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14名同济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来源:校友会、新闻中心   时间:2020-11-26  浏览:

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14名同济人受到表彰,姚启明、崔冰、张郁、罗军、王卫东、卢泰强、陈晓明、李章林、王昌将、净文常等10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葛均波、马军、俞汉青、朱永灵等4人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长期以来,同济大学始终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学校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作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鼓舞全校师生和所有同济人以之作为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动力,树立崇尚劳动的文明风尚。学校还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从今年开始,全体新生必须完成5小时及以上义务劳动。在同济大学的培养和影响下,各行各业涌现的爱岗敬业、锐意创新、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先进模范人物中,就有同济人的身影。

附:14名同济人的优秀事迹

姚启明:中国赛道设计第一人

/tongji/smu_news/__local/6/0A/80/D87225F7072D3341858F6384F32_735FD61B_1D878.jpg

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获得者、同济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汽车运动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姚启明,2010年至2017年,在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就读,获博士学位。

姚启明以一己之力改变了中国赛道由外国人设计的局面,被誉为“中国赛道设计第一人”,是国际汽车联合会许可的全球赛道设计师中唯一的中国人、唯一的女性。她在100余个赛车场设计中创造30余次“中国第一”和“世界第一”;她的团队,作为全球唯一的赛道设计机构,与F1、FE、MAT和FIAIWG四大知名机构共同组成未来城市赛研究团队。

姚启明不满足于赛事上的成就,她希望运用自身的力量创造更多的价值。她尤为关注公益事业,不仅完成20余个公益援助项目,还亲身走进幼儿园、大中小学、博物馆、展览馆,通过开学第一课、讲座、专题展等形式开展公益科普。其中,她开展的“世界汽车运动百年专题展”被收录到《学习强国》中。此外,姚启明还以著书的方式记录、整理她关于赛道设计的知识和经验。她培养了年轻的创新团队,起草中国首部行业标准,撰写“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行业首部学术专著和世界首部历史书。不可替代的工作性质让她长期操劳,但她始终以超强的毅力投身工作,即便肺疾复发仍按原计划向全国作完科普讲座才入院治疗。

《人民日报》以“赛道的荣誉,不能没有中国人的名字”赞扬她的突出成绩;国际汽联主席让·托德赞扬她的团队“在赛道设计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在汽车运动推广领域的不懈努力,促成了中国汽车运动的发展热潮”。她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领衔人等20余项荣誉。

崔冰:以匠心践行初心的“勘察设计大师”

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获得者、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首席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崔冰,1989年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结构工程系桥梁工程专业。

作为总设计师,崔冰先后设计了浙江舟山秀山跨海大桥,南京长江三桥、四桥、五桥;作为技术总负责人,他设计了安徽望东长江大桥;作为主桥上部结构技术负责人,他主持设计了南京长江二桥南汊主桥等多座在国内外公路桥梁技术发展中具有开拓意义的特大型桥梁工程。他还主持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特大跨径悬索桥分体式钢箱梁成套技术研究与示范》等科研课题。

崔冰荣获建设部授予的全国勘察设计大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交通系统岗位能手、交通科技英才、全国公路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由他参与设计的南京长江二桥、南京长江三桥荣获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质奖,参与的技术研究三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张郁: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大动脉的运维者

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获得者、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通号分公司总经理、信号技术总监张郁,1997年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原上海铁道大学)自动控制(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

张郁是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大动脉的运维者,世界第一规模线网的信号专家。在他身上,折射出新一代上海地铁人的责任与担当。

他是全球最大规模地铁神经网络——信号系统的守护者,承担着守护地铁网络安全运营的重任。他在不断提升信号系统维护技术水平的同时,还先后主持完成了12条线路及延伸线信号工程建设。在数个信号改造工程中,他探索形成了一套符合上海地铁超大规模网络“边建设、边运营、边改造”的新模式。

他是全国最短列车运行间隔的领跑者,把控信号关键设备整治,不断追求地铁网络运行效率的提升,将全路网“5分钟晚点”指标提升至1087车公里,在世界地铁CoMET体系指标中位居前列,这使得上海地铁9号线成为全国第一条最短间隔突破2分钟大关的地铁线路。

