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荫:让世界看见清华医学

2024.01.24

    文字

    何思萌


    图片设计

    李娜


    资料提供

    医学院


    编审

    刘蔚如  周襄楠

    张歌明  李萍


    栏目统筹

    周襄楠  贺茂藤

2021年,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眼科医生、全球杰出的临床医师科学家和视网膜专家、美国国家医学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亚健康与医学科学院通讯院士、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黄天荫全职加盟清华大学。

黄天荫教授

从2009年的“医学药学实验班”,到2013年的“八年制医学实验班”,在医学院十余年的探索基础上,两年来在黄天荫的引领下,“卓越医师-科学家”项目正式落地,越来越多的学子在国际医学舞台崭露头角,全新的“学院-医院”体系正在形成,清华医学院在求索生命真知、达济万民康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瞩目于世。

全力培养“医师科学家”

数年前,黄天荫遇到了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创始院长、世界卫生组织荣誉总干事陈冯富珍教授。陈冯富珍向他发出了一个挑战:你想要作为一个局外人观看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崛起,还是希望亲自参与到这份事业之中?

近些年来,中国医疗事业快速发展,作为一名学者、医师,黄天荫有志于为全人类的健康贡献力量。陈冯富珍的提议,让他意识到:机会来了。

“这个机会可能一生只有一次,我当然要抓紧这个机会。”于是,2021年,他来到了清华。

医学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重中之重。在清华,黄天荫认可并支持“医师科学家”的概念,希望能培养出一批“既能问诊,又能科研”的复合医学人才。2022年,经过不懈努力,他领衔将八年制医学实验班升级为“卓越医师-科学家”项目。

黄天荫为“卓越医师-科学家”项目医学生授袍

培养强基础、重临床,具备深厚人文底蕴、国际化视野和创新潜能的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即“具有高度人文情怀的顶尖医师-科学家”,让学生既具备作为医师的临床问诊等基本技能,又能够在实验室开展前沿研究、创新医疗方案与技术,不断开拓医学领域的广度与深度。“医师科学家”的理念,蕴含着黄天荫为医疗事业筹谋的远见。

树立国际视野  回应社会需求

黄天荫希望清华医学院的师生,能够服务于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参与到全人类健康事业之中。在这一愿景下,他提出了“4I”人才培养理念,即创新(Innovative)、融合(Interdisciplinary)、国际(International)、特色(Individualized)。依托清华的传统理工科优势,交融不同学科技术,开拓多学科医工、医理交叉,并转化到疾病应对这一最终目的中来,让更多学生能够接触全球顶尖的医学资源,不断提升清华的医学教育、医疗体系国际影响力。

他说:“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学生,以后要面对的是全球性的问题,在培养人才时,要尽早地树立国际视野。”

黄天荫在医院工作

黄天荫每个月都会到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坐诊,与病患长年累月的接触,让他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医疗的需求。

黄天荫时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现在的医生培养、医院管理模式是否能应对新的挑战?”中国快速发展的这些年,社会人群的疾病与早前相比有很大不同,预期寿命的延长、出生率的下降等因素导致人口迅速老龄化,从以“急诊”为主,已经转向以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为代表的“慢病”时代。这不仅是中国医疗面临的新情况,也是世界医疗面对的新趋势。

国家与社会需要一批面向未来医疗的人才,清华医学要承担起为国为民培育优质医学人才的责任。面向国家与社会的重大需求,成为清华医学院课程、医学生培养方案制定的重要依据和直接导向。

终身学习  永远在路上

2023年4月,黄天荫被授予2023年世界视觉与眼科研究协会成就奖。他的身上有很多“标签”:全球知名眼科专家、清华医学院首席教授、长庚医院医生……当被问到怎样对待这些“身份”时,黄天荫回答说:“我更希望做一个终身学习者,这是我的愿景,也是我对自己的期待。”

在与患者的交流与诊疗中,发现新的疾病类型、找到合适的诊疗方案;在与同行的沟通与讨论中,不断完善医学实验的设计;在每一次失败的实验中总结经验,在每一次与学生的对谈中更新思维。来到中国,来到清华,也构成了黄天荫终身学习的一个部分,他说:“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文化,在这里,我每天都在学习,每天都在成长。”

黄天荫带领学生在医院出诊

黄天荫办公室的书柜上摆着几张照片,记录着他人生的诸多重要时刻,从医学院毕业、与家人一同生活、参加顶级国际会议,最显眼位置摆放的是他在清华大学医学院拍摄的照片。全职加盟清华两年来,黄天荫正在以实际行动回应着陈冯富珍教授发出的挑战,深度参与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之中。

他正带领全新的清华医学院,面向中国对医疗服务的重大需求,面向世界对医药卫生健康事业的期待,一步一个脚印,迈向更广阔的天地。

人物简介:

黄天荫,临床科学和视网膜专家,清华大学副教务长、医学院主任及讲席教授、医学学科带头人,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外籍院士。本科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专业并获得总统奖学金,后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公共卫生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黄斑病变和视网膜疾病相关的临床工作,并致力于视网膜疾病和眼部成像(含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创新,在视网膜疾病和眼部成像方面的流行病学、转化、临床科研交叉学科研究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是享有盛誉的临床科学家和国际视网膜专家。黄天荫教授累计发表同行评议论文2000余篇,多次入选科睿唯安(Clarivate)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曾获北京市政府长城友谊奖、新加坡临床医学家学院奖章、美国世界视觉与眼科研究协会成就奖(Friedenwald Award)、世界前2%的科学家(世界排名488)等荣誉。现任《柳叶刀-数字医疗》(Lancet Digital Health)、《贾玛眼科》(JAMA Ophthalmology)期刊编委,亚太眼科影像学会(APOIS)会长,亚太玻璃体视网膜学会(APVRS)副会长,亚太眼科学会(APAO)理事及亚太远程眼科学会(APTOS)理事;并任职于黄斑协会执行委员会和国际眼科理事会(ICO)委员会,新加坡国家医学研究委员会(NMRC)。

  • 010-62793001

  • webmaster@tsinghua.edu.cn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