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钰
编者按:在玉树地震救援中,活跃着许多武大人的身影,他们不顾生命安危,奋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是武汉大学的骄傲!本文所讲述的就是他们中的一员——王勇禄,原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农田水利工程系73级7345班学生,1976年毕业回青海后一直从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
他有一双灵巧的手,画一画,能绘就最新最美的图画;
他有一双有力的手,挥一挥,就能指挥千军万马;
他有一双神奇的手,拉一拉,就会创造生命的奇迹;
他有一双正义的手,举一举,可以把丑恶的行径一掌拍死。
这是第一支出现在玉树县结古镇地震受灾现场的民间抗震救灾队。
“4·14”玉树大地震那天,这支队伍开到哪里,哪里就有特警护航,交警敬礼,万众瞩目。
两台挖掘机勇往直前。
两台装载机知难而上。
紧随其后是有50多名穆斯林兄弟组成的抗震救灾救援队,他们在一双大手的统领下,勇往直前,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们奋不顾身的身影。
这是一双拨云见日的大手,一直在为创造生命的奇迹而舞动。从“4·14”至今,无论是在玉树民族宾馆的废墟上;还是在交通宾馆的残垣断壁上,悲情的玉树人永远记住了那双从早到晚挥动的大手。
也就是这双手,硬是把玉树县结古镇西杭村的两个藏族同胞和3个汉族兄弟姐妹的生命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
拥有这双手的主人叫王勇禄,是青海欣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就是这位回族老人,用他那双粗糙而有力的大手组建起了玉树县第一支民间抗震救灾救援队,以他们的英勇和智慧,在扎西科草原上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民族团结新篇章。
挥手之间,他拉起了一支队伍
2010年4月14日5时30分,熟睡在床的王勇禄被手机闹铃叫醒。作为总工程师,他把这一天安排得紧紧凑凑。因为公司承包的玉树县城西杭道路整治工程工期紧迫,任务繁重,所以有许多事情要他及早安排。
东方出现鱼肚白。洗漱完毕的王勇禄欲要叠被,突然,屋顶滚落一阵强大的轰鸣声。刹那间,天旋地转,屋内用品东倒西歪,乒乓作响。
“不好,地震了。”王勇禄箭一般地冲出门外时,却发现一切又恢复如常,缓过神后的他突然暗自嘲笑起自己有些过于神经质了。他下意识地一看手表,时针指向5时40分。
因为惊魂一幕发生在瞬间,所以王勇禄也没想许多,简单整理了一下办公桌,便潜心制作起公司急需的工程设计图纸。然而,就在他为自己的精心设计陶醉之时,一场空前的灾难已经发生了。
时间定格在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
“轰隆隆”、“轰隆隆”,数声巨响过后,玉树大地已是山崩地裂。顷刻间,整个玉树县城的大面积民房如同遭到巨大爆破一般,先后轰然倒下,继而成为一片废墟。
王勇禄是在倒塌的测量仪器中爬出来的。惊魂未定的他如醉汉般走出大门时,但见山石飞滚,天空尘土肆意飞扬,地上藏獒狂吠乱奔。四处传来惊心动魄的哭叫声。穿衣服的、没穿衣服的人们,抱着小孩,惊慌失措地夺路而逃。还有一些人竟从二楼跳下。
一切都来得太突然了,眼前的惨状着实让人触目惊心。曾在1976年参加过唐山大地震救援工作的王勇禄,此时清醒地知道:更大的危难还在后面。
60岁的王勇禄一面用手机给公司董事长马精忠汇报险情,一面奔赴工地组织抢险。工地上也是一片狼藉。那些从没经历过地震灾难的工友们早已吓得魂飞魄散,纷纷披着被子乱作一团。
王勇禄火速清点受灾现场后,先在沙堆里简单掩埋了工棚里不幸遇难的两名工友遗体,然后把所有的幸存者集合在一起。
这是一个别开生面的民间抗震救灾誓师动员大会。王勇禄一把撕下一块被面,然后用毛笔在上面写下了这样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青海欣路救灾队”。之后,他操着浓重的循化口音庄重地告诉大家:“玉树发生了强烈地震,玉树人民经受着一场空前的灾难,董事长马精忠号召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不惜一些代价去抢救各民族遇难同胞,欣路有没有信心?大家有没有决心?!”