他是全行业最尖端技术革新的探索者。由他牵头的“信号系统智能运维体系”破解了地铁关键系统健康状态量化评估难题,实现了智能化的主动维修决策,故障平均修复时间从30分钟降至10分钟,运维成本降低13%。

他的多个课题获全国质量创新大赛最高奖等奖项,他牵头、参与的攻关项目累计获得国家专利28项、上海市优秀发明奖13项。

罗军:致力于让广西农信社高效服务广西实体经济

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获得者、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党委书记,研究员、高级经济师罗军,1989年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

罗军曾任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优秀企业领导人,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他推动广西农信社500个基层党支部实现“6S”规范化建设。在他的促进下,广西农信社坚决处置化解金融风险,并在2018年度监管评级进步度中位居全国城商行最优序列。广西农信社资产总额、存款、贷款、缴税均居全区同业第一位。广西农信社2019年累放各项贷款3731亿元,同比多放344亿元,高效服务广西实体经济。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

王卫东:城市地下空间和地基基础工程设计领域领军者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3bf33a87e950352aa461ff985d43fbf2b2118b1a?x-bce-process=image/watermark,image_d2F0ZXIvYmFpa2UyMjA=,g_7,xp_5,yp_5

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获得者、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地下空间与工程设计研究院院长兼集团执行总工程师王卫东,1986至1996年,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均就读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王卫东,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万人计划、市科技精英、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市劳动模范等荣誉。他长期致力城市地下空间和地基基础工程设计研究,主持完成上海世博500kV地下变电站、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CCTV主楼等300余项国家、市重大工程;他重视重大科研课题攻关,研发新技术,荣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他主持“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研发软土深基坑工程安全与环境控制新技术、深大地下空间开发深层地下水控制新技术、超高层建筑深基础设计与沉降控制关键技术等创新成果。他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3项为第一完成人)、二等奖5项;获国家及省部级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15项(12项为第一完成人)、詹天佑奖2项。作为行业领军人才,他注重发表专著并参与规范标准编写,推动行业科技进步。他撰写专著2部,主编、参编12部;主编规范标准9部,参编规范标准12部;获授权专利22项、软件著作权12项;发表论文210余篇(SCI和EI收录110余篇)。

卢泰强:致力于推动我国建材产业的转型升级

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获得者、上海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科技中心主任卢泰强,1989年至1997年,本科、硕士研究生就读于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卢泰强带领科技工作者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布局谋划技术攻关,取得了极具行业影响力的重要科技成果,引领行业转型升级。2017年,卢泰强作为市国资委立项项目“航空风挡玻璃原片国产化的产品研发”的负责人,在启动和推进项目在常熟耀皮特种玻璃基地实施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2018年,卢泰强作为市科委立项项目“上海建筑防水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在推进项目立项实施的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2015-2019年,建材(集团)及成员企业获省部级科技项目立项15项、扶持专项资金11817万元,科技赋能助推建材(集团)高质量发展。其中,卢泰强在争取政策性支持中发挥了关键性或重要作用,直接负责和参与的项目数、专项资金占总数的60%、80%。

陈晓明:把图纸设计化为现实的人

http://www.worldscience.cn/upload/wresource/word/201106/2012330165823_files/image001.jpg

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获得者、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工程师陈晓明,2002年毕业于同济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

陈晓明长期致力于土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研究及配套施工装备研发,先后负责或参与完成了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海铁路南站、广州塔、上海中心大厦、国家会展中心、南京金鹰世界、国内首例超大尺度3D打印景观桥等30余项国家和省市重大、重点工程建设;主持、参与了国家863计划、重点研发计划在内的省部级及以上重点攻关项目课题24项。

工作至今,陈晓明累计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6项,主编或参编国家和地方标准9部、工法7项、著作8部,发表论文50余篇,省部级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他个人获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中国钢结构三十年杰出贡献人物等殊荣,并于2019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由他领衔的“数字化建筑施工劳模创新工作室”于2019年被授予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

李章林:以匠人之心,琢大隧道之诚

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获得者、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分公司负责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章林,1999年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测量系测量工程专业。

