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晚6时至9时,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陕西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梁涛教授受邀做客我院“哲政特聘教授讲座第十期”,同时也是出土文献与二重证据法系列讲座的第一讲,为我们做“《尚书·高宗肜日》与殷墟甲骨”的学术报告。此次讲座由我院何大海老师担任主持人,窦晨光老师和全体中国哲学研究生以及其它院校的部分师生通过腾讯会议聆听了讲座。
开讲之前梁涛教授先表明,此次系列讲座的主要内容就是在利用研究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来讲明中国哲学的六个问题。他鼓励学生们多研究出土文献,想要入门前多看前人文章汲取知识。对于学生想要研究出土文献却担心没有古文字基础的问题,梁涛教授认为学术研究一般是由文字、文献、哲学思想三步骤组成,其中哲学思想的阐发才是哲学研究者的主要工作。正因有着三个步骤的分工,所以文字和文献的工作是可以利用前人成果、向前人学习的,古文基础不应成为哲学专业学生研究出土文献的阻碍。
接着梁涛教教授以年代为顺序梳理了历史上出土文献的相关情况,重点强调了汲郡竹书和殷墟甲骨的发现,阐释了王国维先生率先提出的将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相互结合来研究古代文化的二重证据法。梁涛教授认为,学术研究不应失于只关注“大问题”流于空疏,而应当着眼于“小问题”,最好有新的文献材料给予实证。有了新材料考证旧材料之后,就可以进入哲学思想的研究。
于是梁涛教授以《尚书·高宗肜日》原文为依据,列举了历史上将此文理解为“远方来朝““敬民”“高宗祭成汤”“训民为王”等讹误,从甲骨文的发现谈起,更正了许多曲解。梁涛教授指出,以往学者将《尚书·高宗肜日》一文作为“敬民”思想的表达来理解,实则是在用周代人的观念去解读商代人的思想,自然不能还原经书本意。以商代文字习惯与祭祀制度分析,实则应以“儆民”做解,乃使民戒惧的意思。众王都以“儆民”为责任,后文中祖己提出的“典祀无丰于昵”’也都能解释得通。最后梁涛教授从《尚书·高宗肜日》的重新解读中联想到商代后期体现“尊尊”原则的周祭制度的出现,将殷周之变的本质揭示为是“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的一场从自然宗教到伦理宗教的“宗教变革”,是构成中华文化文明演进中影响颇深的重大事件。
最后,梁涛教授指出,后世经学家“以周释殷”的现象普遍出现在《尚书》里《商书》各篇的解读中,不利于还原殷、周思想的真实面貌,当今学者应在关注这一点的基础上重新看到殷、周两代的连续性和差异性,从而更正确的判断殷周之变革。
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获益匪浅,梁涛教授就学术想象力的作用、殷周之变与轴心时代等具体问题,做出了精彩回答。本次讲座圆满结束,下次报告将以郭店竹简为主要内容展开。