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总有发不完的脾气,似乎没有一天是高兴的。家里一共一间房,我无处躲只能尽不回家。”小勇双眼一直盯着咨询室的门,似乎在规划一条逃跑的路线。他叹口气接着说:“我讨厌我妈脾气大,发誓不要变成她那样,但现在我突然发现,我的情绪也失控了...”
十五岁父母离婚,终结了父母日日大吵的生活,从此小勇就跟妈妈生活在二十几平的一居室里。印象里房间总是灰蒙蒙的,就像妈妈脸上的表情,妈妈脾气很坏,动不动就对着小勇大喊大叫,小勇努力考入大学,以为远离了那个一居室,自己就不会再受影响。但大学里的他忍不住跟身边的人争吵,一点小事就会点燃他,女朋友也受不了他的坏脾气提出分手。小勇说他有在克制,尽量不去想糟糕的事,每当情绪涌来就想尽办法转移注意力,但他不知道自己胸腔里哪来的这么多愤怒,完全不受控制。
情绪是个奇妙的东西。世间万事万物,对我们心灵造成的影响却都是相似的喜怒忧思悲恐惊。情绪影响着我们的注意力、记忆力、身体健康、睡眠、人际关....人们都知道它很重要,却常常对它束手无策。小勇为什么会“脾气变坏”?为什么不能控制情绪?情绪背后究竟藏了什么秘密?
大部分人都知道,情绪会受到我们的性格、经历、看待事情的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通常会忽略情绪的生理因素。人类大脑中很多区域与情绪有关,如杏仁核与恐惧反应有关,海马与压力有关,前额叶在情绪加工、情绪调节中作用重....很多研究表明,抑郁症、双相障等情感障碍患者的脑形态、功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如抑郁症患者前额叶神经胶质细胞减少眶额体积缩小等。这就说明情绪不单纯是“心”的过程,也是生理过程。
了解这些,我们便可以更好地理解小勇情绪。失控的原因:
1.早期环境与经历。小勇幼时父母不断争吵,使小勇常常处在恐惧、紧张的状态中。罗马尼亚孤儿院的著名追踪研究表明,在孤儿院生活过的孩子在被领养6年后,大脑皮素水平仍然显著高于普通儿童,高水平的皮质素会使杏仁核兴奋,使个体更容易焦虑和警觉。
2.抚养者的情绪状态。小勇的母亲脾气不好,在小勇的描述中她常常情绪低落,对小勇大喊大叫。抚养者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孩子的人格形成和情绪状态。Dawson等人通过研究发现,母亲患有抑郁症的婴儿表现出左额叶脑电活动的下降。左额叶与积极情绪加工有关,Dawson的研究结果意味着母亲的抑郁状况会造成孩子日后积极情绪减少和消极情绪增加,或对消极情绪的调节困难。
3.长期压力对情绪的影响。长期的压力会对人的身体产生诸多影响,包括内分泌、代谢、免疫等,反过来人的生理过程也会影响人的情绪。小勇长期处在压抑的环境中,长期的压力和不良情绪可能造成很多生理过程的改变,比如压力可能造成皮质醇浓度升高,导致海马萎缩。如果个人长时间处于糟糕的情绪中不干预或不能调节,这种情绪会变得越来越难调节。
当然,这些外界的不良影响并非不可逆的,我们的大脑具有可塑性,良好的情绪调节策略、好的人际关系、社会支持和一些心理咨询等手段等都可以改善情绪状态,提高情绪调节能力。
早在1998年,斯坦福大学的Gross教授便提出了情绪调节策略理论,他认为情绪调节是个体对具有什么样的情绪、情绪什么时侯发生、如何进行情绪表达施加影响的过程。在情绪发生过程每一个阶段都会产生情绪调节,但最常用和有价值的策略有两种,即认知重评(cognitivereappraisal)和表达抑制(expressionsuppression)。认知重评即认知改变,改变对情绪事件的理解,改变对情绪事件个人意义的认识,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方式理解使人产生挫折、愤怒、厌恶等负性情绪的事件,或者对情绪事件进行合理化。表达抑制是指抑制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情绪表达行为,是反应关注的情绪调节策略,它调动了自我控制能力以抑制自己的情绪行为。
小勇面对情绪时惯用的便是表达抑制,他希望通过克制、转移注意力来调节自己的情绪。这样的策略效果如何呢?研究者对两种情绪调节策略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发现表达抑制的情绪调节策略耗费认知资源,对社会互动和社会沟通有负面影响,常用表达抑制策略的人在生活满意度、幸福感、社会支持等方面得分更低,在抑郁方面得分较高。表达抑制策略短期可能会起到情绪调节的效果,但长期不仅没有效果,反而有负面影响。相反,认知重评策略有更加积极的结果。
看到这里,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帮助小勇改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