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角再吹响,新年加速跑。1月4日,同济大学召开学科发展与人事人才战略研讨会,发布《学科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和《人事人才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分别部署多项重点任务,推动同济大学学科发展和人事人才工作提档升级,奋力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事业发展处处长、二级巡视员顾然,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刘力,上海市人才工作局副局长、二级巡视员郭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人工智能发展处处长潘焱,校党委书记方守恩出席并致辞,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作学校发展情况汇报。
学校特别邀请了一批院士专家围绕学校学科发展和人事人才工作把脉问诊、建言献策,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原校长潘云鹤,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原校长、弘深书院院长周绪红,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特聘教授谭建荣,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赵东元,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肖绪文,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昌大学校长陈晔光,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妇儿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陈子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三研究所总工程师杨树兴,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骏,中国工程院院士、福州大学校长吴明红,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学东,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公司原总工程师、同济大学高铁及站城融合研究院院长郑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政治学组成员、南开大学原副校长朱光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汽车总工程师廉玉波,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华为首席技术官(CTO)童文,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学术合作中心总监陈丽等。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人才工作处处长王庆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处副处长宋懿琛,校领导班子成员,学校各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学科带头人、青年教师代表参加会议。常务副校长吕培明主持开幕式、总结会,副校长许学军主持战略研讨环节。
方守恩致辞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作出的战略部署,为深化高校教育综合改革,特别是学科创新发展和人事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面对“教育强国,同济何为”的时代命题,全校上下要统一思想,坚持学科引领和人才优先并重,推进学科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协同发展、互促共进。要精准发力,紧紧围绕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深化学科与人事体系改革。要汇聚合力,探索各学科特色发展路径,打造一流的发展生态。恳请各位院士专家贡献真知灼见,为同济大学学科发展和人才战略谋篇布局,为相关学科绘就发展新蓝图和“施工图”。
顾然致辞表示,学科建设和人事人才工作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两大基石。希望同济大学能够锚定教育强国的建设目标,直面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找准改革发展的方位,充分发挥专家和广大师生的集体力量智慧,认真梳理凝练问题和需求,形成有针对性的改革思路和举措,切实让会议结硕果、见成果、有效果,在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方面发挥带动和引领作用。
刘力致辞表示,学科高质量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是高校发展中的两大核心命题。同济大学今天发布的两份行动计划,既是对学校未来三年发展的科学规划,也是对国家教育强国战略的一个具体落实举措。希望学校以此为契机,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完善人才队伍,力争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再上新的台阶。
郭磊致辞表示,一直以来,同济大学高度重视人事人才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上海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着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希望同济大学能够继续为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贡献更多同济经验。上海人才工作局将为学校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做好服务。
潘焱致辞表示,人工智能日益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技术,为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机遇。希望同济大学为上海科技创新发展、推动人工智能“模塑申城”建设贡献智慧;加强与行业协会、企业的合作,推进人工智能在城市治理、智能汽车、智慧交通领域的应用;发挥学科交叉的优势,为上海乃至全国培养更多复合型创新人才。
郑庆华在题为《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守正创新,加快转型,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报告中,介绍了学校基本校情与建设进展,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提出了发展思路与重点举措。他表示,应时代之变,应强国使命、应同济担当,我们要锚定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创新驱动,持续优化学科布局内涵转型,改进人事人才评价体系,加快基础设施新建修缮,深耕对德对欧交流合作,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坚定信心,保持昂扬奋进的姿态,比精神、比奋斗、比贡献,真抓实干,同舟同济,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同济更大贡献。
许学军作学科发展和人事人才工作汇报,介绍了两大行动计划及其任务举措。
《同济大学学科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部署了七大重点任务,将持续构建高质量学科体系,不断推进学科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学科的核心竞争力,为学校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坚实支撑。力争到2027年,高质量完成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任务,学科专业均衡性显著改善,新兴学科成长性显著提升,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优势学科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七大重点任务分别是:一、持续深化调整,优化一流大学学科结构;二、人工智能赋能,促进学科转型提质发展;三、做强基础学科,加快原始创新能力提升;四、服务国家战略,布局新质新域未来学科;五、打破院系壁垒,推进学科交叉内外融合;六、深化国际合作,打造全球科教人才高地 ;七、改革评价体系,营造学科健康发展生态。
《同济大学人事人才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部署了九大重点任务,将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面向世界汇聚一流人才,促进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营造人才发展新生态。九大重点任务分别是:一、聚焦学科战略,科学配置师资岗位资源;二、激发人才活力,持续完善分类评价机制;三、超前谋划部署,积极探索学院试点放权机制;四、强化青年人才培育,为青年教师成长成才搭建广阔“大舞台”;五、深化人才精准引进,打造人才生态高地;六、延伸多元用工机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七、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营造奋楫争先的实干氛围 ;八、实施管理岗职级体系改革,锻造高素质专业化管理队伍;九、以数智化为驱动,构建人事人才管理服务新生态。
在战略研讨环节,与会的各位院士专家表示,同济大学立足服务强国建设,对学科发展和人事人才工作作出部署,目标明确,路径清晰,举措务实,彰显了同济的使命担当。希望同济大学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找准学科发展的抓手和突破口,走差异化特色发展道路,持续深化学科交叉融合和产学研合作,打造具有同济特色的优势学科群,布局未来学科,提升学科整体竞争力,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强化有组织科研,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氛围,以事业和平台感召人才、凝聚人才,鼓励师生潜心深耕,打造人才高地和科技创新策源地。
会议设置了7个板块的分组讨论,分别聚焦基础类、建造类、信息类、制造类、健康类、文科类和支撑队伍,相关职能部门、学院班子成员和教师代表围绕学科发展和人事人才工作展开广泛而热烈的讨论。方守恩、郑庆华等校领导分别参加了分组讨论。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医学院、文科办公室、机关党委分别代表7个分会场汇报了小组讨论情况。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作交流发言。
郑庆华在作会议总结时表示,感谢各位院士专家提出了宝贵意见建议,对学校推进学科和人事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给予了很好的指导。会议促进了跨学院、跨学科之间的交流,凝聚了共识。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职能部门、各学院要积极行动起来,细化方案,把会议作出的重要部署真正落到实处,推动学校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呈现新气象。
(文/黄艾娇 陈少颖 图/江平 视频/武毅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