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扎实推进实践育人工作
——全员带动,领导重视,师生参与积极性高
学校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工作,2012年8月出台《太原理工大学大学生自主实践实施办法(试行)》,做好实践育人工作的顶层设计。每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均成立由分管党委书记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党委宣传部、校文明办、党委学工部、教务处、研究生院、后勤保障处、招就处、校团委、校学生会多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统筹设计,协调关系,确保实践成效。
学校将教师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科技创新等实践育人指导工作予以认定,政策上带动更多教师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目前,已吸引专业课教师、思政部专职教师、专职团干部、辅导员等一批教师队伍持续关心指导社会实践工作,每年均涌现出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百余名。
为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学校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规定本科生在校期间须通过自主实践取得2个以上学分,并于2016年推动PU口袋校园上线,将学生实践过程与学分考核相结合,实现自主实践实时记录。近五年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参与数量逐年增加,范围逐渐扩大,由之前的学生骨干扩散到普通学生,由二三年级为主辐射到一四年级和硕博士,学生的热情参与为社会实践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全方位覆盖,形式丰富,第一第二课堂相互促进
学校把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延伸和巩固,2012年8月出台《太原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办法》,并且在2012版的本科生培养方案中,正式把《思想政治理论综合实践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全校本科生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课程的实施提升了思政课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同学们在亲自经历调研之后感觉课堂上的知识变成了自己的知识,提高了运用基础的社会调查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学校第二课堂实践育人已经建立包括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专业实践、科技创新等在内的全方位体系。在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特步”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太原铁路春运暑运志愿服务、“善行100”爱心包裹劝募等众多服务项目中,我校志愿者亮出了最美的名片。学校整合地方、校友、专业基地、科技孵化基地、扶贫助困基地等多方资源,目前共建立社会实践基地78个,确保社会实践工作的持续开展。2016年在阳曲县开展千人百队专项实践,既是对以往传统的学生骨干实践模式的一次突破和创新,也是学校直接服务地方发展的全新探索和尝试;在学校定点扶贫县——忻州偏关县建立实践基地,各学院各单位接力赴偏关开展扶贫实践;晓明实验室、机器人创新基地、“飞思卡尔”智能汽车、晋翔车队等成为同学们科技实践的优秀基地……
——全过程实施,常态开展,规定动作形成长效机制
学校将社会实践融入学生大学四年规划中,形成假期专项实践与学期中日常实践相结合的全过程实践常态机制。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科技创新、专业实践等贯穿学期始终。爱心包裹劝募、春风支教等项目每周末如期开展,螺丝钉之家、阳光之家、温情驿站、心雨社等志愿服务队定期赴基地开展服务,勤工助学学生每日利用课余时间在用工单位助岗,晓明实验室、机器人训练中心等科技创新基地日常进行培训与项目的研发……寒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项从前期酝酿、专题培训、宣传动员、学生申报、项目实施、项目总结、校内宣讲等也形成制度,贯彻学期始终,在规定时间执行规定动作,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我校2012年9月入选团中央支教团项目单位,自2013年9月至今支教团连续4年来26名同学赴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多所中小学开展支教,形成了良好的接力机制,成为实践育人工作的亮点品牌。我校支教团为当地孩子构筑“关爱留守儿童之家”,累计开展特色课程200多课时,辅导留守儿童50名,团中央、青海团省委、海东市教育局等多部门领导前去考察指导工作。
近年来,学校社会实践队伍逐年上升,从2011年74支实践队伍到2016年275支,社会实践,已由过去的“精英参与”向“全员参与”发展,由“要我实践”向“我要实践”发展,由“招募选拔制”向“项目申报制”发展,越来越多的同学从实践中受益,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提高。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先后在《中国青年报》、《山西日报》、《山西青年报》、《新华网》等媒体报道。形成《青年与山西发展》、《青年与职业》专项调研报告集。大学生开展的《黄河古渡的历史、现状、发展调研》、《太原市小微企业融资现状调研》入选2014《南风窗》“调研中国”项目。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后有18支团队入选团中央重点团队,四川荥经县志愿服务团、广西崇左大新县志愿服务队、青海乌兰县柯柯镇志愿服务队、“助力脱贫攻坚 共建美丽阳曲”阳曲专项实践队伍等多个团队被授予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攻坚克难助扶贫 共筑偏关脱贫梦”偏关专项实践队伍教育扶贫项目教获得团中央学校部“千校千项”最具影响好项目。
志愿服务工作蓬勃发展,学校目前建立志愿服务队伍42支,注册志愿者26571人,志愿服务基地20个,定期开展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螺丝钉之家”27年久久为功,接力传承雷锋精神,于2016年3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研究生支教团获2013—2014年度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温情驿站等 13个基地2013年被命名为山西省首批师生志愿者服务基地。“童心圆”留守儿童关爱行动项目2016年获第三届全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近三年来,青年创新创业团队在挑战杯、创青春、节能减排等各级各类赛事中频创佳绩:国际级大赛获奖作品11项,获奖人数45人;国家级大赛获奖作品33项,获奖人数149人;省级大赛获奖作品78项,获奖人数302人;国家级、省级毕业生创业典型人物2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