李章林参加工作二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建设。作为项目经理,先后参建了上海上中路隧道、虹梅南路隧道、诸光路隧道等5条14m级以上的超大直径隧道,占全国总量近20%,参建工程获评了詹天佑奖、全国市政金杯示范工程、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等众多荣誉。他带领团队不断创新,埋深 60m级超长直径盾构隧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啄木鸟施工安全管理平台研发、全预制拼装型隧道技艺,多项技术走在行业前端,其中啄木鸟施工安全管理平台在整个行业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作为上海市劳模年度人物,他不断发扬劳模精神,带头冲锋在工程管理第一线,保障工程管理的高效、安全;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载体,培养、输送行业优秀人才;以他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也是首批长三角地区劳模创新工作室。以匠心引领筑一流工程,以智造驱动服务长三角,李章林为行业创新发展贡献源源不断的动力。

王昌将:做好桥梁创新工作,助力浙江省交通发展插上智慧的翅膀

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获得者、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昌将,1993年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测量工程专业。

王昌将是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正高级工程师。自1993年从同济大学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公路桥梁设计、科研工作,主持或参与设计了近40余项国家和省重点公路工程,总里程超过600公里,为我省交通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是我国中青年著名公路桥梁专家,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百千万人才、浙江省劳动模范、交通运输行业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交通部青年科技英才、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茅以升青年桥梁科学技术奖等荣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006年,王昌将受组织委派担任舟山连岛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技术工作的副指挥,在近4年的时间里,在建设一线组织开展了多项科技攻关工作,为西堠门大桥、金塘大桥两座世界级的跨海大桥成功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

王昌将先后主持设计了以工业化制造为特色的交通部品质工程——乐清湾大桥、台州湾大桥,以首座混凝土中塔为特色的三塔悬索桥——瓯江北口大桥、以快速建造工业品质为特色的跨海长桥——鱼山大桥,这些大桥的设计创新与建设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获得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

王昌将参与或主持的项目获得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奖等省部级奖项17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等科研奖项6项。

王昌将在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表彰后表示,作为一名普通交通人,获评“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誉,倍感荣幸。尤其是能在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是倍感振奋,深受鼓舞。他谈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桥梁工作者,将深入学习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继续做好桥梁创新工作,当好浙江省交通建设的主力军、排头兵,在新时代为重要窗口建功立业。接下来的工作中,将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密切关注交通行业、产业前沿知识和技术进展,勤学苦练、深入钻研,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浙江省交通发展插上智慧的翅膀。

净文常:在青藏高原书写现代交通新篇章

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获得者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办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净文常,1988年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原上海铁道学院)铁道工程专业。

净文常,男,中共党员,1988年7月参加工作,铁一院副总工程师。他扎根雪域高原30多年,参与和主持了青藏铁路、拉日铁路等10余项重大铁路工程的勘察设计,见证了藏区铁路从无到有、从线到网的发展历程。他主持设计的拉日铁路,攻克了“地热温度最高、内燃机车牵引隧道最长、高海拔风沙治理”等三项世界性难题。先后获得多项国家及省部级优秀设计和科技进步奖、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西藏自治区劳动模范”等荣誉。2018年10月,再次率领技术团队奔赴川藏铁路勘察设计一线,在青藏高原继续书写着现代交通的新篇章。

葛均波:医学是良心的科学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100/580/854.jpg

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获得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曾任同济大学副校长,现任同济大学第三届董事会副主席。

葛均波,国际心血管病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白求恩奖章获得者。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中国胸痛中心联盟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美国心脏病学会国际顾问,世界心脏联盟常务理事,世界华人心血管医师协会荣誉会长,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

先后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20余项,SCI收录通讯/第一作者论文50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14项。长期致力于推动我国心血管疾病临床技术革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先后转化科技成果十余项,累计创造价值数十亿,拯救患者数以万计。在冠状动脉(冠脉)疾病诊疗领域,尤其是冠心病发病机制、冠脉疾病腔内影像诊断、冠脉介入治疗策略创新、新技术推广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马军:永远充满热情地去奋斗

http://waterlab.hit.edu.cn/_upload/article/images/6d/ae/b32da7104c449798a2252afd11e4/765fc152-f0a7-4a14-873b-0b2bd16c9547.jpg

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马军,1991年至1993年,在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市政工程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

