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就标志着心理学真正的诞生。心理学的发展如同漫长的流水,静静地泻在科学历史的长河上。
谈论起心理学家,大家所熟知的往往是弗洛伊德、班杜拉、华生等男性。在心理学史上,也有这样一群女性,在科学的道路中不断探索,努力开拓出自己的一席之地。
正是因为这些伟大女性心理学者的奉献,心理学领域的多样性才大大增加。
卡伦·霍妮
Karen Danielsen Horney
1885-1952
卡伦·霍妮是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是社会心理学的最早的倡导者之一,她相信用社会心理学说明人格的发展比弗洛依德的性概念更适当。
同时,她是精神分析活动中的第一位女权者,她反对弗洛伊德将人类的心理现象归结为生死驱力、性冲动与阴茎羡妒等概念,认为人类某些精神冲突是由外部文化及环境造成的。
霍妮反对“幼年经验决定一生”的理念,对于当代精神分析中过度强调早年经历的做法持批判态度。她认为,经历本身固然重要,但精神分析更应立足个体当前的精神状况,重视当前问题的解决。
霍妮的观点与社会心理学一致。她认为,人类的精神冲突与社会环境的联系密切,从根本上来源于与基本焦虑相关的心理冲突,而与性有关的异常心理只是其表现之一,并非所有的心理问题都与性有关。
玛丽· 卡尔金斯
Mary Whiton Calkins
1886-1930
玛丽·卡尔金斯曾是美国心理协会和美国哲学协会的主席,同时也是第一位同时担任这两个协会主席的女性。1906年,她在50个美国最重要的心理学家中排名第12位。在韦尔斯利学院,卡尔金斯建立了第一个女性心理实验室。
卡尔金斯生活在正规教育几乎完全排斥妇女的时代,她是第一位在哈佛大学心理学系一致支持下完成心理学博士学位要求的女性(尽管哈佛大学因性别问题以不接受女性为由拒绝授予该学位)。
未能获得博士学位的她,却从未放弃过对心理研究。她发明了测量学习和记忆的配对联想技术、提出自我心理学等理论。
同时,她是首先站出来反对源于两性差异假设而对女性的限制,她认为区分男性心理和女性心理就像区分男性食物和女性食物那样没有任何意义,并以实验证明了男性和女性的智力相同。
玛丽·安斯沃斯
Mary Dinsmore Ainsworth
1913-1999
玛丽·安斯沃斯是一位加拿大籍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因依恋理论闻名。她率先使用设计陌生情境环境试验(strange situation),以观察儿童与其照顾者之间的早期情感依恋关系,以及这样的情感依恋关系如何影响个体在成年之后的人际互动关系、两性关系以及其他关系的行为反应。
安斯沃斯在学校表现优异,在15岁时候,她阅读了威廉·麦独孤的著作《品格与生活的行为》,便决定成为一名心理学家。
安斯沃斯通过分析儿童在实验场景中的反应,她界定了亲子关系的三种基本类型:安全型、焦虑矛盾型和回避型。这项实验至今对心理学在依恋理论的研究中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埃莉诺·迈克比
Eleanor E. Maccoby
1917-2018
美国心理学家埃莉诺·E·迈克比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在上世纪的心理学家评选中位列70位。迈克比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第一位女性主任,任期从1973年到1976年。她在性别发展、性别分化和亲子关系方面的研究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
麦考比一直觉得她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在和她的学生一起阅读男性和女性差异的心理学文献时,她越来越不满:“特别是当我读到一位临床心理学家说男人是积极的,女人是被动的时,我说怎么能这样!”她们决定对有关性别差异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但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他们发现,许多研究性别差异的同事并没有在研究中发现显著的性别差异,但因此也无法发表这些研究。最后,她们搜集了尽可能多的未发表研究来对抗这种偏见。
在她职业生涯的后期,迈克比探索了性别认同如何帮助我们在家庭、学校、人际关系和工作场所中塑造了生活。她之所以开始对性别问题感兴趣,是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当时的职业女性忍受着性别歧视带来的后果。我们中的一群人努力想看看我们是否能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
张厚粲
1927-2022
张厚粲先生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孙女,1948 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心理学系并留校任教。 本以为可以潜心治学,谁知没过多久,心理学在国内被评为伪科学而受到打压,1966 年,许多中国心理学家相继受到了迫害,张厚粲也被牵连,人生急转直下。
但她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热爱的学科,直到 51 岁,才终于等到了那个让中国心理学复苏的机会,她重新回到讲台,为中国心理学的重建付出了巨大努力。
她主持了中国高考的测量学研究,为高考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国际同行誉为“中国现代心理测量之母”,并在 2016 年国际测验行业协会 (ATP) 年会上获“全球公民奖”。
70 年前,在那个心理学不被看好、女性又不被重视的时代,她独立求学,成为辅仁大学“最年轻,极会讲课”的女教师。 直到去世前,90 多岁高龄的她,仍奋斗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科研一线,思维敏锐、见解精辟、风度优雅。
卡罗尔 · 吉利根
Carol Gilligan
1936-
吉利根是美国心理学家、女权主义者和伦理学家 ,曾任哈佛大学教育学研究所人类发展及心理学教授,纽约大学教育学研究所、法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女性发展、青少年研究、道德发展、冲突解决研究。
吉利根最著名的贡献是从女性角度提出了“关怀道德”,为道德发展研究提供了不同的视角,是对男性视角研究的挑战。她曾作为科尔伯格的助手,与科尔伯格一起研究道德发展,但她认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是男性导向的,不能推广到女性。
在吉利根看来存在两种道德声音:男性的逻辑和个体化声音,强调道德决策和判断;女性的关怀视角,注重人际关系和关怀他人。
她还认为:因为女性非常在乎跟人之间的关系,因此更看重他人的利益,常常被误解为是软弱无能、没有力量的;但实际上,这本应该是一种优势,使女性更坚韧和博爱。
在她理论之后,人们才意识到,女性的“关怀”是一种力量,而不是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