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学术活动
    珞珈政治学论坛 | “元代名儒许衡的治道观”讲座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01/15 14:29:36来源: 浏览次数:

    2024年1月11日上午,“珞珈政治学论坛” 2024年第1期顺利举行,来自东北大学文法学院的颜德如教授在学院106会议室做了题为“元代名儒许衡的治道观”的学术讲座,参加论坛的有我院梁涛、刘伟、陈刚、田可等老师,以及校内外的其他十余名师生。讲座由我院政治学系副教授曹龙虎主持,他对首次来武大讲学的颜德如教授表示了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其在学术上特别是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方面的成就。接着,在全场师生热烈的掌声中,颜德如教授开始了他的讲座。

    作为一个引子,颜德如教授在开讲前先简要地介绍了他近些年从近代政治思想转向古代政治思想的缘由。他谈到,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家关注的议题往往需要从古代溯源,近代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多也涉及古代,并且传统资源对现代治理有颇多启发,因此研究近代政治人物和思想,不能忽略古代政治思想和文化,亦即需要古今结合。他之所以阐述分析许衡的治道观,是因为许衡既是思想家也是政治家,且能够因时因地提出自己的政治见解,而其政治思想在一些教科书中却要么被忽视,要么只是很简单地提及。颜教授指出,元王朝统治时间虽短,却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元朝官制:其一为中书省地位上升,宰相身份名副其实;二是“尚右不尚左”即尊右卑左。金朝汉人许衡即是中书省右臣,他曾参与元朝历法、礼制、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在教育上培养了众多蒙古王宫贵族,为元朝的文化发展与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他的政治思想非常值得探讨。

    颜教授认为应以“治道观”来重新理解许衡的政治思想,“治道”二字不仅仅是“治理之道”,还有治国理政的丰富意涵。许衡有明确而集中的政论阐述,最能显见其立国治国施政之思想、方略,就是他应诏上呈元世祖忽必烈的《时务五事》,即《立国规模》《中书大要》《为君难六事》《农桑学校》《慎微》。同时,在许衡其他言论尤其是“语录”中,亦有不少论及治国施政的,例如,“得天下心无他,唯仁爱与恭敬,爱天下万民。”

    颜教授指出,《立国规模》和《中书大要》是许衡“治道观”的顶层设计。《立国规模》中,许衡认为“规模既定,方可循序而行”,而“规模”的“大要在得人心”,并在规模的引领之下“必行汉法”。《中书大要》是治国的根本抓手,即“大要”是“用人和立法”,许衡认为“用人”和“立法”是相存相依的,好的君王当以开放胸怀识贤人、甚至放下身段用贤人,不可让贤人避世;君主尚无为而无不为,不用事必躬亲,设宰相总理百官,各守其分,此乃体现“中书省”的“省”字,即治国是为了简约便利,上下相安,而非简单易事。

    《为君难六事》和《慎微》则道出了治国施政的核心,是许衡“治道观”的枢纽。人君之难有其六,即“践言”之难、“防欺”之难、“任贤”之难、“去邪”之难、“得民心”之难与“顺天道”之难。可以看到,“践言”难强调的是人君自己,其他五难强调的是人君自己与人(亲近、贤人、奸邪者、天下万民)的关系及其事务的处理。“践言”之难处理好是前提,人君审慎为臣民作表率,方可“表正万邦”;如此才为处理好其他五难创造了根本性条件。从克己修己出发,才能用好人,而用好人才能顺遂天相,顺民心、顺民意、顺民情。为君六难又集中到“用人”和“得民心”上。人君做好上述六方面,就能夯实立国治国的大本。

    颜德如教授分享的内容宽广,逻辑性强,且有自己独到的学术思考。他的讲座激起了在场师生的浓厚兴趣,也在互动环节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刘伟教授作了三点总结。第一,他指出,此次论坛的内容让人有了不少新的感受,即中国古代到近现代的政治思想史是非常精彩并富有吸引力的,其中的一些观点经过“转译”之后是可以与当代政治实践相呼应和对话的。第二,他认为政治学的主体是现实导向和实践导向的,政治学本来就是关注政治体的运转与改进的,属“经世致用”之学,政治学者需要将知识探索与政治体的基本需求相结合。第三,政治学的同学应多阅读经典,多读读那些最有智慧的政治思想家们留下的文本,想想他们是怎么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供稿 政治学与行政学系 冯钰川)



    Copyright ©2011-2019 . All Rights Reserved.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地址: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鄂ICP备05003330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