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珞珈人 • 珞珈情 >故事情怀 >正文
珞珈人 • 珞珈情
活动预告
湖北的“袁隆平”——记武汉大学朱英国院士时间:2005-12-14

瞿凌云

 昨天下午,中国工程院宣布最新一批当选院士名单。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朱英国光荣入选。
昨晚10时,记者辗转联系上朱教授时,他正在北京开往武汉的火车上,路途劳顿中,还在与同事讨论着学科发展问题,“来不及等明天了,明天还有明天的事情。”
近40年中,就是凭着这样一股拼搏劲,朱英国在我国水稻育种的研究中取得了不少成绩。
一个杂交水稻新品种的诞生,需要父本和母本。恢复系和保持系即是父本,雄性不育系即母本可以传宗接代,是水稻杂交育种关键中的关键。为寻找母本,世界各国科学家都在努力。
为提高科研速度,朱英国等选择了海南陵水县作为育种基地。当地流传有三怪:“三个蚊子一盘菜,三个老鼠一麻袋,蚂蟥当腰带。”但这些困难没有难倒朱英国他们。没有节假日,种子发芽出土后,他们每夜还必须拿着长竿在田边撵老鼠,晚上难得睡个囫囵觉。
1972年初,朱英国等人用一株从海南岛找来的红芒野生稻作母本,用几十个常规稻种作父本进行杂交,经过6代回交后,终于培育出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这项成果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目前世界上仅有4种从野生稻中获得的雄性不育类型,其中中国有2类,一类是袁隆平发现的野败型雄性不育,一类就是朱英国等发现的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
上世纪60年代初,湖南袁隆平在洞庭早籼中发现野败型雄性不育株,开始了我国水稻杂交育种的研究。袁隆平后来因在杂交稻上的巨大贡献被誉为“杂交稻之父”。
1997年,朱英国培育出的水稻用于生产,在全国范围推广,结果显示其米质好,产量比常规中稻增产20%左右,比野败型雄性不育水稻增产5%%—6%,且易种植。
上世纪80年代,朱英国等人从农家品种马尾粘中找到新型的雄性不育资源,经过9年18代回交,又培育出一种新的雄性不育系马协(A)。
当时的理论界普遍认为,雄性不育资源只能从野生稻中获得。朱英国等人的这一发现拓宽了当时杂交育种的理论视野,即雄性不育资源不仅可从野生稻中找到,也可以从农家品种中获得,实现了杂交水稻不育由过去单一细胞质到多样细胞质的跃迁,避免了由于疾病流行等引起的减产等诸多风险。
在红莲型不育系的基础研究上,朱英国等专家又克隆出与红莲型雄性不育有关的基因。
他们还准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创造不育系,届时人们不再只是寻找和利用自然界产生的雄性不育变异株来获得杂交稻品种,可根据需要来创造杂交水稻。
人物简介
朱英国,1939年生,湖北罗田人。现为武大生科院教授。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长期从事植物遗传学、植物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研究并作出突出贡献。先后出版专著多部,发表论文100余篇。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发明二等奖及省部级奖励多项。

来源:湖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