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海洋学部:奋进新时代 扬帆新海洋

2018.06.08

    供稿

    深圳研究生院

     

    创意
    映像设计组

     
    图片

    刘泽玉
     
    编审
    卢小兵、程曦
    张歌明、张莉
     
    栏目统筹
    程曦
     
    编辑
    程曦

2018年6月8日,是第10个世界海洋日、第11个全国海洋宣传日。

蔚蓝的大海,是我们这个星球在茫茫宇宙中最醒目的标志色,也是孕育无数生命、蕴含无限能量的宝库。当前,全球已进入海洋经济大时代。“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就海洋强国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大力发展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并有针对性地开展高端工程配套装备研发,适时适度地进行南海资源开发,是确保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有效手段。

早在1997年,清华大学就成立了海洋学科,鼓励涉海研究;2003年,清华面向全球招聘海洋领域人才;2006年,清华将海洋特色学科建设列入学校“十一五”规划;2011年7月,作为清华大学海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研究生院海洋学部正式成立,陈道毅教授担任主任。清华海洋学科的高层次人才队伍逐步壮大,已吸纳了包括现任英国国家海洋中心副主任J.Huthnance爵士、曼彻斯特大学Peter Stansby院士、英国伦敦大学学院G.Royle教授在内的多名国际一流海洋科学人才。

借助清华大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深圳研究生院海洋学部的发展相当迅速,在物理海洋与动力、海洋工程与技术、海洋生态调查评估与保护修复、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海洋数字模拟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部分领域在国内外已有较高的影响力。先后承担“863” “973”等近10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多个省市级科研项目。尤其是2014年获批国家海洋局的“深圳深海海洋工程装备配套试验平台”项目,被认为是深圳海洋产业发展迄今最为瞩目的成绩。2017年获批水下机器人组网等两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专项的项目,在深圳市和清华大学实现海洋专项“零的突破”。

针对目前我国缺乏海上综合试验场的现状,海洋学部在已建的深圳深海海上试验场的基础上,添置浮标、潜标和中心浮岛等硬件设施,为小型化海洋装备解决系泊、能量和信号传输等共性问题,让试验场用户能够专注于所研发装备的核心功能。另外,试验场具有设备联调联试功能,可以有效评价设备的真实工作状态。

目前,该试验场已经装备了一条1000吨级的试验母船,并配置了超短基线和水下ADCP流速剖面测量仪以及激光雷达测风设备,具备南海全海域的航行试验能力。依托试验母船,能够完成海洋工程装备动力性能测试,耐久性测试以及物理海洋观测等一系列的工作。除此之外,试验场包含了搭载测试仪器和观测设备的中心浮岛、进行海上可再生能发电联调联试的海底光电复合缆和海上原位升压变电设备以及为浮式装备测试提供的浮标和潜标等锚固系统,初步具备进行海洋工程模型和原型试验的能力,是我国针对南海开发兴建的首座综合海上试验基地。

在国家海洋局和深圳市的联合支持下,试验场在未来将进行提升建设,形成原先不具备的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与小型海水淡化技术的测试试验能力,同时着重提升海洋可再生能装备的测试试验能力。

该试验场填补了我国目前尚无深海海洋工程装备海上试验场的空白,试图解决我国海工行业在现今关键发展时期对深水试验场和公共海试服务基地的急需,为南海油气资源开发和维护南海主权奠定技术基础,为将深圳打造成为我国海洋装备与技术的南方基地作出贡献,推动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该试验场主要用于高端海工装备和技术的综合试验与研发、海工装备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海工装备集成与验证、成果转化,为最终发展为开放型和综合型的国际先进海试基地迈出关键一步。

 

相关链接: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于2001年成立,是清华大学与深圳市合作创建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是清华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同一学校、同一品牌”,坚持特色办学,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初步探索并形成了“国际化、复合式、创新创业型”的育人特色,“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建设特色,以及“政产学研资结合”、“注重技术转移”的科研特色。目前,学院重点发展的学科领域包括:生命与健康、能源与环境、信息科学与技术、物流与交通、先进制造、海洋科学与技术、社会科学与管理和医院管理研究。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海洋学部与国内外众多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了重要合作。在国际合作方面,与英国南安普顿海洋学院联合办学的双学位项目即将签署正式协议;未来将依托即将成立的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建设清华深圳国际海洋学院。海洋学部还与英国国家海洋学中心、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伦敦学院大学等世界知名海洋学教育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持久密切的合作关系,与中海油、中广核、中船重工、百勤石油、中建钢构、中兴新通讯等企业在海洋观测仪器、海底作业装备、海工平台建设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开展技术合作。

 

  • 010-62793001

  • webmaster@tsinghua.edu.cn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