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智慧树网络平台上由北京大学开设的《创新工程实践》共享课程第三次见面课在我校东区沉浸式教室2721进行,北京大学人气老师陈江(被学生亲切地称为“呆呆”老师)为主讲老师。本次见面课的主题是“创新与电子制作”,目的是帮助同学们提升创新能力。
这是我校第一次参与共享课程的直播互动,不一样的授课方式和新颖的课程内容,都让老师和同学们有了不一样的体验。
直播互动现场,师生全神贯注
本次互动共有150余所学校、近8万学子参与其中。在我校直播互动教室参与互动教学的除了我校师生,还有来自其他高校的师生共约200人。
陈老师告诉同学们:“创新其实很简单,而且欢乐无穷”。讲课当中,陈江老师用无人机和汽车的构成元件展示了电子制作的重要作用;介绍了交叉学科、技术进步、头脑风暴、敏锐观察等多种创新模式;用单片机、传感器、步进电机等简单的电子设备带领同学们做了不少有趣实验。
全国高校,异地同堂
见面课上,除了教室现场的学生之外,还有来自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华中农业大学等全国各地的学生同时在线上课。互动环节中,同学们或在跨校直播互动教室里跟着老师一起分组讨论,或通过WEB端或手机APP以弹幕的形式参与互动交流。
创新没有终点,倾听点滴感悟
北大陈江老师:
通过课程,学生能对电子产生兴趣,能有发自肺腑的收获,这是对我们老师一个很大的鼓励。中国科大老师:
第一次接触直播互动的授课方式,非常的具有吸引力,代表以后教育的一种方向或者未来。合工大老师:
这种方式比较轻松,学生能很快就接受这方面的知识。以后我也可能采取这样的方式。中国科大学生:
这个讲课方式比较自由,可以学到很多创新的思维和方法。中国科大学生:
每门课都和不同学校的学生互动,很吸引我,我感觉只要参与其中,就非常有动力。
自2014年以来,教务处每年选取国内知名在线教育平台上的部分优质MOOC课程对校内学生开放选修。本学期,在智慧树平台上共选择了《创新工程实践》、《艺术与审美》、《现代礼仪》和《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等四门优质课程。在课程执行过程中,通过组织校内指导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课程的直播互动环节,帮助师生体验和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