王勇禄话音未落,便听到一声声粗犷有力的男中音霎时在山谷中回荡:“有!”“有!”“有!”
多好的民工啊!他们都是一些出门挣钱的人,他们来玉树的本意是为了养家糊口。然而,就在玉树危难之时,他们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奉献,甚至是牺牲生命。
王勇禄被众民工一腔豪情和无畏斗志所鼓舞。顿时,他大手一挥,便把这支民间救援队带到了危机四伏的赈灾前沿。
他系上红绸带,封三军“统帅”
余震不断。
广播紧急通知:禅古水库已经裂坝,要求地面人员马上转移。
山上乱石飞滚,山下一片混乱。
警笛大鸣,人流如潮。情况万分紧急。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救活一个是一个,这是王勇禄他们的铁定信念。
救援!救援!救援!从工地到玉树民族宾馆,一路险情,一路冲锋。
求助!求助!求助!到处是生命的召唤。
一家4口被埋。
不到半个时辰,3人得救,一具遗体被抬出。
呼声!呼声!呼声!
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我们家有好多小孩被压住活埋在地下了,许多都是乡下亲戚的娃娃。求求你们,只要把人救上来,你们要多少钱都可以。”
孩子就是未来,孩子就是希望。王勇禄他们不敢有一丝的懈怠。
迅即展开又一场紧急大营救。从8时30分到11时40分,救援整整进行了3个多小时。但挖出的却是8具遗体,这让王勇禄痛心不已。
王勇禄知道,现有的四台重型机械车,是玉树目前唯一能派上用场的救命工具。为此,还不能无的放矢地盲目施援。于是他大胆决策,把重型机械和优势兵力集中到灾情严重、涉及人口密集的地方。
10时,王勇禄接到玉树县发改委的通知:已垮塌的玉树交通宾馆有70人现在生死不明,欣路救灾队迅速带机械和人马赶来救援。
幸存者称:13日晚,旅社客满。14日早晨,只有两个房间的客人办理退房手续。
十万火急。
王勇禄率众赶到时,已有四川省石渠县特警、消防队官兵及玉树本地寺僧救援队也在现场。因为种种原因,救援还在原地踏步。情急之下,王勇禄把挖掘机上的一面红旗撕成数个红绸带,大声宣布:“我是个搞建筑的工程师,现在由我来担任这里的紧急援救总指挥,到来的武警和消防官兵及寺僧都听从我的安排。”于是,他把红绸带分别扎在了分工明确的几个由他任命的负责人的胳膊上。一场大营救就这样有条不紊地拉开了战幕。
王勇禄高高的站在废墟上的一块预制板上,不停地挥舞双手,一会儿向挖掘机发号施令,一会儿又指挥联合救援队成员。
险情,希望,生还,死亡,就这样不断地演绎着揪人心弦的人间喜怒哀乐的悲壮画卷。
王勇禄走下废墟时已是15日凌晨。此时,他感觉到舌头干贴在上颚上,嗓子已经发不出声音了。而手和腿已经全然失去了知觉。就在围观人群中,当他看到有人吃东西时,才知道自己一整天没喝一口水,未进一粒米。然而,让他深感欣慰的是,“4·14”这个永世难忘的日子里,由他组建的救援队全天共救出生还者3人 ,挖出遇难者遗体60多具。
他大手一扬,拔掉了两座“堡垒”
4月15日,天刚蒙蒙亮,王勇禄高举“青海欣路救灾队”的大旗,继续战斗在抗震救灾的一线。那双有力的手,依旧在创造奇迹。
摆在王勇禄眼前的是严重倾斜的不见第二层的原五层楼体。救援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如果要救人,就必须先要掀开楼顶。但揭开楼顶就算有些难度还可攻克的话,那楼顶上那个5吨重的水箱则是难以挪动了。即便可以移动,那将对救援人员的自身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此时,王勇禄听到了一个妇女大喊“救命”的声音,也许就是急中生智,他那双大手又开始行使指挥长的权力。
其实,对于王勇禄来说,采用两台挖掘机顶起五层的混凝土层也是一个痛苦的施救方案。如果失败,那无论是生者还是死者,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感动无处不在。王勇禄这时在人群中看到一个人,他就是沈阿布都。他是一个开五金杂货商铺的小老板,14日的地震,他家商铺在大火中化为灰烬。可此时,沈阿布都把个人的悲伤放到脑后,竟一马当先,站在最危险的地方,协助王勇禄全力争夺这场硬仗的胜利。
