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珞珈人 • 珞珈情 >故事情怀 >正文
珞珈人 • 珞珈情
活动预告
校友齐邦媛时间:2011-11-18
记者  严文廷
 
年轻时的齐邦媛

人物简介:齐邦媛(1924~),女,满族,辽宁铁岭人,台湾地区以及国民党政界人士齐世英长女,1947年国立武汉大学外文系毕业,同年到台湾,1968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研究,1969年出任中兴大学新成立之外文系系主任,1988年从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任内退休,受聘为台大荣誉教授迄今。曾任美国圣玛丽学院、旧金山加州州立大学访问教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客座教授。教学、著作,论述严谨;编选、翻译、出版文学评论多种,对引介西方文学到台湾,将台湾代表性文学作品英译推介至西方世界,卓有贡献。 

国立编译馆时代的国中教科书,从过去的政治色彩浓厚的文章,逐渐加入台湾现代文学作品,包括杨逵、黄春明等人的代表作,正是齐邦媛对台湾最直接的贡献。

齐邦媛兼任国立编译馆教科书组主任时,力主推动国中国文教科书改革,将具有当代台湾文学代表性的文章纳入教科书中。据当年跟她共事过的学者描述,齐邦媛认为“台湾文学优美,透过文学教语言,动之以情,才能在不知不觉中被文学所吸引”。

齐邦媛
将台湾文学推向国际的“拓荒者”

而对学术界来说,齐邦媛对台湾最卓著的贡献,是逐年将台湾现代文学,包括吴浊流、黄春明、李乔、朱天文以及平路等人的杰出作品都英译,在美国研究中文的1949年到90年代,让台湾文学真正成为中文研究的主力。更有学者认为,齐邦媛是将台湾文学推向国际的“拓荒者”。

但她真正为外界熟知的,是2009年出版的作品《巨流河》,这本描述1949年两岸离散的自传文学,让齐邦媛从台大退休教授成为畅销书作家,更卖到中国大陆出版。齐邦媛还始终坚持,台湾文学发展的篇章不能删,如果整个被删掉宁愿不出大陆版。而她虽是台大外文系教授退休,对于中文却有坚持,陆版《巨流河》原本要用简体字,但在齐邦媛的坚持下,最后还是用正体字出版。

《巨流河》
写出大时代成长、求学、恋爱的故事

而这本以四年时间完成的《巨流河》,也正是百年来中国人颠沛流离的缩影;她写自己在大陆成长、求学、恋爱,之后逃难来台,在简陋的公家宿舍,和任职台铁的丈夫,走过四五十年代,台湾人胼手胝足的岁月,中年之后又如何为台湾的文学和教育努力;被许多文学家、评论家认为是重要且温暖的时代纪实,更展现知识分子的至情至性。

少女时代
与飞官有段无疾而终的淡淡爱情

书中她写下少女时代一段无疾而终的淡淡爱情,更让无数读者落泪。她从小学毕业起,即和哥哥的同学、空军飞官张大飞有着一段若有似无的情意,两人通信七年,当时正值中日战争,她上中学、读大学;他从军、报国、抗日;两人鲜少见面,却在信中谈生命、谈信仰、谈家国。但张大飞一直压抑着不说“爱”。

直到1944年,他在豫南会战中,殉国于河南上空。出任务前留下一封诀别书给她的哥哥,信中写着:“请你原谅我对邦媛的感情,既拿不起也未早日放下…她的信是我最大安慰,但这些年我一直告诉自己,只能是兄妹之情,否则我死了会害了她,我活着也是害她……以我这必死之身,怎能对她说“我爱你”呢?在数十年后白发苍苍时,她写下:“从阁楼小窗看满天星辰,听窗外鸟鸣布谷,你在哪里?你怎么像神迹般显现挚爱,又突然消失了呢?”


最后,公元2000年,齐邦媛重回南京,终在“抗日航空烈土纪念碑”上看到张大飞的名字, 她写下:“这一日,五月的阳光照着75岁的我,温馨如他令我难忘的温和声音…”这段大时代的爱情感动许多人,也吸引许多巨流河的书迷跟随齐邦媛的脚步,前去悼祭张大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