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2016年特等奖学金获得者陈立杰:立志为人类智慧添砖加瓦

2017.03.13

    供稿

    映像设计组

     

    创意

    映像设计组

     

    文字

    刘书田

     

    图片

    霍巍

     

    编审

    卢小兵、程曦、张歌明、张莉

     

    责编

    程曦

     

    图片编辑

    姚远

“大一的时候,我经常在紫荆操场漫步,思考我是谁?我要做什么?”2016年特奖答辩会的现场上,一位激情澎湃的少年刚说完这句话,台下便自发响起了掌声。

这位语惊四座的少年名叫陈立杰,来自交叉信息研究院计科30班。

陈立杰的大三学年学分绩排名年级第一,专业核心课学分绩达98.3分,曾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计算机领域顶级会议 AAMAS 和 COLT 上发表论文,曾率领清华代表队参与第38届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世界总决赛获得铜牌的最佳战绩,是大家眼里的“学神”,是老师眼中的“学术新秀”。

竞赛、学业、科研,串联起了陈立杰的大学生活。

从初中开始参加信息学竞赛,陈立杰一直都是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界的传奇人物之一。他一路靠自学击败各路强手,揽获各种奖牌。高一时他曾拿到全国青少年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顺利保送清华大学,高三参加第25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他以全场第一名的成绩获得金牌。

进入清华后,陈立杰认真对待所有课程的学习,夯实自己的基础。大二下,他选修了研究生课程“高等理论计算科学”。初次参与算法研究,点燃了陈立杰的研究兴趣。尽管难度很大,他仍然坚持为这门非常有挑战性的课程每周花费近20小时。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立杰对这门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写成了“关于拟阵限制下多臂老虎机的最优探索问题”的学术论文,发表于理论机器学习领域的国际一流会议COLT2016,他还前往纽约会场作了专门的口头报告。

陈立杰真正令众人佩服的,不是在信息竞赛中屡获佳绩,也不是独占鳌头的专业课成绩,而是他身上“能够独立寻找问题”的科学家气质。

大三在麻省理工学院访问期间,陈立杰和导师合作,利用传统计算理论,找到了证明量子计算优越性的理论框架,解决了著名量子信息学者约翰·沃特罗斯(John Watrous)在2002 年提出的开放(open problem),在学术界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

科研不总是一帆风顺的,陈立杰坦言,苦苦思索却没有结果的日子占了绝大多数,他有时也会沉入沮丧和迷茫之中。但抱着“成为一名理论计算机科学家”的远大理想,陈立杰一步一脚印走了过来。

“我们的院长姚期智先生曾经说过,现在是计算机科学的黄金时代,也是人类的黄金时代。”陈立杰说。如今,他即将赴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期待成为这个黄金时代大潮中闪现的一朵浪花,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绽放出最独特的智慧之光,为人类的智慧添砖加瓦。

注:本文改编自《我立志为人类智慧添砖加瓦——访清华大学2016年本科生特等奖学金获得者、交叉信息研究院2013级本科生陈立杰》,2016年11月22日发表于“小五爷园”微信公众号。

  • 010-62793001

  • webmaster@tsinghua.edu.cn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