胆大心细的救援队员,用钢丝绳把楼顶的水箱固定好后,又安全地将其吊运下来,继而又把楼顶款款揭了下来。苦战3个小时后,救援队终于排出了施救所面临的障碍及危险。可是,要说起这两项工作的难度和风险,却让围观群众瞠目结舌,惊叹不已。
生命奇迹再次出现,一位汉族男青年和一位汉族女青年先后被他们拉回了人间天堂。
王勇禄不怕流汗,他最怕在人前落泪,因为他也是一个男人。可是接下来的一幕却让他铭记一生。
这是一幅绝世的“雕塑”:一个年轻的母亲,蹲在一个墙角里,双手紧抱着一个婴儿僵死在地上。母亲面目皆非,孩子却完好无损。
看到此情此景,已是花甲之年的王勇禄终于抱头痛哭起来。
他在猜想,或许是母亲预感到了灾难的降临;或者说在灾难来临之前,她唯一的选择,就是用自己的身躯,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为她的宝贝儿子撑起一片生命的蓝天。可是母亲的悲壮努力完全是徒劳的,她的心肝儿子还是追随她而去了天国。
比起为爱而勇敢献身的这位伟大母亲,我们现在的这点辛劳又算得了什么呢?
王勇禄知道,他们挖掘出的不仅仅是苦难和悲伤,同时也挖掘出了人间亲情和精神财富。
也许是这位母爱的力量鼓舞了英雄的救援队员,15日,他们在交通宾馆共挖出了78具遗体,这也算是对死者家属的一种安慰吧。
他大手一挥说,维稳是前提
下午4时,救援工作再进一步。救援队员抬出一具遗体时,还发现了一个黑色大包。打开包时,王勇禄大吃一惊:里面竟装着60万元的现金。60万,那确实不是一个小数目,该如何处置呢?此时,一位藏族青年趴在那具遗体上哭得死去活来。王勇禄犯难了,如何确认死者的真实身份,如何确保死者遗产的合法继承权呢?就在这时,几位四川特警前来证实了一切。物归原主,悬在王勇禄心头的那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救援也是一件极其复杂的工作,如果做不到位,有时也会酿成一场大祸。
站在指挥台上的王勇禄突然在挖掘机抛出的沙土中,看见了一叠彩色的纸,他隐约觉得又不像是一般的纸。他跑下去定睛一看,才发现是百元面值的人民币。他赶紧把捡起的几张钞票交到玉树汽车站站长手里。可是当他再次站到指挥台时,又发现了百元大钞还在继续裸露。此时,人群中开始有一些躁动。
不好,出事了。眼尖手快的王勇禄当机立断,用他那双“无情”的手,坚定地指挥挖掘机,把那个“金窝窝”给填平了。
他说,这双手还没完成使命
4月16日,王勇禄接到了一件极为棘手的艰巨任务。玉树县发改委传令:立刻动用大型机械在天葬台开挖两条长13米、宽3米的火葬坑。这里就要火化掩埋玉树大地震遇难者的遗体。
只有在这时,王勇禄的敢死队员们第一次跟他撂挑子了。我们都是穆斯林信徒,打死也不能到天葬台干活。
王勇禄急眼了,抬手给带头叫嚷的那个人一记耳光:“现在是什么时候,还讲这些话。救灾不分民族界限,救灾不分工种,你们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王勇禄就是这样的一个“铁腕”人物,在他手里,只要是认准的事,那一定要做得尽善尽美。
这是王勇禄在“4·14”当天收到的一条短信。几天了,他那双粗笨的手,实在无力打开查阅了。这并不是因为劳累,而是他真的无法拒绝亲情的呼唤。
“老爸,我快40岁了,从来没有求过你。但这次我要真正求求你了。求你看在儿女的份上,求你看在自己60岁的份上,赶紧乘飞机回家吧。玉树还有余震,很有可能有疾病传染。我们每天都在为你的生命安全而担忧。”
王勇禄告诉记者,玉树大难未尽,我不能在这个时候舍她而去。儿女们迟早会理解我的,因为我这双手还没有完成使命,我还要为玉树重建家园描绘出最新最美的图画。
来源:青海日报
供稿人:柴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