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树平局长对我院研究成果做重要批示
发布时间:2015-04-21     字号: [小] [中] [大]

    4月19日,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对我院提交的《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关于新常态下质量问题研究成果的报告》做出批示。据悉,4月17日,我院院长程虹教授专程就该研究成果向支树平局长进行专题汇报,并提交了该报告。

    支树平批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关于新常态下质量问题的研究值得关注。其中,《质量:新常态下的新动力》一文有较高参考价值。请办公厅编发总局领导和有关司局参阅研究,并可考虑就全文或摘发重要观点报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门”。
    该报告指出,经济新常态下传统的增长动力如劳动力、资本等要素的作用在不断消减,如何找到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武大质量院运用2014年全国质量观测数据,集中研究了质量在新常态下的极端重要性,形成了题为《质量:新常态下的新动力》的论文。该文基于我院2014年的宏观质量观测调查数据,通过3年的质量观测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提出质量将成为我国经济新常态下一个重要的新动力。具体从5个方面验证质量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质量评价与我国GDP增长变动的高度关联性;质量评价的结构性变化与我国产业结构变化的显著相关性;质量信息的不对称对于我国消费需求的抑制作用;质量的区域结构与我国经济增长区域结构相吻合;我国城乡质量结构变化对于降低我国城乡经济二元性的作用。
    据悉,2014年全国质量观测调查在2013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样本区域和样本规模,优化了调查问卷,提高了调查的有效性。本次调查共覆盖了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91个城市,103个区县(含县级市),6000余个样本,共获取100余万条数据点。在质量评价的模型上继续沿用了2013年模型,即通过对质量安全(产品不对人造成生理或精神的伤害)、质量满意(指产品质量具有更好的体验性、更高的性价比或符合更高的产品标准)、质量公共服务(政府面向企业和公民的质量相关公共服务)和公民质量素质(与质量发展密切相关的公民意识、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四大维度来衡量一个地区的总体质量状况,并通过加权的方法得到区域总体质量指数。

凡本网编辑上传的文章内容(注明转载文章除外),均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概仅范围内使用,并主明“来源:武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如需转发本网文章,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关闭
网站访问总量: 363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