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精神卫生日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在1992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
世界各国每年都为“精神卫生日”准备丰富而周密的活动。包括拍摄、宣传促进精神发育健康的录像片、开设24小时服务的心理支持热线、播放专题片等等。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精神卫生是指一种健康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自身潜力,能够适应正常的生活压力,能够有成效地工作,并能够为其居住的社区做出贡献。
2. 精神疾病的危害
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显示,我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6.8%,其中抑郁症为3.4%,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9500万,每年大约有28万人自杀,其中40%患有抑郁症。
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约10亿人正在遭受精神障碍困扰,每40秒就有一人因自杀而失去生命,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自杀人数占全球自杀人数的77%。
精神疾病还可能改变患者的性格,使其变得冷漠、孤僻、不合群或好发脾气。患者还可能伴随其他神经类疾病,如头痛、失眠、易疲劳等,进一步影响其生活质量。
由于精神病患者对自身行为控制能力较差,他们可能会对身边的人造成伤害。因此,精神疾病不仅对患者本人造成危害,还可能对其家人、朋友以及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精神疾病患者在症状发作时可能会表现出一些危害社会的行为,如杀人、暴力、强奸以及毁物等。这些行为不仅对他人造成伤害,也严重影响社会治安。
精神疾病对患者自身也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例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在幻觉、妄想的支配下出现冲动伤人、无目的地谩骂、毁物等行为。
抑郁症患者可能情绪低落、消极,有自伤、自残甚至自杀的倾向。
躁狂症患者则可能情绪激动、随意花钱,甚至出现性紊乱和冲动行为。
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能力,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和身体伤害。
3.如何预防心理疾病
1.保持积极心态
每天告诉自己要乐观,面对困难时也不气馁,学会调整情绪,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2.培养兴趣爱好
参加各种活动,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丰富自己的生活,增加生活乐趣。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与家人、朋友保持密切联系,多交流沟通,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关爱。
4.学会释放压力
通过运动、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避免压力累积。
5.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包括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充足睡眠(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和适量运动(坚持锻炼,增强体质)。
6.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定期进行自我评估,如有问题及时寻求帮助,如有需要,可咨询专业心理医生。
7.避免过度劳累
注意休息,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保持身心平衡。
8.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不要对自己过于苛刻,学会宽容自己,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9.多参加社交活动
拓展社交圈子,结交新朋友,避免孤独和寂寞。
10.遇到困难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不要独自承受,与他人共同面对,增强应对困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