马军院士长期从事环境科学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工作,创建了以高活性中间价态锰、铁、强氧化性自由基和新生态纳米材料为核心的水处理理论与技术体系,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技术,解决了我国水安全领域一系列难题,为饮用水安全保障与污水深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一技术被应用于数百座水处理工程,在北京饮用水安全保障、亚运会期间水质重大污染应急、松花江重大污染应急和汶川地震灾区饮用水安全保障和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马军院士团队研发的臭氧高级氧化消毒技术是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消杀的安全绿色环保的消毒技术,该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于港口大型冷库消毒,将阳性产品全部转变为阴性,为冷链防疫提供了一整套可移动、浓度高、工作压力大、消毒效率高的绿色消毒技术与装备,为冷链进口海鲜产品船舶、码头、冷库、运输、储存等提供了高效、灵活、经济、易于维护管理的消毒措施和相关技术装备。

近年来,马军院士团队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黑龙江省一等奖3项、省长特别奖,获美国专利6项、中国发明专利140项。他本人先后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2006年10名获奖人之一)、“可持续发展水奖”(2016年全球唯一获奖人,首位华人获奖者)、美国化学会“科学卓越荣誉奖”(首位中国大陆获奖者)等荣誉。

俞汉青:因材施教、全程管理、人文关怀

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俞汉青,1994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

俞汉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中科院城市污染物转化重点实验室主任。他2001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学部咨询专家组成员、10份国际SCI刊物编委。2014年以来,他连续6年入围Elsevier出版集团环境领域国际高被引学者,也是科睿瑞安(WebofScience)交叉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

俞汉青长期开展水污染控制的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实际应用工作,在污水处理厂智能监控和优化运行技术、废水处理微生物颗粒化技术、强化厌氧处理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创新性实用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2014年,排名第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20年,排名第1)、省部级自然科学/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3项排名第1,2项第2)。以通讯/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00多篇,包括Nature子刊(7篇)、PNAS(3篇),SCI他引超过2万次,研究工作在国际环境工程界产生重要影响。

俞汉青针对国家水污染控制的迫切需求,将基础研究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研发了多项废水处理新技术,获授权发明专利43项,研发技术在多个废水处理厂应用实施,为污染减排作出了实际贡献。

朱永灵:用心血浇灌“超级工程”,只为树起“百年工程”的时代丰碑

http://p3.itc.cn/q_70/images03/20201126/be51d5efece946caa4bfb34503e9f85f.jpeg

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获得者、广东省航道事务中心党委书记朱永灵,1982年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路桥系道路专业,工作3年后又考回母校攻读道路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1988年毕业后在广东省交通系统工作。朱永灵说:“我15岁进同济大学,我的人生观、世界观都是在同济大学形成的。我的专业基础,也是在同济大学打下的。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教育,感恩伟大时代给我提供干事创业、成就梦想的平台和机会。”怀着对母校深厚的感情,他曾经担任同济大学广州校友会和珠海校友会的会长。早在2007年,他就发起并捐资设立“岭南同济校友交通助学基金”,用于资助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和土木工程学院家庭经济困难的大一学生。迄今,他已资助380余名学生,共资助130余万元。

他曾任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党委书记。作为这项“超级工程”的总负责人,朱永灵在这个项目上倾注了15年的美好年华。这15年,他积极协调沟通粤港澳三方,持续紧抓工程建设管理,提出并贯彻了一系列科学、先进的建设理念,通过科技创新和重大设备、装备的研发,全力推进工程建设。在他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攻克了一道道难题,创造了一个个奇迹。正是由于他们的锲而不舍,港珠澳大桥创下了多个“首次”“之最”——它是世界上首座跨三个行政司法管辖区、三个关税区的桥梁,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世界最大规模钢桥面铺装工程、世界唯一深埋沉管隧道,在世界上首创大圆筒快速成岛技术、世界首次采用半刚性沉管隧道结构体系、世界首次完成沉管隧道曲线管节预制、世界首创主动式压接沉管隧道最终接头技术等。

港珠澳大桥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呢?朱永灵说,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强健的身体;要有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包容精神和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要敬畏生命、敬畏环境、敬畏大自然,时刻保持风险意识;要懂得感恩。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