因此日本建立在家族企业基础之上的工匠精神普遍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
日本接二连三的质量丑闻无疑为中国企业敲响了警钟:市场只有胜者和败者,没有永远的成功者。只要市场竞争的擂台还摆在那里,笼罩在我们中国成功企业头上的光环和系在成功企业家身上的“金腰带”都是“昨天的荣誉”,加强企业质量文化建设,主动适应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才是真正的基业长青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