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院2009级本科生 曲田 王博
一个冬日的上午,我们来到了位于清华园泥沙馆的王光谦院士的办公室,一进门,就看到桌子上甚至地上都堆满了各式各样的专业材料与书籍。老师和蔼地招呼我们坐下,对话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了。
偶然的选择,不懈的追求
作为当年高考考生中的佼佼者,王光谦老师以优异的成绩报考了武汉水利电力学院,而学习治河工程这个专业也纯属偶然,据王教授回忆,当年班上的76个人基本都是被调剂到这个专业的。但是,当年辅导员的一席话使得王教授对这个专业有了深刻的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治河史,我们这个学科有十大优势,其中之一就是河流保护,环保不变的主题”回忆起辅导员曾经的话语,王教授至今仍津津乐道。
尽管那个时候大学生毕业后学校包分配,但是大学生们并没有因此而滋生一种怠惰情绪,而是抓紧分分秒秒的时间学习,甚至连电影都不看,偷偷在宿舍学习,那种你追我赶的学习劲头,王教授至今提起来还感慨不已。“那时我们十点半熄灯,这时候,走廊里,水房里,路灯下,都是拿着书在学习的,就着那么一点灯光”王教授这样给我们描述他们那时刻苦学习的情形。
此后,王老师就开始了对于这个专业的不懈研究,参与了多项重要治河工程,并于2009年,荣膺中国科学院院士。
把论文写进祖国的江河
“把论文写进祖国的江河”在一次给研究生的讲话中,王教授曾这样说。这集中体现了王教授学以致用的思想,要真正把泥沙治理这个专业应用到实际中去,而不是纸上谈兵,真正造福祖国大大小小的江河。
长期以来,王教授为祖国的江河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其中最令他自豪的是对黄河的治理。王教授以浅显易懂的方式给我们讲解了黄河治沙的三大难题:水少,决口和泥沙多。由于受到了当时两大学术流派——欧美派和中苏派——的影响,王教授得以博采众长,再加上联系中国河流治理的实际,最终提出了“静水过船,动水冲沙,去清排浊”的方案,即在冬天当水比较清澈的时候开闸放水,夏天水比较浑浊的时候关闭闸门,“通过模型,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三峡大坝不会被淤泥堵死,在80年内会达到平衡”。
学会对待学问的态度
正是结合自身学习的经历,王教授认为“知识的更新是很快的,不可能全部学完,老师能教给你的是有限的,所以即使毕业了自己还要不断地去学,去研究”。“一个老师,只教给你知识没用,重要的是那些做学问的方法,对学问的态度”。谈到这里,王教授又说起了如今在校园里屡见不鲜的作弊、学术造假现象,“这些都是没有学会对待学问的态度”。谈到对我们的期许,“你们现在太缺少的就是奋发向上的精神,而且文理分科的界限过于明显了,其实我们什么领域都要涉及一下”,说到这里, 王教授还举了他自己的例子来鼓励我们,“每次出差,我都要看一本书,不是本专业的书我也看,一年我要看二百多本书”。就在我们采访的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里,王教授的手机响了五六次,我们很难想象,王教授这么忙,是怎样挤出时间来读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