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青年数学家徐超江
一
1977年,徐超江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武汉大学数学系。
上大学二年级时,著名数学家齐民友组织了一个偏微分方程讨论斑,吸收的是武汉大学数学系的青年教师及学生中的佼佼者,徐超江也入选其中。在这个讨论班中,徐超江受到了系统而严格的专业训练。无疑,齐民友教授当时付出的心血为他后来的成长与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年后,在齐民友教授的指导下,徐超江对双曲型方程的Cauchy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取得的成果写成大学毕业论文,发表在《武汉大学学报》上。随后他以优异的成绩提前半年毕业并留校任教。
1982年12月,年仅26岁的徐超江被派往法国南巴黎大学学习,师从该校著名数学家J.M.鲍利教授。
当他的法语过关后,鲍利教授也开始慢慢惊讶了。这位个子不太高的黄皮肤学生,理解问题的深刻,解题技巧的独到,逻辑推理的严密,显然使鲍利教授的其他弟子黯然失色了。满头银丝的鲍利教授不得不承认,这是他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遇到的最出色的学生之一。于是,他提起笔亲自向学校建议免去才到他身边半年的徐超江的其他课程的考试,让徐超江直接注册开始准备博士学位论文。
规定的两年学习时间很快过去了。徐超江在攀登偏微分方程亚椭圆性问题“这座冰山”的过程中,以一系列的成果显示出自己非凡的实力。他获得了“第三阶段博士”学位。
然而,他的学习也将期满了。
面对即将回国的弟子,鲍利教授觉得这样优秀的一位青年就此中止在法国的学习,未免太可惜了。于是他又提笔给法国外交部、法国驻华大使馆和武汉大学写信,希望能延长徐超江的学习时间。此外,还有几位法国研究院院士也为徐超江写了推荐信。
徐超江终于被获准继续留法学习一年。
这一年中,还在攻读博士学位的他,被特邀参加由法国数学会举办的国际偏微分方程学术讨会。当他宣读完论文“非线性亚椭圆型方程”后,到会的国际偏微分方程界的专家们给予他很高的评价。
1986年春暖花开的时候,经过三年刻苦攻读,提前一年获得法国理学博士学位的徐超江,带着丰硕的成果以及他的博士论文回到了祖国。
二
当徐超江回国后走上讲坛,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课时,他依然没有忘记在国外业已开展的大量的科研工作。在先后主讲十几门课程的同时,他完成了30多篇高水平的论文,全部发表在国内外一流的数学刊物上。
1986年底,徐超江以其雄厚的实力,先进的研究课题和已取得的丰硕成果为基础,获得了“中国科学院青年研究基金”的资助,主持“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解的正则性”项目的工作。1988年,他获得了国家教委“霍英东教育基金”的资助,主持“非线性微局部分析”项目的工作。1991年,他又获国家重点项目“数学天元”的资助,参加“偏微分方程一般理论”项目的工作。
目前,前两个项目的工作在他的主持下已顺利完成。其研究成果“线性与非线性微局部分析”获国家教委1991年科技进步二等奖。
几年过去了,徐超江在非线性亚椭圆型方程理论上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他取得了一系列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成果。他推广Hormander的平方和算子定理,并将次椭圆的概念推广到非线性的情况。这项工作具有相当的创造性。
因此,徐超江的这项成果不仅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还有着丰富的物理背景,在国防、大坝修建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到目前为止,除了一些非常特殊的例子外,国际上还没有在这方面形成系统的工作。
徐超江的研究很快引起了国际上同行的密切注意。
另外,徐超江还研究了非线性波的挠射问题。主要研究一类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解的奇异性在区域的边界附近的传播。为了研究这一问题,他发展了有关非线性微局部分析的理论。这是当前国际上的一个热门课题。他在引进了一些新的方法后,成功地解决了一类非线性波在边界上的挠射。
他在这两个方面所完成的10余篇论文,都分别发表在美国、法国的一流数学刊物上。
三
1989年5月,徐超江又回到了离别3年的法国母校——南巴黎大学。不过,这次他的身份是客座教授。
昔日的老师、同学以及法国同行都为他在短短的三年内,在比较艰苦的工作条件下完成了这样多高质量的论文感到高兴,然而更多的却是吃惊。一位导师在惊奇之余告诉他,可以用这些成果申请法国最高学位“科学研究指导者”资格,并推荐他到法国最高学府——巴黎高等综合理工学校做客座研究员。这是法国的一所高等军事学校,外国人进去非常困难。
因此,作为法国的最高学府——巴黎高等综合理工学校,自然也完全应该严格地筛选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学申请者。
幸运之神总是青睐那些付出了艰苦努力的人。徐超江最终以自己突出的成绩,击败了法国国内外众多的竞争者,成为该校少有的几位外国客座研究员。
这一年6月,在法国1989年偏微分方程年会上,徐超江还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作了报告,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第二年,也就是1990年,受国际上最著名的数学研究中心、美国纽约大学柯朗研究所的邀请 ,他又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去那儿工作了五个月。他与聚集在那里的来自世界各国、代表当今 数学最高水平的同行们讨论、磋商,交流了新的思想和方法,共同探讨了新的课题。
1990年11月,将在巴黎高等综合理工学校担任一年客座研究员的徐超江,获得了法国国家“ 科学研究指导者”资格证书。
此后,徐超江又与几个法国同行合作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他们研究次椭圆算子的象征运算问题。徐超江成功地证明了一类二阶次椭圆算子的逆是Hormander型拟微分算子,解决了退化椭圆型方程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这项成果在天津“非线性分析和微局部分析”国际讨论会上作了特邀报告,引起了会者极大关注。
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1990年成为我国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之一的徐超江,1992年又获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科技奖”。面对鲜花、荣誉,徐超江依然是那样淡然。在课题组的科研中,他平等地和同事们交换各种学术意见,使组内充满活跃的学术气氛。他常常对人提起获沃尔规章奖的美籍华裔数学家陈省身的话:“要使中国数学突进,……第一,要培养一支年轻的队伍。”
1993年,他担任了武汉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他希望研究所能培养出一支年轻的数学研究“ 兵团”,还希望为我国培养跨世纪的数学人才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