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珞珈人 • 珞珈情 >故事情怀 >正文
珞珈人 • 珞珈情
活动预告
尹中卿:共和国航船上的瞭望者时间:2011-06-01
记者  王仁贵
 在尹中卿身上,“学者型官员”的理性、客观、严谨、认真等特质尤为明显。
 
每次采访尹中卿,他都先默默倾听,让记者把问题一股脑儿提出来,一一记下,再逐一阐述见解。回答问题时条理清晰,逻辑严谨,论证充分,资料翔实。即使问题尖锐,他也始终微笑,语气平缓,观点则犀利深刻。采访一两个小时,他不看任何材料,所涉及的专业数据都了然在胸,娓娓道来。采访结束时他又会说:这里说的都经过思考,我负完全责任。
 
尹中卿长期从事理论和政策研究,1985年从武汉大学经济系研究生毕业后,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工作20多年,先后翻译、主编、参加编写著作数十部,发表论文上百篇。专著《中国政治制度》已经译为多种文字,摆进联合国大厦,在香港还被一些院校作为参考教材。主编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大事记》历经3次修订,130多万字,可以称得上权威的人大史文献。主编的《人大研究文萃》,共有6卷近260万字,迄今依然是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的百科全书。他主编的《中国未来五年走向》《社会主义法制理论读本》《中国人大研究报告》等著作,在法学、政治学界也有很大影响。
 
2009年“转岗”后,尹中卿在财经领域崭露头角。2008年12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任命他为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推动他从涉猎广泛的杂家向财经专家“转行”,从人大机关干部向人大代表议政角色“转型”。两年多来,尹中卿已经到过二十多个省(区、市)调研,有的地方甚至超过10次,领衔完成多份调研报告和专题研究报告。在常委会会议、财经委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和审查预算、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及决算时,他要求自己讲真话,讲实话,讲有用的话,敢于表明个人观点,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尽心竭力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为常委会审议有关报告和议案、有关部门研究改进工作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近年来,尹中卿与《瞭望》新闻周刊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他为本刊撰写的文章,或是接受本刊记者采访,都能展现这位学者的情怀。《“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新形势》《“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对的挑战》《对城市投融资平台的再认识》《积极探索城市发展新思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在反危机中培育持久增长力》《通胀是否来临》《危机调控得失一年间》……在特定的时节里,在《瞭望》新闻周刊这一平台上,尹中卿不断发出自己理性的判断,抑或是警示性的提醒。
 
2009年3月,我国经济自2007年第三季度开始增速下滑,他尖锐提出是“内生因素为主、多种因素叠加”,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只是诱因,根源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结构性矛盾和应对失措。
 
2009年7月,他就提出要正视一揽子刺激计划实施中的成效与不足。积极财政政策不是盲目积极,更不是无限扩张。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不是过度宽松,更不是放任自流。要客观评估宏观调控的得与失、天量信贷的是与非、财政赤字的多与少、公共投资的功与过、结构调整的进与退、民间投资的大与小、股市楼市的喜与忧、外汇储备的利与弊。
 
2009年10月,他较早提出要实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刺激政策的逐步淡出和无缝衔接。在经济企稳回升之后,应当及时把前一阶段反危机、保增长的短期刺激政策,转变为调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长期中性政策,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科学做加法,勇于做减法,善于做乘法,敢于做除法,做好四则混合运算,在“V”形复苏之后,争取实现“√”形增长。
 
2010年3月,尹中卿关于房市的观点为媒体广泛引用。他提出,部分地方楼市出现泡沫已是不争事实,2010年我国肯定遭遇结构性通胀,必须密切关注经济增速大起大落风险,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严格管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时化解结构性通胀风险。6月,在世博经济高层研讨会上,他发表了“欧洲部分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和应对”演讲,在央行宣布改变人民币紧盯美元政策前3天,明确提出要重启人民币汇改进程,调整外汇储备资产结构,加强对短期投机资本监管,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针对地方融资平台过度扩张带来的风险,尹中卿还多次为《瞭望》新闻周刊撰稿,阐述地方政府因投融资平台产生的巨额债务,以及未来的隐忧,从强化政府债务管理、规范政府投融资行为、加强银行贷款风险管理、探索建立市政债制度、发展城建信托融资等方面,对当前和今后应该怎样规范和发展城市投融资平台提出了建议。
 

在《瞭望》创刊30年之际,尹中卿深情地向本刊记者表示,“《瞭望》新闻周刊一直是我的良师益友。多年来我总是透过这个窗口瞭望中国、瞭望世界,这两年又通过这个平台不断表达我的一些看法。《瞭望》既是严肃的国家新闻周刊又是受读者欢迎的时事政治读物,既是权威的主流新闻媒体,又能反映方方面面的观点和意见。愿我们一起登上《瞭望》之塔,为共和国航船乘风破浪做好瞭望者。”

来源:《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