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项目:面向对象的星载极化SAR影像变化检测,2015.1-2016.12

  • 项目基于我国即将发射的GF-3 SAR平台数据,本课题组针对实验区中减灾部门关兴的典型地物散射特性展开研究,提出面向对象的地物高精度解译算法,为减灾救援和后期灾害评估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高分项目:星载极化SAR数据的定标,2014.1-2016.12

  • 针对我国即将发射的多极化/全极化SAR平台,研究基于地面定标场的多/全极化SAR影像定标算法,为我国极化数据应用和定量解译提供算法支持。

自然科学基金:基于震后高分辨率极化SAR图像的倒塌建筑物解译,2014.1-2017.12

  • 项目针对目前利用震后全极化SAR图像解译倒塌建筑物过程中,出现的异质区域相干矩阵估计不精确、与非平行建筑物无法区分等问题,课题组通过对高分辨率图像上建筑物区域的噪声统计特性、建筑物的极化散射特性、非负特征值目标分解方法等的研究,发展极化相干矩阵估计算法,构建引入极化方位角偏移的非平行建筑物散射模型,建立基于目标分解和极化参数的倒塌建筑物解译算法,并对解译结果进行多尺度评估,为应急部门提供决策支持。提高利用震后高分极化SAR图像解译倒塌建筑物的水平,为抗震救灾提供科学依据。发表SCI检索学术论文5篇。

测绘公益项目:微小型全极化SAR测图系统及其应急监测应用, 2014.1-2015.12

  • 针对MiniSAR-ku无人机平台雷达特点;针对目前地物解译中出现的对极化信息内部结构研究不充分、信息利用不足的情况,通过分析ku波段下地物的后向散射机理,研究地物在高分辨率、多极化SAR影像中的散射特性和结构特征及特征降维算法;针对目前对水体、道路等弱后向散射地物解译精度较低的不足,发展基于纹理和极化信息的弱后向散射地物分类和识别算法,为洪水灾害淹没面积范围的动态变化和面积提取提供决策支持;发展只利用震后的全极化数据,在建筑物散射建模的基础上,发展高分辨影像上建筑物损毁程度解译和评估算法。

863主题项目:面向对象的高可信SAR处理系统,2010.10-2014.01

  • 项目面向高精度地形测绘、土地利用、植被覆盖监测等国家重大应用需求,集成和开发以SAR数据处理与解译技术为核心,以精度高、可靠性强、识别类型丰富为特征的面向对象高可信SAR处理系统。
  • 课题组负责其中“面向对象SAR影像高可信地物解译技术”部分,主要包括研究SAR影像地物高可信变化检测算法,基于知识的SAR影像地物高可信解译技术,典型森林植被类型的分类识别方法等。同时参与开发集成高可信SAR影像地物解译等软件模块。

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维度微波成像的陆地遥感应用研究,2009.01-2012.12

  • 面向我国西部困难地区测图、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等国家重大需求,针对高精度测图和地形测量、地物高精度分类、森林垂直结构参数和植被覆盖下土壤湿度估测等陆地遥感领域的典型应用,建立了多个多维度微波SAR遥感试验区,开展了星-机-地遥感试验和地基SAR试验,研究了基于多维度微波成像数据的高精度DEM信息提取方法、地表形变探测方法、地物精细分类识别模型和方法、森林垂直结构参数和植被覆盖下土壤湿度定量反演模型和方法,提出了针对不同应用目标的微波成像最佳维度优化组合方案。
  • 课题组参与了包括基于SIFT与粗差探测的SAR影像配准以及多种高性能极化SAR地物解译算法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6篇。

测绘基金:我国西部1:5万空存区测图技术,2006-2011

  • 1:5万地形图是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基础图件。在我国西部南疆沙漠、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地区,由于气候、环境、交通等条件和以往测绘技术装备水平的限制,至今尚有2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没有1:5万地形图。该空白区范围涉及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六省区,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21%,1:5万地形图图幅数5032幅。
  • 工程主要任务包括控制测量、航空摄影与航天遥感影像获取、自然社会要素调查、地形地物测绘、数据库及共享服务系统建设、地图制图与印刷出版、技术集成与作业平台构建等。

其它相关项目

  • 863导向项目:高精度极化干涉SAR处理与制图关键技术,2009.01-2010.12,主要负责极化SAR通用处理技术研究。
  • 国家测绘局西部测图计划重点项目:多波段多极化SAR影像地物信息提取与解译系统,2009.1-2009.12。
  • 973项目:流域水沙及环境变化特征信息监测反馈,2004.1-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