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我国经济增长提质增效的必然结果,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3月21日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会议中强调:面对我国要在经济增长7.5%左右的情况下,实现单位GDP能耗下降3.9%的目标,十分不易。必须努力走出一条能耗排放做“减法”、经济发展做“加法”的新路子。纵观世界各国低碳发展所采取的行动,结合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低碳发展的现实需要,调整产业结构与转变工业发展方式是关键。而较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而言,“中国制造”的质量创新是我国现阶段优化产业结构与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更为普适与关键的因素,是能耗排放做“减法”与经济增长做“加法”的内在统一方法与途径。
调整产业结构既要减量又要增质
改革开放之后的35年间,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当前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工业化发展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工业不仅是最大的经济贡献者,同时也是资源、能源最大的消耗者与污染最大的排放者。国际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之后,众多发达国家清晰的认识到工业是经济的基础,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试图重拾实体经济。而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发达国家应对经济衰退的主要手段。美国先后发布了《制造业促进法案》、《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等;英国加大了创新投入,支持九个创新制造中心建设。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也发布了各自的工业振兴计划。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我国低碳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的进程中应坚持工业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这不仅要适度降低工业在经济结构的比重,而且要提升工业制造业的质量水平。
目前,我国的产能大量过剩,表面上是投资过度造成的,但实质上是投资所形成的产能缺乏差异化的质量竞争能力,是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的错误思维造成我国企业的基本战略就是投资的同质扩大和同质产品产量的不断扩张。地方政府为保持经济总量的增长又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例如,国家在“十一五”期间,要求淘汰300立方米以下的炼钢高炉,但地方政府与企业为避免淘汰造成GDP损失,对高炉进行扩容与改造,造成了我国钢铁落后产能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但产品质量没有任何改进,造成了我国产业结构进一步恶化。在前期淘汰落后产能的基础上,《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中提出2015年底前再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500万吨、炼钢1500万吨、水泥(熟料及粉磨能力)1亿吨、平板玻璃2000万重量箱。但截止2014年7月,我国M2余额超过120万亿,约占是世界货币发行量的四分之一,但是市场的流动性却依然紧张,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有大量的货币沉淀于众多低质的产品生产领域。另外,根据国家质检总局最新研究表明,“十二五”期间我国制造业的质量直接损失(包括废品及对不合格品的返修)每年超过1700亿元,假冒伪劣商品造成直接损失达2000乙元以上,由于产品质量问题造成的对下游产业影响、市场份额损失、治理污染等间接损失超过1万亿。我国企业总体上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由于受制于我国当前的科技水平、工艺流程与生产方式,很难在短期内使我国企业从微笑曲线的底部转向微笑曲线的两端。而“质量”作为一种普适性的驱动要素,可使得我国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制造业的质量水平,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以质量促进产品的升级,从而在保持我国产品规模数量优势的同时,形成以质量为核心的价值优势,达到碳排放强度不断降低的最终最求。
产品质量创新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产品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性能满足需求的程度。产品质量的创新不仅表现在固有性能的创新,还表现在满足需求程度的创新。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低质的基本表现,就是产品生产的数量大,不同企业生产的产品不仅在性能、设计、外观等物理属性上存在相互复制与模仿,而且依附于产品的技术培训、终端服务、管理咨询也大同小异,无法满足不同消群体日益增长的差异化与个性化的质量需求。而缺乏质量竞争力的众多企业为获得更多的利润只能通过扩大产品产量而获得利润。不仅造成资源能源的更多消耗,排放的进一步快速增加,而且造成单位产品利润的快速递减甚至为零。产品的价值最终要体现在满足消费者需求上,消费者的满足需求程度越高,对产品的评价越高,其市场价格也就越高。产品的物理属性的创新更多依托于科学技术的创新,具有较长的周期与市场的不确定性。但若以现有产品物理属性的水平下,不断提升依附于产品的技术培训、终端服务、管理咨询等质量水平,不仅短期内可以增加产品质量竞争力,增加产品附加值,而且有利于碳排放总量的控制,有利于增加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结构的比重,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例如,白色家电制造业的众多品牌包括海尔、格力、美的、飞利浦、西门子等一批国内外企业,在家电性能与使用上对任一消费者而言,整体上不存在差异化,但是由于海尔提供了社会公认的最优质的售后服务与技术保障,使得海尔电器不仅价格较同行普遍较高,销售额及利润同行世界排名第一。2013年,实现全球营业收入1803亿元,利润总额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8亿元,同比增长20%。利润增幅连续七年保持两倍于收入增幅。这不仅来自于海尔电器本身的价值创造,而且包含了依附于产品本身的服务性价值创造。
质量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资源、能源、劳动力及资本等低成本的要素投入,但随着资源、能源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民众对环境质量的追求,人口红利的消失,资本流动性趋于紧张,耕地红线不断逼近使得我国原有的增长模式难为为继。面对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进入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关键时刻,寻找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十分迫切。面对出口与投资增长幅度不断下降的局面,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不少措施来刺激消费需求,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虽然2012年消费需求所占比重比前些年有所提高,达到49.5%,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低20到30个百分点。在我国不断增强的环境与资源的双重约束下,质量创新较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可以在短期内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从而拉动经济增长。众多研究表明,顾客满意度与个人消费支出呈高正相关性关系。质量创新可以在产品的固有性能与满意程度方面,改善产品性能、提高使用友好性、提高消费者满意度,从而可以短期内刺激个人消费支出,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增加货币流动性。另外,质量创新可以缩短技术创新的周期,加快科学技术创新的积累,同时不断拉动人力资本的积累,形成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从而改善我国投入产出效率,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少碳排放,达到低碳发展的目标。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